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flomo浮墨笔记
229关注12k被关注34夸夸
flomo的原神😜
像发微博一样做笔记(大误)
文件传输助手加强版(大误)
主要是来当客服的
顺便分享背后的设计故事
置顶
flomo浮墨笔记
2年前
flomo能做什么?

1️⃣积累知识: 如建立读书笔记、课程笔记、论文资料等
2️⃣沟通记录: 如会议纪要、同事讨论、聊天记录等
3️⃣个人思考: 如日报周报记录、自己当下遇到的问题和灵光一闪的想法
4️⃣情绪日记: 记录自己的情绪、小确幸等,让自己获得平静

这些是 flomo 的共建者们比较常见的使用场景。虽然看似比较常见,但是结合了 flomo 的特色之后,相信会给你不一样的启发。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用法想要分享,欢迎和我们聊聊😊。

🔥 常见用法 | flomo 101

18024
flomo浮墨笔记
5天前
经过了许久的打磨,终于可以向诸位介绍下,这次涉及到全部平台的改进。看看新版本的每日回顾,如何反向塑造我们记笔记的习惯,让更多意义浮现。

每日回顾新版上线:建立和过往记录不期而遇的仪式

81
flomo浮墨笔记
9天前
Cooool!拿到 15 Pro 的朋友可以试试新玩法

JoeyLu_: flomo button @flomo浮墨笔记

00
flomo浮墨笔记
12天前
🌱flomo 小组件更新 全面适配 iOS 17

这个版本带来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新特性:
- 支持在「待机显示」查看每日回顾和月度统计
- 每日回顾小组件支持手动翻页
- 锁屏小组件支持 iPad 上显示
- 新增月度统计小组件以及其它的优化等

此外,我们认真倾听大家的反馈,新版本里我们对「每日回顾」做了以下调整:
- 界面改版,支持手势交互:滑动翻页、长按快捷操作
- 自定义回顾条数,最多可设置 24 条每天
- 微信回顾功能调整为每日回顾的微信提醒,统一回顾内容
14
flomo浮墨笔记
1月前
flomo 3.0来了,我们重塑了「每日回顾」。

现在,除了桌面/锁屏小组件帮助你回顾之外你可以在 App 内直接回顾过往的内容,和过去的记录不期而遇;

为了防止你错过回顾,我们增加了推送提醒,你可以自由设置提醒时间——放心,推送是在本机生成,除了用于回顾提醒不会推送任何内容。

此外,在手机/平板/电脑等任意客户端设置回顾范围,回顾的内容和进度将会自动同步。
其他更多改进就不多说了,接下来围绕回顾还会继续迭代好几个版本。

如果你在使用上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欢迎通过「设置-反馈建议」联系我们。

🥚 注:P2 有未来更新相关彩蛋,敬请期待
3812
flomo浮墨笔记
1月前
来自用户@MoonTree 对自己知识管理过程的观察,记录的目的是对自己「有用」
50
flomo浮墨笔记
1月前
提前剧透一下下个大版本更新的主要内容😜
41
flomo浮墨笔记
1月前
来自@杨敏adog 的 flomo 技巧,希望能有所启发

杨敏adog: 关于记flomo的好习惯 #关于怎么自动坚持 1.关注flomo的公众号,置顶。相信提醒的力量,每天看每天看,真的会记得记录。 2.用微信聊天的方式记,把flomo当朋友。APP和网页版用来做整理。 3.同理,打开每日回顾功能。这就像过去的自己提醒现在的自己,非常有意思。 4.如果你想好玩一点,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日记总数大于注册天数。我的是839MEMO vs 784 DAY。这个数值疯狂提醒我,该思考该学习。 #关于怎么打标签 1.人人都可以用的固定标签。以下是我的一部分习惯,仅供参考。 工作类标签:我的本职工作是运营,所以工作相关的标签都比较简单【#运营宝典、#用户故事、#管理日记、#经营日记、#待执行】 生活类标签:生活类标签我喜欢参考一些好听的书名。比如【#路上观察家】 路上观察家是本书,是一位人类学家的路上田野笔记。书很有意思,做法也有意思。 学习类标签:这类标签围绕两种方式来组织标签。 跟书学【#读书摘录、#可转述清单】 摘录就是摘抄+思考。 可转述清单就是把一个知识点按照自己的说法讲一遍,是可以拿出去跟人聊的。 跟人学【#偷思想的人】 基本上都是去认真阅读高手的长文或者看他们的视频的记录。关于怎么关注高手这件事,OpenAI创始人Sam有一个很好的说法。你主要关注的是ta对你的改进率,而不要高估ta的经验或当前的成就。所以从这个栏目记录里,可以清晰地帮助你鉴别,哪些人对你真有帮助。 其他好玩的,比如最近在研究怎么训练GPT改进习惯。就建了一个#GPT善其事的标签,也挺好玩。 对于标签,我一向的风格是,花里胡哨为主,后期整理为辅,持续只有单条笔记的标签就删掉。 2.尽量打到二级标签。这样后期找某一个细分笔记的时候很方便。操作方式挺简单的,就是#标签/二级标签,多加一个小斜杠“/”就可以了。 #关于怎么用flomo持续做一件事 1.这是我前段时间看到成甲老师做到的,他说近几年他一直在研究一个事情,叫知识的复利。基于这个话题,他建了一个标签,持续的研究和对自己的笔记输出。两三年时间,基本上已经快达到出书的级别,目录框架非常清晰。这是了不起的事。 2.我还暂时没有那么强的体系研究能力,所以我坚持的做的,是记录【#有趣日记】,已经坚持了2年了,有45条有意思的事情,相当于近两年有45个有趣的瞬间被文字描述,也挺好玩。 最好,推荐推荐flomo吧。没啥好说的,就是打开,写起来,不对笔记内容设限,不对标签设限,反正是写给自己的,又不是给人看的。在flomo宇宙,设置规则的人是你自己,想尝试的人是你自己。没人能管得了你,除了你。

10
flomo浮墨笔记
1月前
各位即友在使用 flomo 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小技巧、小习惯想要分享给其他用户?
欢迎大家在这条动态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大家的技巧并汇总,以帮助后来的小伙伴更好的上手 flomo(被选中的精选技巧将会收到 flomo 月度会员🎁)
1812
flomo浮墨笔记
2月前
来自即友 @阿帅的健康笔记
从数据层面回看曾记录下的笔记,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洞察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