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志达
403关注7k被关注8夸夸
把学到的东西用费曼的方式写出来
WildCard,上一次创业是老虎证券
早年在阿里,美团,豌豆荚写代码
志达
14天前
Prosumer Innovator + Early adopter ,两者的概念还是不一样的,发现很多人混用了。
22
志达
16天前
sama 这个总结中肯。
science is when it works but shouldn't, engineering is when it doesn't work but should.
发散下
entrepreneur is who believes it works until it actually does.
00
志达
18天前
收集了这么多 esim 才刚发现只有美加和俄才有 1 位电话国家编码。
美加是+1,俄是+7。
10
志达
19天前
OpenAI 最新优惠,居然 ChatGPT team 版第一个月 1 美元,试了下可以再免费邀请 5 个账户,
这是被 Gemini 优惠之后的反击吗?

OpenAI for Business

12
志达
21天前
在韩国小馆子基本上都能看到在播 「黑白厨师」,真没想到有一天韩国最火的综艺是 Netflix 出品…
据说中国版要上了。
00
志达
22天前
个人经历破防的时刻,更多的是「产品上线」的时候。
记得上次创业券商 App 刚上线一个月才不到 50 个用户(大部分是朋友),那个时刻才意识到,平常自己瞧不上的各种人其实做的都比自己好。融资时候画的饼也没法用了,因为画饼只在你没做出来的时候,才有用…一旦你的饼出来了,自己臆想的可能性终将会坍缩成一个冰冷的现实。

明白了事实是什么,才知道自己想象中的「现实」并不存在。才会对所有拿到结果的人心存敬意。

错误的看法是,「他们这方面做得这么烂,还这么不要脸的宣传,根本不配我正眼看。」
正确的看法是,「他们这方面做得这么烂,为什么结果还这么好,一定是他们做对了什么。」

很多时候,自己感觉良好的原因,不是自己真的做得很好,而是自己的标准实在太低了,甚至连「好」的标准是什么都不知道。
611
志达
23天前
看到 Marc 这段话,几个感触:
1. You have to start before it becomes possible.
2. 好机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她往往会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
3. 换言之,如果已经启动了,但没感受到 Marc 所描述的,大概率不是好机会。
04
志达
25天前
一个币圈朋友分享过我一个他的观察,就是币圈简中用户的一个特质是囤,如果你能激发他囤的欲望,项目基本上就成了。

听到这段话已经差不多过去有 2 年了,今天发现国内用户大批量的薅 Gemini 羊毛,其实之前 cursor edu 邮箱已经薅过一波了,一下子就回想到这个观察。

在客服系统里找这部分客户做了下访谈,感觉更精确的描述其实是,这个特质其实是「占便宜」。

而且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收益…而是「占便宜」本身作为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就会给他们的带来强大的正反馈…和快感。

匮乏的确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953
志达
26天前
"Feature-Centric Labels" vs "User-Centered Design"
"What We Offer" vs "What You Want"
11
志达
26天前
Gemini Ultra 的套餐定价就很舒服,不会上来 200 刀,而是打折 129 3 个月,后面才恢复每个月原价。
不过也是我见过收费命名最混乱的产品...
Gemini Pro/Ultra?到了付费页面变成 Google One,然后点击支付又变成 Google AI Ultra...看了下账单收费名称还是 Google One,我还以为我买了个 One 会员...不过大杂烩有大杂烩的好,Youtube会员,One 存储会员都送了。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