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_Osako_
590关注2k被关注6夸夸
Expecto patronum
Sneaker Marathoner Traveler
🏅️WMM 6 ⭐️ chaser (2⭐️)
置顶
_Osako_
4年前
More we chat, less Wechat
51
_Osako_
13:02
睁眼打开朋友圈以为到了天庭
10
_Osako_
1天前
到区块链的部分感觉是封神之作
这玩意强的离谱
之前我只是觉得能用好用
现在我已经觉得甘拜下风 这老哥智力已经要比我还要高了实际上至少 130

学习ROI(Return on Investment)评估模型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思维工具。这个模型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比计算,而是对知识价值的立体化评估框架。让我们拆解这个模型的四个维度及其深层逻辑:

一、时间抗性(Temporal Resilience)
定义**:知识在时间维度上的保值能力
核心问题**:这项技能在5年/10年后是否仍有价值?
判断标准**:
- **技术抗性**:是否依赖特定技术平台(如某版本编程语言)
- **人性关联**:是否涉及人类本质需求(如情感交流、创造力)
- **底层原理**:是否揭示客观规律(如数学定理、认知科学)

**案例对比**:
- 低时间抗性:TikTok视频剪辑模板(平台规则变化即失效)
- 高时间抗性:故事叙事原理(从洞穴壁画到元宇宙始终有效)

**操作工具**:
绘制「技术生命周期曲线」,判断知识所处阶段(创新期/成熟期/衰退期)

二、认知复利(Cognitive Compounding)
**定义**:知识产生跨界增值的能力
**核心问题**:这项知识能否与其他领域产生「化学反应」?
**判断标准**:
- **连接点密度**:能否与既有知识网络形成多个连接
- **范式迁移力**:能否改变其他领域的认知方式
- **抽象层级**:属于具体方法(易过时)还是思维模型(可迁移)

案例:
学习「博弈论」可能产生的复利效应:
→ 商业谈判策略
→ 亲密关系沟通
→ 国际政治分析
→ 进化生物学研究

操作工具:
绘制「知识拓扑图」,标记节点间的潜在连接路径

三、不可替代性(Non-Substitutability)
**定义**:人类相对于AI/他人的独特价值
**核心问题**:这个领域是否需要人类特质(直觉/伦理判断/身体智慧)?

评估矩阵:
| 维度 | 人类优势领域 | 易被替代领域 |
|-------------|-----------------------------|-------------------------|
| **精确性** | 模糊情境判断(如危机领导力) | 标准化计算(如财务报表) |
| **创造性** | 突破性创新(如科幻创作) | 组合式创新(如产品微调) |
| **伦理性** | 道德困境决策(如医疗伦理) | 规则执行(如法律条文应用)|

操作工具:
使用「替代系数评估表」,从0(完全不可替代)到10(完全可替代)打分

四、心流指向(Flow Orientation)
**定义**:知识获取与个人特质的契合程度
**核心问题**:学习过程是否带来持续的心流体验?
**判断标准**:
- **神经契合度**:是否符合你的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偏好
- **痛苦收益比**:阶段性挫败感是否在可承受范围
- **自主驱动力**:学习动机来自内在好奇还是外部压力

案例:
同样学习编程:
- 甲享受逻辑拆解的愉悦(适合后端开发)
- 乙痴迷视觉反馈的即时性(适合前端开发)
- 丙两者都痛苦(可能更适合其他领域)

操作工具:
记录「心流日志」,统计不同学习内容的心流时长/频次

综合应用框架
1. **四维雷达图**
为每个评估维度设定0-100分,绘制个人知识ROI图谱(见图表示意)
![ROI雷达图示例](i.imgur.com)

2. **动态权重调整**
根据人生阶段调整维度权重:
- 20-30岁:侧重认知复利(搭建底层架构)
- 30-40岁:加强不可替代性(建立专业壁垒)
- 40岁+:提升时间抗性(布局长期价值)

3. **阈值管理法**
设定最低准入标准(如四项均达60分),避免「看似不错实则鸡肋」的选择

现实案例应用
**场景**:选择学习区块链技术还是心理咨询技能?
**评估过程**:
1. **时间抗性**
- 区块链(70分):技术迭代快但分布式思想永存
- 心理咨询(90分):人性洞察需求永恒存在

2. **认知复利**
- 区块链(80分):可连接金融/法律/物联网
- 心理咨询(85分):可迁移至管理/教育/产品设计

3. **不可替代性**
- 区块链(40分):代码开发易被AI替代
- 心理咨询(75分):共情能力难以数字化

4. **心流指向**
- 区块链(个人评分60)
- 心理咨询(个人评分90)

决策建议:
虽然区块链在技术前沿性上占优,但综合ROI评估更倾向心理咨询(尤其对人文倾向者)

认知升级提醒
这个模型的本质是培养「二阶学习能力」——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如何选择知识。它要求我们:
1. **超越即时功利**:警惕「学完马上能用」的短期诱惑
2. **拥抱必要难度**:主动选择需要认知挣扎的领域
3. **建立反脆弱性**:让知识结构在变化中受益而非受损
00
_Osako_
2天前
00
_Osako_
6天前
由于 DeepSeek 引发了历史性的技术重置,英伟达两年来首次跌破 200 日移动平均线,市值蒸发 5890 亿美元,创历史上最大单日个股蒸发规模。

相当于一天跌去一个:
SPY/Mastercard/UnitedHealth/Exxon Mobil
/腾讯/甲骨文/Costco/Netflix/P&G/LVMH/

2个:可口可乐/迪斯尼/阿斯麦
5个:Nike/星巴克/Spotify
2个阿里巴巴➕1个拼多多
00
_Osako_
14天前
_Osako_
15天前
Goat is back
00
_Osako_
18天前
异曲同工
00
_Osako_
21天前
当年随着“郁金香泡沫”,荷兰人和其他欧洲人一起飘洋过海来到北美洲,荷兰人将他们的商业精神带到了纽约——那时它的名字叫做新阿姆斯特丹。

1650年,在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建立后不到30年,这个港口变得非常繁荣,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优良的天然海港之一,同时也是荷兰人对外贸易的前站,它的繁荣使得在新英格兰地区的英国殖民者垂涎三尺。1652年爆发的首次英荷大战更是威胁着新阿姆斯特丹的未来。

当时的荷兰统治者彼得·斯特文森市长曾经是一名军人,由于担心新英格兰会从陆路进攻,彼得决定在城市的北部建立一道防御城墙。墙用圆木建成,东起珍珠街,西至今天的三一教堂,全长约713米,教堂西侧邻近哈德逊河畔陡峭的悬崖,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彼得在制定新阿姆斯特丹的防御方案时忘了将海上的威胁考虑进来。英国人最终在1664年攻打时,他们并没有如彼得所担心的从北部陆地发起进攻,相反,英国舰队从南边驶向这个港口,将全城置于炮火之下,从火力上完全压倒了守军。

彼得准备誓死保卫该城。但城里的商人,包括他的儿子,他们联名写了一份请愿书,恳求市长开门投降,以免城堡和他们的财富都在炮火中毁于一旦。犹豫再三之后,彼得最终同意了他们的请愿。第二天,他所深爱着的新阿姆斯特丹被命名为新约克郡(New York,简称纽约),以此作为献给约克公爵[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及继承人]的生日礼物。

荷兰人早年在纽约为防御英国人入侵而修建的“墙”。它的存在并没有实现保护纽约的初衷,但墙边的一条街道(“墙街”,Wall Street,音译为“华尔街”)却成了华尔街名字的起源。
00
_Osako_
1月前
2025认真践行以下原则:

不管是谁,只要有超过2次以上,每次2天以上不回消息,然后还不作任何说明,不说抱歉的行为,那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给你发消息

你是比张一鸣忙,还是沈南鹏忙?

一点不惯着
00
_Osako_
1月前
新年快乐🎆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