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金泽v
92关注333被关注0夸夸
项目拆解案例+工具集合
V:JJJZZZ08
置顶
金泽v
1年前
有个技能/资源,想副业变现,不知道如何操作,教你个方法。

1.去某音,某书,某视频号,分别找20个你这个领域的账号

2.做个表格,从公域内容,怎么引流,怎么承接,怎么转化都填进去(下图可参考)

3.确定一个你认为你也能干的,再找这种模式的20个号,再拆一遍。

4.一比一的抄,不要有自己想法,动作不要变形,直到赚到第一块钱

原理很简单

1.先开眼,看到你这个技能/资源,都有哪些变现方式

2.再模仿,前人已经把路跑通了,跟着走就行,当你还是个小白是你的想法基本都是垃圾,把它们扔掉

3.再超越,先赚到钱,这时候你的想法也成熟,找到一些点把它做的更好,后面再研究怎么放大

几个月前我测某书塔罗号就用的这个方法,从第三篇笔记就开始爆千赞,当然也跟我本身有经验有些关系,但经验也都是干出来的不是吗#副业##创业#
2748
金泽v
2月前
最近有个点感受特别深,人千万不能给自己设限,设限就是有些事情不是我做不到,是潜意识的我在“刻意”在让自己做不到

最近公司尝试推出5-10w的高客单产品,发现过程中付出的精力,成本跟低客单的时候是一样的,甚至更少,但收益差了好多倍,这谁受得了

再加上去年今年身份的转变,发现所谓做老板,做管理者。和上班比付出的精力也没有想象中的差太多,但收益和积累又是十倍以上的差异

确实屁股决定脑袋,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什么身份,职位,做的什么事情,终究还是熟练度的问题,根本够不到谈天赋的地步

小明做设计一月六千块,每天花俩小时学习,一年后涨到八千块,小王做讲师一月1万块,每天花俩小时,一年后赚到四万块

同样的精力付出,不同的生态位收益就是不一样

最终还是在占位置上,占个生态位,把熟练度拉上来,持续精进,奥利给就完了
00
金泽v
3月前
互联网个体户但凡做得好,最终都会团队化。团队化前也会把很多重复工作给兼职做。一人公司是利用职场人的思维惯性卖课产生的概念,不是讲完整项目闭环,而是一个人干外包。项目闭环听起来太难了,培训不好卖出去。不用打卡上下班,随便干点熟悉的活就能赚钱,还没有社交压力。符合多数人又懒又贪的状态,卖课更好卖而已

枪上花: 一人公司是形式,ip是形式,文案是形式,不能天天醉心模仿形式,不思考现实。你事儿少,模式好你就一人公司了,你做大了自然就一人不了了,一人是商业模式的结果,怎么还有专门追求一人公司的,雇佣比自己干还划算的时候,一人公司干啥呢。你的模式类型,就不应该一人,那你追求一人干啥呢。

00
金泽v
3月前
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时候是无法掌控的,能掌控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

我是一个很容易融入不同环境的人,但也很容易被环境同化

读书的时候跟学霸那段成绩就好,跟混子玩那段总被请家长还学会了吸烟,工作中也是

当我发现这一点后,便试图在生活工作中有意结实一些优秀的厉害的人,希望能带给我好的影响。

但发现很难

一是环境本身不好,难接触到,二是时间成本高。

后来发现在互联网上优秀的人更多,对话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在这中间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付费,很高效很有用。甚至有时候花钱进入某个社群就是为了认识某个人,然后再往线下发展,创造深入沟通的机会。

(我觉得和擅长某个点的大牛直接对话是获取信息非常高效的一种方式)

两年来这些方式对我正面的影响非常大,不单是工作,在生活方式上,在思维上这些人们还在不停地影响着我。

努力一点花点心思,跟优秀的人同行,学习他们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在自己身上,去行动行动再行动。

这是我掌控自己态度的一种方式,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11
金泽v
4月前
信息差永远在,晚上直播需要手机投屏到电脑演示东西,

找了一大堆投屏软件都要开会员,最终发现win10系统自带功能,还能双向控制,还不要钱

再在淘宝一搜这个销量,再在小红书一搜这个需求

啧啧啧
41
金泽v
4月前
微信生态的seo,是不能单看公众号的。实际上是【微信搜一搜】的搜索生态。公众号只是里面其中一环

这里面包含了视频号,问一问,小绿书,公众号,小程序这些所有。可以通过多搜索去判断各个板块的权重占比

如果只做公众号的话,订阅号每天能发8篇,那就是正常铺关键词,靠量取胜。

但是一些关键词,本身视频号,或者小程序他的权重就是高,公众号文章就很难排到前面去,除非阅读点赞这些数据非常好

在没有完整学习资料的情况下怎么快速知道各类数据占比呢?

1.多个关键词搜索,看排名共同点,找出常规排名权重点,比如账号权重,关键词权重,互动权重

2.在共同点之外一定有异常值,这些异常值的共同点在哪

3.在你满足不了常规排名权重情况下,模仿异常值

4.先发50篇
00
金泽v
4月前
隔行如隔山,看上去差不多的行业,内里是完全不同的两套逻辑

比如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一个私域发售路线,一个销售铁军路线

知识付费做很牛的大佬,也可能对在线教育低转高那套社群玩法一窍不通

社群转化大佬也不一定懂私域发售那套逻辑,信息差永远存在,不论你在哪个层级

—————————-

但最近也发现越来越多人,开始从两边向内融合

就跟以前的私欲运营概念没出来前,运营都是单点,社群,内容,活动,用户,增长…都是运营,私域概念出来后要求你都能干

竞争越激烈,运营越精细,能力边界必须拓展,不拓就被甩下车
01
金泽v
4月前
昨天聚会有人聊到一个问题,特有意思

讲说选择项目好艰难,有人说要做引流到私域的,有人说要开店铺的,有人说要选长期的,有人说要先赚快钱,好纠结,到底要做什么,根本开始不了

要我说其实是想多了,很多人做事情,喜欢一上来就找到最优选,做小付出收获最大回报。不论是工作生活还是事业,都讲究一个提前规划好,做确定性的事
但是在做副业,做项目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规划一般都没啥用,

这种东西应该在不断的实操中反馈出来的,前期做事就是找反馈,反馈可能是钱,也可能是坑,但只要有反馈,就是OK的,积累经验,直到找到对你反馈最好的,做下去就是了

大概就是那种场景,前面一片黑暗,你拎个灯往前走,遇到什么都有可能,不过没关系,停下来研究研究,研究明白继续走,也可能路不通,碰一鼻子灰,那就左转继续走好了

但很多人喜欢的场景是,我先前面的这个地图给研究明白了,甚至背下来,找出一条最优解,这个最优解是一定能赚钱的,确定能赚钱的。我才会开始动

动起来以后,走了几百,咔碰着了,发现跟规划的不一样啊,就不走了

所以他容易一直停在研究阶段,或者浅浅的尝试阶段,只要出现和预期不一致的情况,直接停🤚

就跟有些人,做项目觉得我马上就能赚1万,结果干一礼拜赚了五块钱,下个礼拜直接放弃

或者前面以为这个项目有手就行,一坐发现居然需要动脑子…

有本书叫《纳瓦尔宝典》里面讲到人一辈子都在寻找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这个过程会持续很久,可能是20年甚至更长

这里讲到的寻找,不是靠脑子想,而是去一件件事情,深入进去做,不断找反馈,最终发现某件事是你擅长和喜爱的,那就是最适合你的,长期要做的事

副业也是一样,尤其互联网时代,尝试成本很低。如果你之前没做过,不要觉得某些事情太low,懒得做,或者看过了,就觉得会了

最终都要落到实操上,多做。不是赚到就是学到,

比如做短剧学会剪辑,做拉新学会引流,做带货学会选品,最终就像拼图,每一个技能知识板块,会存在你脑子里,当出现一个新的机会,把新机会和脑子里的拼图🧩一拼。你的反馈大于所有人,可能这就是适合你长期要做的事情

前些天陪伴群里讲的拉新,有人已经做到一千块以上,有人连账号都没注册,这就是区别

就一个核心观点:先动起来吧,不管什么项目,不管好坏,只要动起来,不是赚到就是学到,最大的失败是你压根不参与
10
金泽v
4月前
咋说呢,中视频这类平台激励型收益的项目,本质上和上班差不多,(你能不能赚这份钱你说了不算,得老板说了算)只不过上班有底薪这个没有

三四年前平台处于快速增长期,需要大量创作者来生产内容,无所谓搬运否,无所谓质量高低,有人愿意来创作,平台就有更多内容来留住更多用户

现在到稳定期,各大平台用户不再增长,考虑的就是怎么把用户留住,所以他更关注高质量内容生产,和商业化变现的内容。不缺创作者,那激励就会变得非常少

所以各个平台的播放激励,你会发现这几年都在大幅缩水,现在激励多的是哪些平台?

你会发现是什么支付宝视频啦,美团视频啦之类的。但一定也都是阶段性的

没啥意思,前两年我记得还有某站激励减少一堆up在那搞罢工的,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选项目,除了得看自己能不能干,也得尝试站在更高维度,

比如平台的视角来看一下,再决定用哪种方式干,比如全职,还是兼职。有的项目它就只适合兼职

平台的每个周期,都对应了一部分搞钱玩法,但总体都是越来越规范化,正规军化的。

所以这两年好像你听到的互联网上,用某某玩法、类目、产品狠赚一笔的例子少了。

一方面市场上机会确实变少了,另方面大家赚到钱也都不愿意再说出来了,一说出来立马蓝海变红海
20
金泽v
5月前
外国人过境144小时免签政策后,今年1~6月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150%,独立站卖中国旅游攻略卖爆,其中上海攻略68美元,电话咨询119美元。
www.cyntitravelguides.com

上海68美元攻略包含内容:
这本指南展示了上海的标志性地标和鲜为人知的地方,由一位在上海生活了 6 年的人精心挑选。这本指南以照片为导向,适合热爱摄影并寻求从不同角度欣赏城市的人。这本指南包含以下内容:
·100 页有关城市和摄影和旅游景点的信息。
·50 个精选的摄影和旅游景点,每页提供有关时间表的信息,以及中英文地址,是否允许携带专业相机、三脚架或无人机,最佳拍摄时间等。
·这些摄影和旅游景点从最知名的地标到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地方。
·它还包含了外滩的不同视角,所以你拍的不是典型的旅游照片。
·还有一张围绕前法租界的步行游览地图。
·一份 Apple 地图指南,包含您可以在 iPhone 上保存的所有精确地点。
·一份可以看到外滩的最佳酒店列表。
·一份春、秋、夏、冬四个季节的景点列表。
#中标
1373
金泽v
5月前
不管什么商业模式,核心都是一个“卖”字,从帮别人卖,逐步转化到给自己卖

给自己卖的先决条件是“有东西卖”“知道卖给谁”和“用什么方式卖”

其实就是流量,转化,产品这三个点

其中流量最容易,先掌握获取流量的能力,没有产品,就先卖别人的品(分销)

在过程中掌握“转化”的能力,再逐步找到适合自己卖的品,达成目标:“给自己卖”再考虑怎么放大

上班也是这个逻辑,尽量不把自己陷入到思维误区里,整天琢磨怎么熬死自己多挣几千块工资

上班的目的一定不是熬死自己多挣三千。应该是利用公司,提升自己【流量,产品,转化】这三个的能力为目标

把熬自己多挣三千的精力拿出来,以副业的形式尝试,换取一个可能性

等你的小事业,能稳定6个月赚到工资的三倍以上,或者有2年没收入能保持生活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就可以尝试辞掉工作,全职放大了

你说是这样吗宝😏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