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南方周末头版文章是淄博长者食堂经营困难现状调查,因为最近我也经常在工作室附近的社区食堂吃午餐,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社区食堂的普及,我觉得是能够推动中国人就餐习惯的改变的,从默认在家做饭,到优先选择外食。甚至就我观察社区食堂的菜式,很倾向于荤素各半的重口味炒菜,以及出现很多以油炸为主要烹饪手段的荤菜,竟然与海外中餐菜式出奇地相似。社区食堂是顺应当代人生活模式的,从每天食堂的客流量就能看得出来,这种就餐模式的推广,这甚至可能会引发中餐标准菜式的演变。我觉得像老乡鸡、大米先生这样食堂化的纯商业餐厅,也可以被纳入这个讨论范围内。
文中淄博市的社区食堂经营困难最重要的原因是市级政府在开始推广长者食堂前许诺的经营补贴今年开始无法发放。当然,这也是地方财政枯竭这个时代背景的表征之一。根据南周记者的调查,一个老人午餐的成本是6元,原本的经营模式是政府补贴3元,村集体补贴2元,老人缴费1元。如今政府补贴暂定,私人承包商无法维系经营,村中的长者食堂改由村集体运营,但一些村集体也出于财务状况考虑逐步关停食堂。
长者食堂的政策也跟各级政府的很多政策一样,有一种朴素天真的善良气质,提出一些对所有人都好的倡议,却丝毫不顾钱从哪来。政府层面的爽约屡见不鲜,这也是跟地方政府做生意最大的风险。对我来说这都不算一个风险,而是一个确定会发生的事件,甚至像在赌博,政府变卦和经营者钱赚到足够的钱及时跑路,比比谁更快。一旦政府变卦,经营者甚至无法追责,像一场野蛮的丛林游戏。
在长者食堂这个例子也再一次证明非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是不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