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向林北_
32关注232被关注5夸夸
当前版本:📷💡💻🏋🍳🎧📖🍸🎨
未来版本:🏄🏻‍♀️⛷🏊🏻‍♀️🤿🧘👫
置顶
向林北_
3年前
以后墓碑上的last words都想好了:
“他一生都在与其骨子里的善良作斗争,努力地想要变坏,但他失败了,善良终究是刻进了他的DNA里,他自始至终都是个好人”
24
向林北_
2天前
更新一下进展:

从一开始就完全没按照剧本走!
今晚本来约的八点到九点的面试,
我7点一下班(是的,我司大小周)就飞奔回家
在房间里焦虑了半个钟,最终坐在电脑前准备面试
结果临近八点,
面试官突然打电话过来,
说他那边还有个会没结束,说后面再约时间
(啊?你也在上班啊?而且晚上八点还在开会?)
(不是,我知道大厂卷,但是这么难顶的吗?)
他甚至最开始想约我周天面试,
我说好啊那周天晚上同一时间,
他又说不太方便,想约周天白天…

恐怖如斯

不过也好,给了我一丝喘息时间

向林北_: 最近在投简历准备跳槽 投了一星期 今天终于收到一家大厂A的面试邀约了 最有意思的是 面试邀请发过来一看,面试的岗位 title 居然是“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 我何德何能啊哈哈(今天早上随便海投的) 真的是一个敢投,一个敢面! 今晚还约了另一家小公司 B 的 HR 电话沟通 估计是要问我前两份工作的离职原因 以及中间一段工作为什么干了 3 个月就离职 以及 gap 了半年的原因 好久没有写剧本了 来写个剧本给自己打打气: 今晚的电话沟通会很丝滑很顺利 对方问了我很多问题 我基本上都给出对方一个比较拿的上台面的说辞 (电话结束后我又复盘完善了一些内容) 对方跟我约下周的面试时间 我说下周二 (周一大家开会估计都没啥心思 周二很不错) 我利用今明两天的时间趁着上班摸鱼时好好准备 刷一刷编程题,背一背常见的八股文 然后再用 ChatGPT 模拟一下面试 然后面试的时候,沟通得很顺利,考的编程题比较基础简单 对方面试官比较关注我的过往项目经历,我回答得让对方挺满意 and 最重要的是,面试官是一个比较年轻比较随和的人 我们聊着聊着,聊到了一些生活话题、兴趣爱好,聊下来很投机 等到下周二的时候,小公司 B 的面试,面试得比较一般 但是我收集到了很多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以及编程题 于是复盘的时候针对性地进行了完善 等到下周三的时候 收到大厂A的HR的消息,邀请我参加第二轮面试 估计就是主管面了,约在下周四 在此之前,我会进一步进行准备,面试的时候把话题往我擅长的方向引导 同样的,我和主管聊天聊得很愉快,我也收获了一些建议和评价 说不定这位主管 还是我当初大二大三面试实习岗位的时候的面试官 真不错! 最终在下下周的周三,也就是3月5号的时候 收到大厂A的 HR 的消息,成功拿下这家高 title 的大厂offer 开始进入薪资 argue/battle 环节 在沟通过程中,我心态平和,尽可能地和 HR 沟通 同时,在此过程中,由于通过了 A 的两轮面试 所以我正式开始投递我最中意的另一家大厂 C 的岗位 心态平和,如果 A 不行还有 C 最终在 3 月 11 号拿到 A 一个不错的薪资 offer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 10 号,正好也发了工资 我周末回家一趟,把户口本拿了去彩打复印件 回到公司就找人事开在职证明,去办理日本三年多次往返签证 等到 12 号的时候,找人事沟通离职的情况 老板脸色大变 但我说我会在离职前完成交接工作 安抚老板和相关同事 然后 14 号,大厂 C 开始进行后续的面试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入职大厂 A 之后,如果觉得不对劲 可以及时来到大厂 C 不过这些都是太遥远的后话了

10
向林北_
3天前
今天被问到“今年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直接被问懵了,直击灵魂。

每年都会给自己列 OKR,今年也不例外,但是时至今日,我已经不确定这些 OKR 是否有意义了。

如果是回答“今年想要做什么”,我大可以从 OKR 里面众多想做的事情之间随便挑几个来说

但是问的是“最想做的事”,仔细一想,似乎没有一样是迫切的、热烈渴求的...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拿着这个问题,我再去回头追问我的 2024,也是不堪一击、无言以对呢。

所以,这里也给了我一个“提醒”、一个“思路”:
—— 别只关注今年“想要做什么”,因为想做的事情会有很多,尤其是我,当下的现状就是精力分散。
应该是问自己,最想做什么,变相强迫自己对自己的任务/计划进行优先级的划分,然后集中精力和资源去做“最想做的事”,其它想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没那么重要了。
10
向林北_
4天前
最近在投简历准备跳槽
投了一星期
今天终于收到一家大厂A的面试邀约了
最有意思的是
面试邀请发过来一看,面试的岗位 title 居然是“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
我何德何能啊哈哈(今天早上随便海投的)
真的是一个敢投,一个敢面!
今晚还约了另一家小公司 B HR 电话沟通
估计是要问我前两份工作的离职原因
以及中间一段工作为什么干了 3 个月就离职
以及 gap 了半年的原因

好久没有写剧本了
来写个剧本给自己打打气:
今晚的电话沟通会很丝滑很顺利
对方问了我很多问题
我基本上都给出对方一个比较拿的上台面的说辞
(电话结束后我又复盘完善了一些内容)
对方跟我约下周的面试时间 我说下周二
(周一大家开会估计都没啥心思 周二很不错)

我利用今明两天的时间趁着上班摸鱼时好好准备
刷一刷编程题,背一背常见的八股文
然后再用 ChatGPT 模拟一下面试
然后面试的时候,沟通得很顺利,考的编程题比较基础简单
对方面试官比较关注我的过往项目经历,我回答得让对方挺满意
and 最重要的是,面试官是一个比较年轻比较随和的人
我们聊着聊着,聊到了一些生活话题、兴趣爱好,聊下来很投机

等到下周二的时候,小公司 B 的面试,面试得比较一般
但是我收集到了很多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以及编程题
于是复盘的时候针对性地进行了完善

等到下周三的时候 收到大厂A的HR的消息,邀请我参加第二轮面试
估计就是主管面了,约在下周四
在此之前,我会进一步进行准备,面试的时候把话题往我擅长的方向引导
同样的,我和主管聊天聊得很愉快,我也收获了一些建议和评价
说不定这位主管 还是我当初大二大三面试实习岗位的时候的面试官
真不错!

最终在下下周的周三,也就是3月5号的时候
收到大厂A的 HR 的消息,成功拿下这家高 title 的大厂offer
开始进入薪资 argue/battle 环节
在沟通过程中,我心态平和,尽可能地和 HR 沟通

同时,在此过程中,由于通过了 A 的两轮面试
所以我正式开始投递我最中意的另一家大厂 C 的岗位
心态平和,如果 A 不行还有 C
最终在 3 11 号拿到 A 一个不错的薪资 offer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 10 号,正好也发了工资
我周末回家一趟,把户口本拿了去彩打复印件
回到公司就找人事开在职证明,去办理日本三年多次往返签证

等到 12 号的时候,找人事沟通离职的情况
老板脸色大变
但我说我会在离职前完成交接工作
安抚老板和相关同事

然后 14 号,大厂 C 开始进行后续的面试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入职大厂 A 之后,如果觉得不对劲
可以及时来到大厂 C
不过这些都是太遥远的后话了
61
向林北_
5天前
天天做噩梦梦见老板,这个b班不上也罢!
30
向林北_
6天前
前几天被问到“对自己的介绍和评价是怎样的”,一下子被问懵了(为什么被问懵了呢?一方面,发现从来没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另一方面,想要通过一个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精准地向对方展示我的基本情况,以留下好印象)。这才突然意识到,我从来没有系统性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现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觉得可以列出这样一个“大纲”来系统系地回答这个问题:

职业 + 优势特点
经历 + 兴趣爱好
观念 + 人生信条
性格 + 自我评价
现状 + 未来规划

利用这个框架,我很快就能写出六七百字的自我介绍,而且不会很枯燥乏味,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一个话题点跟对方展开。

前有“公式化了解一个人”,现有“公式化介绍我自己”哈哈哈,不愧是我

向林北_: 我从未如此公式化、教条式地了解/认识一个人,但或许以后有机会可以试试。 ###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人?是什么构建了一个人的思想的框架? 他的消费观念是什么?(衣食住行、娱乐、物质/精神) 他的人生观是什么?(终极目的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生活选择与权衡) 对于工作的态度/看法?(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团队合作、目的与手段、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对于亲密关系的态度/看法?(独处、恋爱/婚姻、自尊/自爱、开放关系、责任与义务、沟通与交流) ### 聊什么会让我更感兴趣、更加了解这个人? 业余活动/兴趣爱好、人生瞬间、当下处境/状态、(短/中/长期)计划规划、童年经历、 当这个人跟我讲述了以上所有,当他谈及那些大喜大悲的过往,我想我也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是否稳定。 至此,大体的了解便告一段落,其他细节嘛,岁月漫漫,有的时间了解。 我不 care 年龄、姓名这种无聊的话题,它们通常也很简短、肤浅,浮于表面。

00
向林北_
1月前
读《拉普拉斯的魔女》,读起来很顺畅,一开始很好奇故事的走向,但读到 2/3 的时候,基本就是在等故事结束了(因为已经八九不离十地猜到了剧情可能的走向和结局)。​没有以往读东野圭吾的那种反转+震惊,也没有特别意料之外的恶。
感觉一般。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隐约在想故事会不会出现类似于魔法之类的脱离现实的虚拟存在,结果随着剧情地展开,还好还好,还是在牛顿经典力学的管辖范围之内,只是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些合理想象。
小说大致讲述了因脑科手术而激发大脑潜力获得“超能力”的人如何复仇的故事,抛开这个不算魔幻的设定不谈,剩下的内容就是讲述复仇了。感觉没啥亮点,对我来说的话,我会稍微有感触的点还是会从心理层面出发,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其性格、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仅此而已。
00
向林北_
1月前
新年开卷的第一本书,一般。

​我之前说“我不想上班,想去捡垃圾”,这本书就是“想捡垃圾”的极端想象。

​作者文笔过于娇柔造作,十句话里面八句修辞,读起来好累。它不是马伯庸的那种文绉绉,它单纯就是各种强行用修辞,很做作。

这本书会让我联想到加缪的《局外人》,但是当然它远远达不到人家的高度,只是让我想起那种“木然感”。故事的小背景之一,也是亲人去世。

后来主人公决定不去参加葬礼,开始“发疯”,开始满大街的流浪。到这里我都觉得挺正常。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一个周末的放纵和逃避,结果没想到,周末结束了,他还不回去上班,他还在继续流浪。就挺出乎我意料的。

而且他的这种流浪,和我以前开玩笑所说的“想去流浪”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他那种是“捡垃圾”的流浪,主人公真的是去捡垃圾吃的那种。不过整个事情发生的过渡倒是写得挺合理自然的:一开始只是正常的溜达,还没脱离现代社会,后面手机没电了,不想充电去看到消息,再发展到后面认识一个流浪汉然后直接跟着他一起流浪。

我觉得全书的后半段写得比较出彩。

一方面,写出了那种“木然感”和“恍惚感”,作者一边写现实,一边又随时冷不防地穿插主人公的回忆或者内心活动,而且这种交织不完全是以段落为单位的,有时候同一个自然段里面,前一句还是现实,后一句就变成了主人公的“发癫内心”,然后几段现实之后,又突然插入一段回忆。那种精神恍惚的感觉,真的通过这种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让我得以注意到“流浪汉”这样的群体,通过作者的想象、描写,我开始“意识到”、“感知到”他们的衣食住行、一日三餐。以前可能毫无感觉,现在通过书里的描写,看到流浪汉会去想象他们如何去翻垃圾桶找吃的,去哪里捡或者偷毯子、被子用来在夜里保暖御寒,周围的人如何与之互动,去哪里找遮风挡雨的地方,身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之类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作者把自己也作为角色写入故事里,一开始隐而不表,让主人公和这个角色互动,让主人公对这个角色进行评判。直到最后,作者才表明说,“这个角色就是我”。于是,得到一种“书中的角色打破次元壁来与现实世界的人物(作者)进行互动”的奇妙体验。挺有意思的。

希望我自己别有朝一日发疯到这种程度。
30
向林北_
5月前
你喝过青苹果味的舌吻吗?

我中午午休的时候梦到了和一个涂着青苹果色口红的女生偷情...

前脚她老公刚走
我(俩)就关上房门拉上窗帘

这一口青苹果下去
顿时好多汁水喷溅出来
00
向林北_
6月前
我这个同事总是能说出一些让我诧异的话
上次是说婚前想要约炮
这次是想要在论坛收费

这是英伟达的开发者论坛,他自己都天天跑到上面发帖问这个问那个的
结果现在有人遇到了他遇到过的问题,他竟然第一个想到的是收费

唉,一点开源精神都没有,CSDN 上全是这种人,没想到我身边也有这种人

—— 想要跳槽的原因又多了一个
112
向林北_
6月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