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张翼ZYi
47关注176被关注0夸夸
程序员,连续创业者
前美团技术专家
zyi1024.com
张翼ZYi
1天前
小红书搜索,会直接推荐应用,如果能拿到这个入口,应该是不小的流量,不过目前看来关键词匹配还有优化空间,毕竟“幕布”应用,匹配的是真幕布。
00
张翼ZYi
2天前
像游戏一样研究,抓住一切细节,抓住一切蛛丝马迹,在繁杂的内容里找到自己需要的,解bug也是一样的,挖需求也是一样,熟悉了自然就快了
00
张翼ZYi
4天前
现在做付费应用,都不一定要接入支付系统了。

小红书上开个店,上架一个会员的商品就行。

就是这么简单。

直接在小红书上获取流量,然后成交,还没有引流的风险,完美闭环。

小红书真是一个好平台啊,一定要用好。

PS:小红书上搜索“会员”、“VIP”,切换到商品一栏,会发现新世界。
34
张翼ZYi
4天前
有时候,人还是需要相信运气是存在的。

即便是大神级别,做产品的成功率也只有5%。做了70个,只有4个成功。

我想,其中应该有几个因素:

1、运气

以前我不信运的,但是现在我信了。

简单说说我的理解。

所谓的运气,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玄学。

运气本质上就是概率。

既然是概率,那么,不可否认,有人就会一次成功。

但这种一定是少数,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大多数人,都是符合正态分布的。

既然是概率,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尝试越多,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

所以,如果你相信科学,相信统计学,你就要相信运气。

然后就去多做,去让成功的概率变大吧。

2、坚持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在技能上,在智商上,差别都不会太大。

但是有的人就是能做成。

除了运气特别好的,无一例外,都是坚持在做一件事。

深耕在一个领域,即使失败了,也能重振旗鼓,投入到下一次试验中。

然而大部分人,都是浅尝辄止,一次不行,两次不行,就放弃了。

既然运气是概率,做1次的成功率,自然没有做100次的成功率大。

这也是最近从生财里看到的一个观点,不要重复的做0-1,而是要在0-1完成以后,继续去做好1-10,10-100。

3、刻意练习

如果没有从上一次失败中学到一些东西,那么这次失败就被浪费了。

低水平的重复100次,不如有复盘的重复1次。

有些事情,真的要刻意练习的,要不然永远在原地踏步。

暂时想到这几点,可能这几点都做好了,成功自然会来的。

至少现在我是相信的,也在努力中。
01
张翼ZYi
6天前
作为大模型重度使用患者,最大的感受是,目前大模型的准确度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大模型基座就不多说了,日常主要用来创作,但是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数据,还是需要人工核查,因为你不确定它说的是不是真的。

即便是cursor这样工程化很成熟的产品,在项目大了以后,也会乱改代码。

最明显的特征是新做一个需求,会把旧的需求改到不可用,于是不得不好好review cursor改的代码,但是一不留神,旧功能就坏了。

最近有被深深折磨到。

准确度问题解决之前,大模型最大的场景还是创意性工作(写作、绘图等)。

准确度问题怎么解决呢?或许可以通过工程手段来做一层校验,或许只能交给大模型基座去解决。

应该是有解决办法的,可能就在不久之后。

什么时候准确度问题算是解决了呢?

可能是敢让大模型直接刷卡帮你买东西的时候。

毕竟所有人在钱上的准确度,应该是最敏感的。
00
张翼ZYi
6天前
未来每做一个产品之前,要想明白这3件事:

1、竞品是谁?他们抓住了用户的什么痛点?他们为什么能做起来?他们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2、用户在哪里?流量从哪里来?未来怎么找到用户?

3、为什么是你做?你做有什么优势?你能做得比竞品好吗?
00
张翼ZYi
8天前
做独立开发者,千万别“自恋”,真的。

如果你想到一个绝妙的 idea,千万先别忙着去做。

先等几天,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大概率一些 idea,在过了 24 小时以后,你就觉得是一个坏点子了。

过去这几年,很多人找我,想开发一个APP,想开发一个网站,大部分都是伪需求,或者是一个微信群就能解决的事情。

据我的总结(没有数据参考,并不权威),一个灵光一现的好的 idea,大概就这么几种情况:

1、如果真的是一个好的点子,99.9%已经有人做过了,这种情况占50%。

2、如果这个事情没人做,大概率是做不起来,或者没有需求,或者是不挣钱,这种情况占49%。

3、如果是真需求,确实也没人做,那就是挖到金矿了,这种情况占1%。

所以请记住,独立开发者,是最不需要“灵感”的。

最好的做法,是拿数据来证明,和先抄再超。

当然,这样的做法,会打破独立开发者的滤镜。

会发现,事情变得有点无聊了,甚至有点low了。

但是,这确实是成功率最高的方法了。
1316
张翼ZYi
8天前
出来混,别被别人的title吓到

最近几年,知识付费盛行,也不太确定是从哪里发起的。

很多知识付费的质量暂且不做评价,但是知识付费确实有一些“副作用”,就是现在很多人,一上来就有一堆所谓的“title”。

看起来牛逼至极,仿佛就是大佬一枚。

我想说的是,别被别人所谓的title吓到。

99%的title,都有夸大的成分。

真正牛逼的人,是不需要title证明自己的。

具体到执行层面,怎么做呢?

第一,默认他的title是夸大的。

这样你就对他“祛魅”了,理智重新占领高地了。

第二,默认他做的事情是可行的。

既然他敢出来宣传,至少说明跑通一个小闭环,可以顺着这个点去挖掘一下,根据掌握的数据,再来判断所谓的大佬是不是靠谱。

其实这个判断原则,是化用了亦任之前说过一个观点,原话我一下没找到,后面找到了再放出来,大意是看到一个人赚钱了,默认他赚的钱的夸大的,默认他的项目是可行的。

基于这两个原则,不管他吹的天花乱坠,我们心里自然有一杆秤。

最后再多说几句。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你想成为大佬,只要你愿意去做。

除非有些事情是天生的,是基因里决定的,那我们没法改变,剩下的事情,做就完事了。
00
张翼ZYi
10天前
应用要做国内市场,小红书真的不能忽略,小红书上看到的一个网站,做起来很简单,小红书上一发就爆了。
甚至我建议,做产品,先不要考虑SEO这些,先把小红书抖音这些发起来,成本低,效果强大。
00
张翼ZYi
13天前
好的生意是可以拿出来说的,是不怕被人知道的,那些怕人知道的,大部分都是吃一些信息差,壁垒不高,同理,好的产品也是。当然,信息差也是能赚钱的。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