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善意谎言,我有点免疫了
明天启程出发去阳朔,这是35年来第一次组织和陪同父母去外地出游。
上一次一起出去玩还是在北京,2019年祖国70周年大庆的时候。
好像也不算是第一次,毕竟23年的时候,陪他们去过惠州。
昨天妈妈说,你订票也不跟我俩说一声,要是早说我就不让你买票了,还得花钱。
最近在“说花钱”这件事儿上,我已经有点免疫了,甚至有点反感。
买米面油,我跟他们讲等着我去山姆拉回来,同样的价格品质会好一些,也不用他们自己去菜市场拖回来很沉。但是转天他们就买回来,而且价格很贵。
买肉,周六下午我说第二天给你们做手抓饭,我去买山姆的小羊排,很好吃,之前自己做过很多次。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去菜市场买完了羊肉炖在锅里了。
买水果,我一般游泳结束之后会去菜市场,一般11点左右,水果质量就一般般了,但是价格会便宜点,有几次买回来,妈妈就会说,以后要吃啥让我俩去买,你别买了。
但其实,他们每天都去菜市场买菜,就是不买水果,然后我买了就会说不让我买,他们买。
上一次他们去买了点香蕉回来,到今天已经2周我没有去菜市场买水果了,他们也没买过。
买衣物,优衣库、迪卡侬,基础价格已经很低。跟他们一起去逛的时候,我会让他们去看,拉着他们大概介绍下什么样的可以买,什么时候可以有折扣。然后试穿帮他们参谋。但是能明显感觉到,问到价格超过200的就说家里有,不喜欢。然后第二天 他们会偷偷去,再去逛,也是买便宜的衣物。
上周在迪卡侬,领妈妈过去试了一双鞋,刚好旁边的标牌是149.我就说是149 的鞋子,妈妈就试了,试完了觉得很好,过来看了看原来399,但实际上是499,只不过其他颜色的399折扣,我骗他们就说399.
妈妈说,给你400,不收的话,我就不买了。我跟他说我给你出100,你给转300就好了。
确认了可以之后,她超开心,然后跟我分析,为什么刚刚试的几个不舒服,这一双哪里哪里舒服,是很细节的哪种。然后我才发现,原来她现在穿的鞋子是5、6年前了,虽然没坏,但是鞋底肯定已经不行了。到家之后,又试了一下,换了双厚袜子又试了下。第二天早晨又试了下。
他们对我的爱,有点不一样。感觉像是为了什么,而什么。而不是因为什么结果。
就好像是说,为了不让我花钱,而说不需要。但不是因为真的不需要才说不需要。
以上的事情,我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了,所以现在有些事情,我会强制去做。我觉得需要了,我就去处理好。不是不在乎他们的想法,而是选择性的忽略他们的知晓权。
与其让他们做选择,不如直接接受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