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Neil讲跨境
33关注490被关注0夸夸
英文内容创作者(CPG为主)
有自己的全英文播客
曾半年操盘独立站0-30万美金💸
与多位欧美知名作家、品牌创始人全英文访谈💡
置顶
Neil讲跨境
2月前
Hello 大家好,我是Neil,毕业后一直从事品牌出海相关的工作,现在主要是在本地化内容这个垂直领域深耕。

我是做情趣用品出海起家,曾经在月销百万美金的性玩具出海品牌担任海外推广主管,后面自己又在YouTube/Tiktok上露脸英文分享LGBTQ+性教育,两个月获得共几百万播放量。

现在自己拥有一档Chinese brands go global的全英文播客节目,会不定时邀请一些欧美本地的品牌创始人全英文访谈。

除此之外,也跟大量的国外艺术家、作家、品牌创始人做过英文专访,我的名字也被录入一些作家的维基百科参考页面。

通过在小红薯、微博等平台分享自己做本地化内容的经验和心得,积累了一大批粉丝,目前也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海外本地化训练营。

目前是一家潮玩品牌的海外内容操盘手,希望在这里能跟大家多多交流。
51
Neil讲跨境
1天前
这个跨境圈的乱象直接毁了品牌出海!

这几天在准备月底跟国外创始人的英文访谈,突然想到国内跨境圈的一个常见的乱象。

上到公司做品牌,下到博主分析品牌,还在把市面上流量分析工具扒出来的数据(similarweb/ahrefs…),作为核心的参考指标和指导方针,尤其是分析欧美的本地品牌。

刚入行的新手小白这么做我也能理解,情有可原,但是我眼睁睁经历过,那种跨境公司请的品牌顾问,也用这一套去诓骗中小企业老板,简直惨不忍睹。

因为这种乱象,我听过太多国内老板讲出来的“笑话”,有一个广州做内衣的品牌,说自己要对标卡戴珊的Skims,还有一些大人玩具的公司,要对标本土的X专家创建的品牌,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国内的消费品做的再好,出海都是从0开始,没有任何优势,因为没有人认识你,而纯靠“抄袭”别人的流量渠道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没有办法拿到本土品牌背后的资源,哪怕你请了一堆腾讯或者阿里华为的人给你当领导,都是一堆没用的花架子。

我为什么这么说?

请问你作为老板,包括你请的那些人,能被谷歌查找到吗?在欧美品牌圈有知名度、有曝光吗?能撬动你出海需要的媒体资源、网红资源吗?

那如果什么都没有,你们产品又不是大疆拓竹那种革命性产品,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像我月底访谈的品牌,她们几个月时间就铺了3000家线下店,背后支持他们的包括当地的风投机构Unorthodox Ventures,CPG品类的大佬Jason Wong,还有各种当地的厉害的投资人…

而这也只是一个很小的Startup,一年也就几百万美金的规模,如果你不仔细查看,都不知道他们背后有这么多推手。

跨境大多数人做的什么事,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老板和大多数大厂的高管,是没有能力去接触到这些资源。

所以为什么天天嚷嚷品牌出海,然后项目做几个月就死掉,或者换一批又一批,也无济于事,本质上就是太多的人,对做品牌出海这件事,有着极其不正常的心理预期。

而且现在跨境圈,做品牌的人才稀缺性极大,不仅是品牌项目操盘手,还有广告创意策划师,品牌内容营销等等。

品牌出海的核心是本地化,也就是一定要具备跟欧美品牌圈接轨的能力,就拿广告创意策划师这个岗位举例,Dara denny说过2024年Meta广告的趋势是creative diversity,我看大多数做跨境连这个词都不知道啥意思。

还有分析广告我们有Storytelling KPI(Hook rate/Hold rate),什么样的广告才能具备更大的扩量能力,是TOF的广告?

怎么靠广告数据去调整视频的内容,告诉UGC创作者哪个部分需要补拍,甚至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个性的创作者(personality),这都应该是可以通过广告看出来的。

如果说这些欧美品牌圈子里面“基础知识”,大家连听都没听过、见都没见过,那我觉得做品牌真的很可笑。

因为这些全部是公开的,且已经被欧美品牌验证过成功的模式了,而不是做品牌出海的,天天学习某音的矩阵?还在把各种工具分析的东西当核心,我觉得好蠢啊😰

这个也是我现在做全英文播客的目的,我想了解他们的背景,背后的资源,真正做到让创始人亲口告诉我们,他们的品牌故事。

我们也能学习他们是怎么做品牌,怎么讲故事,互相赋能。
01
Neil讲跨境
1天前
感觉在美国拿到融资,都很容易做线下,这个月底访谈这个创始人,只花了几个月铺了3000家线下的门店,另外在调查国外创始人的时候,又一次感觉品牌的本质是创始人的精神价值外溢,生命中发生的事情,从家庭的结构,到事业的选择,都跟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里面讲的一样“Connecting the dots”,中国品牌出海(非Tech类)大多数是没有精神内核的,所以其实都是伪出海罢了。
00
Neil讲跨境
3天前
优秀的人只能靠筛选,不能靠培养。

一个公司80%的员工都应该做“体力活”、当“工具人”,而不是脑力劳动。

最近对这两个观点又有了很深的感受,原因在于我现在做独立站,产品极度依靠设计师的创意,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单纯靠“创意”是很难做大,因为中间有太多不稳定因素。

这个时候我想起以前在成人公司工作的经验,那个时候我们给亚马逊刷单,SOP细化到每天的工作,比如说黑人喜欢骗钱,个性签名是Dom的不能找,活跃时间太久以前的不行等等,被骗钱了怎么解决,还有产品的类目列表翻译,文章总结等等…

以前站在打工人的角度上想,这是纯纯的压榨,因为每一天几乎要刷几百个S*X Worker,做了都是纯执行类的重复性工作,对于事业发展毫无助力(确实是的)

但是现在自己做项目,站在不同的立场,其实这种SOP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创意”很重要,但是把创意SOP化才是把规模做大的关键。
10
Neil讲跨境
5天前
Elixhealing这个华裔女性LuLu Ge创建的品牌,把中药做成缓解月经的保健品,从根源上改善了女性经期的各种问题,受到了欧美女性的狂热追捧。

在Reddit论坛、社媒上有极高的评价,也被国外顶尖的PR比如Forbes/Healthline等进行专题报道,最近甚至被邀请上了美国的本土的新闻频道 News12!

首先我们还是先看创始人以及创始团队背景:

LuLu Ge,Elixhealing的创始人,出身于湖南,她爷爷在当地经营一家中医院,本科毕业于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系,硕士读的沃顿商学院MBA和哥大社会心理学。

工作经历也是特别丰富,在四大给Fortune 100的公司做过战略咨询,也任职于Hudson’s Bay Company Saks Fifth Avenue 的变革与转型部门,带领团队,利用数据和分析来创造个性化的客户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做个性化定制的原因)。

她的专家团队有:深圳中医院的夏医生/国内外非常有名的中医营养师Zoey/美国知名的妇科医生Jessica等等。

重点是Lulu作为沃顿商学院的高材生,她的品牌也进入了沃顿商学院的内部孵化器,这可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商学院,大家可以想想会有多少顶级的投资人看到。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LuLu的资源和人脉远超大部分国内跨境卖家的,几乎没办法比。

LuLu做这个产品的初衷,是因为她自己在经期受到了非常多的困扰,一度因为来月经,不能工作,在尝试了很多西药,包括试了很多产品后都没解决。

后来她爷爷知道之后,就给她推荐了深圳中医院的夏医生,通过1V1现场诊断以后,专门为她配了一副中药,吃了一个疗程以后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比如经期出血变少了,痛经也没有那么剧烈了等等,而且中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于是她想把这个产品在海外进行销售,但是大家知道,中药在海外得到认可非常困难,所以她利用自己以前的工作资源,发起了一项对 246 项临床试验和研究的审查,去从科学上和数据上做出一款适合每个女性的产品。

花了近一年的时间,通过专家团队和临床试验成员的共同研发,Lulu创建了一个深入的健康评估,将一个人的症状与她们潜在的荷尔蒙失衡模式联系起来,并推荐一种适合这些需求的草药配方(属于保健品)。

在这份表格里面,除了基础的基础的妇科问题调查之外,会要求用户附上一张舌头的照片(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为什么吧),通过夏医生这边的判断以及视频/电话沟通,给用户定制属于她的配方。

写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不会再到评论区留言说什么黑五类、假药这种东西了吧,我只会写真实的、真的用心做品牌的案例,希望咱们国内真正有能力的,比如像中医院夏医生这样的好医生,能够被欧美认可,我们的中药、传统文化能够被世界认可。

Elixhealing营销模式跟其他的本土化品牌是一样的,也是由LuLu作为品牌的IP去拍短视频讲故事,请人投放广告,包括去各大PR,各种大会比如Femtech(全美最大的女性创业组织之一)去参加采访、交流活动,这些是报道过Lulu的国外媒体:

1.Incmagazine Female 200 founders
2.Entreprenista100 AWARD winner
3.Beauty within YouTube采访
4.Femalestartupclub采访
5.The quality Edit 采访
6.Wharton magazine(沃顿商学院杂志) 专题报道
7.Forbes专题报道
8.Wharton Femtech Panel
9.Powerofpennwomen
10.Dame Swell
11. 美国本土新闻News12

我们做品牌出海,做中国文化出海就是应该这样,真正能被本土的媒体报道,而不是天天被国内媒体在那无脑吹捧,看今年的CES展会就知道,去了那么多中国科技企业,但是真正被国外媒体报道又有几家,刷到最多的还是国内媒体在那自嗨,我真的不知道这有什么可自豪的。

最后结尾,我不是很想通过什么similarweb分析,告诉你们,直接流量、社媒流量多少,这种很肤浅的方式,然后骗你们,好好经营这个渠道就能做起来。

这种品牌是“真正的品牌”,不是国内到处“骗人”的东西,是的,很强的不可复制性,产品拥有的专家背书,医学证明,长达一年的实验期,lulu本身的工作经历、人脉资源等等,才促成了这一切。

Elixhealing在2022年只拿到了290万美金的销售额,相比那么多国内的亚马逊卖家来说真的小巫见大巫。

但是也就只有这样,用心去做,才是真正的“品牌出海”,难道不是吗?

我非常推荐国内的品牌出海,可以真正去到本地,了解当地的市场,比如美国有很多孵化器项目,可以尝试参加,会比众筹快很多。

就比如我之前报名参加一个Waston Institute这个孵化器,导师都是哈佛耶鲁的教授,在海外Marketing圈的资源可想而知,我虽然进了面试,但是最后落选了。
01
Neil讲跨境
6天前
昨天脑暴了一天,把Storytelling的几个大主题给整出来了,之后就是变着法去拍故事了
00
Neil讲跨境
7天前
昨晚听了Outer的Cofounder访谈,对我的冲击还是挺大的,另外也是因为我跟Jiake很多点位真的很一致,所以莫名觉得很亲切。

他在访谈提到“品牌最终是创始人的精神溢价和价值观的浓缩,和对世界的一个宣誓”。我在24年1.10号写了一篇帖子:

“现在特别厌烦,单纯用similarweb,ahrefs这些工具去衡量一个品牌,然后扒出流量渠道,开始复制,真的是很低级很Low[汗]

渠道本质是只是渠道,真正品牌的内核永远是创始人的自我衍生。像是苹果,苹果的内核永远是乔布斯个人的衍生。

大部分中国品牌的精神都是碎裂的,从创始人到团队,一切的起因都是“做品牌赚钱”。

一定要做拥有自我内核的人,做有内核的品牌,跟同样有内核的人在一起做事。”

我发现我们俩对于品牌的看法居然出奇的一致。

然后很幸运,我现在身边做项目的人都是有内核的人。

再比如Jiake说:“如果不做品牌,往大卖的方向发展,自己的能力是绝对打不过深圳这一批卖家的,所以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做自己擅长的事。”

正好我在前两天的文章写道:

“我到现在才意识到,原来我做的,是整个品牌出海最难的板块,没有之一。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我还要这么坚持去做?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实在不喜欢内卷。

我不想跟跨境的各位同行去抢蛋糕拼低价,我也没有拓竹/大疆的那么顶级的技术颠覆能力。

我唯一的优势,就只能是自己做海外创始人IP,跟欧美品牌圈联动,跟当地行业的专家联动,跟艺术家合作,共同来打造护城河。

这种方式能很快甩开国内那么喜欢抄袭的卖家,让品牌得到更长时间的延续,站在中国品牌出海的角度来说,也是让中国的品牌以一种更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而不是无休止的内卷。”

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跟国外的创始人做全英文播客,跟世界顶尖的作家、艺术家做全英文采访,我的中文名也被录入这个作家的参考页面。

我在国外的正式场合,一定是用我的中文名 朱吉(中文拼音 Ji Zhu),而不用英文名,因为中国和中文就是我的根,这一点没有必要去否认,一个人若是连根都不认了,那则是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和底线,我真的做不到。

跟Jiake一样,做这些就是我擅长的事,所以我会继续做,一直做下去,为中国品牌出海尽一份力!

看完Jiake的访谈以后,我就发了条朋友圈打趣道:

“看Outer的创始人访谈,真的就是跟我采访那些国外创始人一样的Vibe,从谈吐到面相,跟传统的中国创始人完全不一样。”

虽然只是玩笑话,但是真的,中国创始人活得太苦太沉重了,我们面对发达国家也太卑微了,真的希望大家能用好的产品、好的内容去征服当地人。

然后前段时间碰巧发现,Outer找的海外Creative ads agency,跟我付费学习的老师,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人,就连我现在自己做项目,很多爆款广告素材框架,都来自于这个创意广告圈。

这几个点叠加在一起,我真的挺感动的,让我知道,品牌出海还有这样的人存在,还有人做这样的事情。

这时候,忽然想起安溥在一席的演讲:“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時刻--「你不孤單」!

在我們這個時代不看不聽,變得很虛無;要不是想看、想聽、想知道多一點事情,所以在深夜入睡時,一個人覺得焦慮痛苦,或幫不了自己的東西而感到無助。

I'm not alone, you are not alone either.

如何在這麼多選項當中找一個答案?

與其去找一個答案,就像是去超市找一個東西。再多的答案,都比不上為自己去做實驗印證出來的心得,對這世界幫助更大!

Yes, you are right. Why don't you just get up and do it for yourself, not for any others.

希望我們終其一生去找的答案,都是為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驗,所以可以提供給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觀點。

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就可以突破上一代的政經和沒解決的事情,非尋找新的出口,而是去找新的申論方法。不只是Yes No。這樣就會有存在感。”

献给在品牌出海路上的各位,与君共勉!
00
Neil讲跨境
7天前
昨天结束了两天在大鹏的团建,去海边游玩的时候也没有忘了拍素材。

我把产品埋在沙子下面,然后拍了一个类似“寻宝”的开头(看图),还有一些被海浪🌊拍打的场景,这些都是我广告库的B-Roll素材。

当天晚上投流,今天早上就出单了,我发现做内容的人,就是生活跟工作分不清的,因为好的广告、好的创意一定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有一双能看见美的眼睛。

就好像girlsgetoff的创始人Viv来深圳找我,也是拍素材拍了一天,做成Vlog发到IG上,现在已经7万多播放了。
00
Neil讲跨境
7天前
希望我們終其一生去找的答案,都是為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驗,所以可以提供給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觀點。

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就可以突破上一代的政經和沒解決的事情,非尋找新的出口,而是去找新的申論方法。不只是Yes No。這樣就會有存在感。

献给在品牌出海路上的各位,与君共勉!

看完Outer创始人的访谈,这几点值得所有人深思!

00
Neil讲跨境
8天前
这两个月靠AI生成的视频转化了15k美金,被智岩Govee背后的广告操盘手夸做的很好ദ്ദി(˵ •̀ - ˵ )

但是做出来真的不容易,数字人的选择、英语语音和语流的调试,脚本的结构,B roll的选择,剪辑的手法,我只能说真的很难做出来(。•́︿•̀。)
01
Neil讲跨境
11天前
个护类的清洁用品(私护)做品牌出海,中国卖家没有任何优势,因为这个类目需要全部本土化运营,国内的工厂也好,营销团队也罢,几乎派不上用场。

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这一类的产品只能是,先做好信任背书,才能产生购买,像我之前写的elixhealing这个品牌,大家还记得吗?

创始人本身是毕业于沃顿商学院,所以有非常多资源,而品牌参加了沃顿商学院的孵化器,成功拿到当地媒体的曝光,这才有了非常强的信任背书,而且团队的成员有在美国本地的医生和营养师,这完全不是跨境中小卖家能比的。

本质上这个类目就是纯资源型的玩法,如果不去把底层的信任问题解决了,是很难做起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Tiktok小店那么多保健品,基本上做一段时间就销声匿迹。

因为保健品/功效型洗护用品,做品牌要做长久,必须要能真正被美国本地媒体背书,有专家和用户见证,能入驻Target/Costco/Sam's club/CVS 这些线下店,不然单去铺达人,只能赚一波快钱。

而且这个类目的广告限制非常大,很多本土品牌能投放广告,但是跨境品牌是无法投放的,这也是跟品牌方的信任背书有关,有专业医生证书/专业的研究证书的品牌,天然就比跨境品牌有更多的广告投放权限,所以大家找对标没啥卵用,除非你跟他们有类似的资源。

所以我自己是不会从事这类产品的营销,因为没有任何国内人可操作的空间,如果说我们要做,只能是集中做“卖货”层面,不断的换产品、批量铺达人,铺素材,然后换广告账户,这样其实是没有任何沉淀的。

所以我一般不建议别人从事这个类目,咱们做跨境打工人,第一选择还是智能硬件型公司,第二选择是比较垂直的类目独角兽,像gravastar/gridstudio这些小而美的品牌。

但是真的要做这个类目到底有没有方法呢?

其实是有的,比如说做女性私护产品,可以先从社区开始做起,我还记得之前找过一个美国本地,专门做宝妈群体的机构,叫Momsmeet,现在已经倒闭了,这个机构手上有几千个美国各个社区的宝妈群。

可以先把产品免费送测到这些群组里面,并且请当地的妇科专家,去比较大的社群举办AMA活动,或者线上会议,科普教育顺便推荐产品,然后让群里面的人去申请,再把使用体验写了发到群组里面,有第一波口碑营销。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

第一,就是快速验证产品的可行性,看看你的产品是否对当地的目标群体有效

第二,最快的方式积累信任背书,社群的用户Review,还有专家在群组科普的内容,比那些TK达人要靠谱太多了

总体来说,做这个品类难度太高了,跟跨境不相关,就是纯本地化运营的手法了,不去先做本地化,几乎只能沦落成“黑五类”的骗子卖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