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李小粥的茶水间
57关注10k被关注12夸夸
旅行/互联网/职场/吃瓜,
上海交大,剑桥。关注年轻人的一切,享受在路上的行程。
置顶
李小粥的茶水间
3年前
把两年前写的回答再发一下,送给新晋打工人。

1,要清醒的认清自己的位置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绝大部分是私人企业,他们所做的一切决策,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股东负责,并让资本得到增殖。

所以,他们会并购拆分、会扩张业务,也会招聘人才。

对于我们大部分从业者而言,就是这一环环流程中的一个螺丝钉。我们付出劳动和时间,换取企业的报酬,仅此而已,不要给自己加戏。

99.9%的互联网员工,并不是企业的主人,千万不要有主人翁意识,因为对于资方而言,他只希望你有“主人翁的责任”,但是不会给你“主人翁的权利”。

我们普通员工,就是劳动者,打工仔,仅此而已。

2,要清醒的认知“企业文化”

几乎所有应届生新员工入职时,人力资源部门都会举办培训,比如新人见面会、入职培训等等。

他们会在这个流程中,给员工灌输所谓的企业文化。无论什么企业,其文化都会号称一点:你要奉献,要努力,要负责,就一定会有回报。

然而,在管理学当中,“企业文化”只是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一种工具,它只不过被资本精心包装成了一种精神和文化,其目的是让人相信资本的谎言,让人更容易服从管理,并且降低你的离职率、提升你的业绩,从而实现资本更快增殖的目的。

所以,一定要认清楚这个事实,不要看见几个前辈在那里感恩戴德,感恩企业,哭着喊着要“以公司为家”,就真的信以为真了。

3,为互联网企业工作,一定要以“个人”为中心

这句话不是说要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而是说,在“个人”和“公司”面前,一定要以“个人”权利为中心。比如在考虑是否跳槽的时候,比如在争取升职加薪的时候,以及在考虑是否加班的时候。

因为你是属于你自己和你家人的,但绝大部分私人互联网公司,是属于股东和资本家的。有了第1点和第2点意识后,就很容易认同这一点。

千万不要以牺牲自己健康的代价,去为公司谋利益。

工作如果干不完,不要憋着委屈自己、强迫自己透支身体,一定要反馈,要说出来。因为你不反馈,你的领导和HR就会乐见你无私奉献,只有你反馈了,而且反馈的多了,他们才会考虑增加人手,再招聘人来干活。

会哭的娃才有奶喝,虽然不是每次哭都有奶,但是你不哭,就一定不会有奶。

以上逻辑只有一种场景不成立,那就是你的额外付出 ,有可能换回极高的额外回报预期。但这种场景非常少,而且你认为的“预期”,往往是被管理者塑造出来的假象。

4,认清楚HR、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很多时候,HR只是老板转移矛盾的一种工具。

这篇文章下面,很多人骂HR,他们当然该骂,但并非问题核心。

HR采用很暴力、刻薄的手段辞退员工,很大可能是因为老板把“裁退员工、且以最低的成本”纳入了HR的KPI中,所以HR才有动力做这种无良的事情。

这样一来,事情表现得就像是HR和员工之间的矛盾了,可这个事件本质上,是逐利的资本和员工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企图通过管理手段,把矛盾隐形化,并转移出去。

我们不能上当。

HR该骂,但是矛盾的核心,一定要认准。

5,如何对待工作

工作当然要努力,但努力是为了自己,而非公司。

当自己的工作量明显超负荷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给自己解压,要学会“假装很忙”,要懂得怎么在工作时间给自己放松,并且还显得自己非常忙碌。

其实一个人在职场的成长是否顺利,只有很小一部分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更大部分是取决于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公司整体的发展趋势、以及运气。

可很多年轻人脑子总是转不过弯来 ,总是有学生思维,觉得工作也像学习一样,一份努力一份回报,这实在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说一句不太好听的实话:

工作中绝大部分你认为的努力,只不过是为了领导的一个错误决定,而买单。

工作不是考试,不是打怪升级。在今天这样的互联网大环境下,同样一份职位,你干9分和干6分,差距真的不会特别大。造成人和人的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选择、时机和运气。

选对了一个好公司,进入了一个有前途的业务团队,比什么都强,但这基本都是不可控的。

所以相信我,99%的互联网企业,不值得你真的投入9分的精力。

如果你精力确实太多了,那就用在这些方面:
与其他行业、其他公司的人交流,开阔自己的眼界;多积累人脉和资源,为自己准备plan B;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增大自己抓住风口的可能;积累一份有潜力的副业,提升安全感;坚持锻炼身体。

6,以上这一切我都明白,但是应该怎么做呢

不建议直接表达出来,更不建议直接把这篇文章转载到公司群里。
要学会表演:
虽然我内心清楚这一切,但是并不妨碍我表演得爱公司、爱工作。

那些资本家不也如此行事的吗,他们内心都知道自己和员工的关系是什么,也都知道996的本质其实就是剥削,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公开场合大讲空话、假话。

但是,我们一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可以把这些讯息传到私人群里,可以在各种社交网络和媒体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立场。

很多事情,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是靠自己的争取换来的。
96586
李小粥的茶水间
5天前
京东的公关怕是换人了,没以往那些昏招。他们还有个王炸,要是哪天奶茶身着朴素的也去送个外卖,或者真诚恳切的慰问下女快递员女骑手们,京东的口碑怕是要翻天。
462
李小粥的茶水间
5天前
美团和京东这么高调互撕,对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是一种革新,消费者应该拍手叫好。
在十几年前,移动互联网刚起步那会,类似的商战每天都在打:滴滴PK快的,美团PK点评,还有什么淘点点百度外卖...

那会儿的互联网企业们为了抢市场争用户,是真金白银的砸钱给补贴,消费者收益颇丰,有段时间一两块就能打车,入驻的商家和接单的劳动者们,也都享受了一段高收入的美好时光,最初一代的网约车师傅可是月入三五万的。

但好景不长,也就持续了三五年,当老二老三被干掉,或者被合并,有一个老大形成不可撼动的垄断格局,每个细分市场都逐渐固化后,就轮到资本收割的时刻了。
巨头之间也不吵架干架了,和谐相处互道友商,就轮到消费者和打工人吃苦,

现在不仅是京东抢美团的外卖市场,美团也在悄悄搞自己的电商业务,腾讯字节阿里都在侵蚀彼此的传统领域,
要支持他们撕,支持他们竞争,

我们消费者能做的,就是绝不站队,
反正谁弱我们帮谁,谁肯定给用户更多让利我们就帮谁,只有这样,才能让资本们狠心割自己的肉出来。
82
李小粥的茶水间
5天前
很久没见2家国民级巨头这么高强度的公开撕了,京东今天发的这篇檄文非常有趣,遣词造句强硬中带点傲娇:

“对个别平台违法违规行为表示谴责”,
“虽然有人明说不会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一定会暗暗做的”,
“你可以十几年...你可以用强大的算法...你可以长期...你可以...你还可以...”,
“你们忘了老祖宗的一句话”,
“望你们好自为之!早日回头是岸!”,

很少见头部企业公开用第二人称「你」来喊话对手的,传递的情感也超越企业竞争,多了些眷侣间情感纠葛的味道,

像商业喊话,又像讨贼檄文,还像对负心人的抱怨,

遥想当年乌镇酒局,你坐Pony左,我落Pony右,回眸对视,眼含笑意,奈何有缘无分,偏偏闹到如今下场。
427
李小粥的茶水间
9天前
我说大同订婚强奸案,无论怎么判,都好,都能完成对公众尤其年轻一代的群体教育,效果大于任何宣传片。
最最关键,是对于「性」的剥离性的认识。

传统意义上,「性」是和爱、家庭关系、权利义务,是高度相关的,这也导致了订婚男误以为给了彩礼,就有了“名分”就可以有性权利,
但现代法律,包括许多社会实践都证明了,

「性」和任何东西都无关,只和个人意愿有关,
人家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你稍有强迫,就会付出代价。婚内强奸、订婚强奸等都在不断重复这个道理,这是符合现代文明逻辑的,只是和传统认知稍有出入。

以往传统人群心目中的链条:付出成本(多是钱财)→获得名分(夫妻/对象关系)→性的权利→生儿育女并抚养长大(更多是家庭责任),
这个链条今天不再100%的完美成立。

其实链条里最后的「生育」环节,早就断掉了,
比如非婚生子、单身生子已经广泛存在。现在只是往链条前又推进了一步。

好了,聪明点的朋友,看到这里已经知道这种全新的社会教育完成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人是社会化动物,是趋利避害的,是优胜劣汰的。只有适应规则的人,才能活的更加有滋有味,这不分男女。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在现代文明社会重构下的规则里,找到对个人最佳的生活方式,
食色性也,人之本能,
我们每个人基因里,都有对于性、爱情、繁衍、尊重、安全感...的本能诉求,

当上面的每一种本能,都能剥离出来独立存在的时候,
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就会计算出一个最合理的解: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放大收益(权利),缩小成本(责任)。

所以我才说,很多案例的判决,无论怎么判,对我们正常理性的男性女性都是好事,
这些判决就像一种标杆和指引,只要好好学习就能从中有所收获,并破除掉一些落后的、原本束缚住我们个体的刻板道德认知。

遵守规则,适应规则,也要利用规则。
在道德和法律之间,规则只会惩罚那个违反法律的人。
455
李小粥的茶水间
10天前
我经常说,看待两性争议事件,一定要跳脱出自己的性别,才能看清事实。要以「相关性别视角」,比如大同案和胖猫案里,
你是女性,就代入订婚男和胖猫的母亲视角;你是男性,就代入订婚女和谭竹的父亲视角。

请思考一下,
你作为女性,是更担心儿子遇到订婚女和谭竹呢?
还是作为男性,更担心女儿遇到订婚男和胖猫?

哪种情形对你们一家人的伤害更大,哪种情形下会有更大的危机和风险,
答案显而易见,
这样换位思考,才能更全面的意识去认识事件,并能解释为何舆论争议如此之大。
62
李小粥的茶水间
13天前
41
李小粥的茶水间
13天前
从李佳琦、羊毛月到何同学的翻车,都在反应一个很好的社会趋势:年轻人普遍对「打工人」「劳动者」等标签,正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和群体共情。
李佳琦说79元眉笔是不努力工作,
羊毛月嘲讽应届生找不到工作,舔万柳书院少爷,
何同学前几天见库克,转头就拿司机练勇气,

所有案例都在唤醒年轻人对既得利益群体、以及吃尽时代红利者的糟糕印象,厌恶有钱有名者的傲慢,厌恶拜高踩低、嫌贫爱富。
既然你们和库克坐一桌吃山珍海味,和万柳少爷们莺歌燕舞,
那我应该和是辛苦的网约车司机,和买不起79眉笔的普通人站一边才对吧。
428
李小粥的茶水间
14天前
私下不给网约车司机好评,哪怕给差评,都是个人自由,因为此时你是「客户身份」,差评是正当权利。
但当你用百万级账号发帖,此时你是「意见领袖」,尤其还有无数小学生中学生把你当偶像,那言论就不能宣扬脱离群众、甚至贬低普通人民的价值取向。

人一旦对自己的身份角色产生错误认知,就会翻车。李佳琦同样如此,他个人当然可以贬低“79块眉笔”,但带货主播的身份、和底层成长起来的富豪角色,就不行。

无论美妆主播,还是科技博主,都是服务行业,只是服务的受众和规模不同罢了。和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们,在社会职业分类里都属于同一层级,。
因为搭上时代风口,靠着时代红利和无数普通人的支持,才起飞了,成了名人了,赚得盆满钵满了。而后者的生活还出于艰难辛苦之中。

靠着无数普通人的支持,迅速积累财富名气声誉,
当然也会因为傲慢的冒犯和惹怒普通群众,而迅速失去这一切。
3311
李小粥的茶水间
21天前
最近几个金融大佬的关税言论被猛批,说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投资领域有个人性弱点的常识,“重仓就看多、轻仓则看空”,即立场决定脑袋,这话完美解释为何某些行业的软骨头极多:

金融业某些大佬,因为自己手里持有的老美资产太多,所以拼命唱多老美,甚至会去贬低反制老美的行为,因为我们越强硬,他们的资产缩水越严重,可真是要了命了;

电影圈的某些导演编剧,年轻时就冲着拿欧美大奖去,所以只能迎合西方价值观与刻板印象,无底线的贬低和妖魔化国内;文化圈的眯眯眼设计,同样如此;

科技业的老板们,如果靠当买办、二道贩子、迎合国外资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也不会想要自主创业,“造不如买”嘛。

所以你看那群一贯唱空我们,唱多老美的某些精致既得利益群体们,背后的逻辑通常如此。
他们的利益已经太多的和国外绑定在一起,在国内又没多少利益,
当然在价值取向、理念三观上,站到了我们绝大部分老百姓的对立面。
33
李小粥的茶水间
21天前
老美那边疯子一般的关税大棒,最先感受到悲惨气氛的不是全球其他市场,而是老美自己的老百姓,
昨晚美股的史诗级暴跌,有媒体测算,全美6000多万劳动者持有的401(K)退休账户平均缩水逾5%,
如果算懂王上台以来的跌幅,老美那边养老金账户人均亏5万多美元。
而今天的美股,还在继续跳水,深不见底。
这还是看得见的口袋里钱的缩水,还没算后续关税落地后的老美的物价上涨和持续衰退。

他们挑起的事头,他们的人民最先感受到刺骨寒冷,
而我们只是对等反制,有绝对的道义制高点,有多年积累的实力,
就这,还一堆伪精英软骨头,在高喊快点下跪,

太多事实证明,投降主义者注定失败,
庆幸的是我们的基本盘人民历史学的够好,有这样坚定的共识,会跟着国家的决定走,

至于那些做空唱空自己国家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