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梁某银
112关注79被关注0夸夸
同名公众号,会写碎碎念,偶尔有深度。
人在深圳,打工仔一枚。
置顶
梁某银
18天前
为什么你不该沉迷知识管理

---

我曾经特别喜欢看别人的知识管理经验分享,软件之庞杂令人叹为观止,从最开始的印象笔记、OneNote、有道云笔记,到现在的双链笔记Obsidian、思源笔记、Logseq、Roam,然后是All in One 的线上知识库Notion、我来、flowus、语雀。

同时笔记方法也不断涌现,有卡片笔记法、P.A.R.A知识管理法、原子化笔记等等,随便一搜关键词,就能找到海量信息。

但这非常奇怪,人们对笔记方法的需求,好像是随着互联网兴起而来的。在以前,顶多是谈论康奈尔笔记法,要求记笔记有浓缩有扩展,但现在好多人都变成了知识管理专家,倘若问他们有什么作品,答案往往是知识管理的经验分享。

是的,他们用笔记软件,管理的是一堆「知识管理」知识。

有段时间,我一刷社交媒体或常见网站,都在说知识管理,让我严重信息过载,因为看不过来了。究其原因,我没有这么多知识需要管理,也没有那么多笔记软件要学习。

现在我就选定了一个知识管理方法:INKP笔记法,源自公众号「L先生说」的方法。笔记软件也就一个:Obsidian,本地化的双链笔记软件,手机上会用flomo和微信来收集信息。

当简化我的伪需求后,就再也不为这方面苦恼,对别人的笔记方法也不感到羡慕。因为别人的经验,只适用于他,我生搬硬套过来,肯定水土不服,反而浪费注意力和时间。

而且当把输出作为检验知识管理的标准,就知道只会「知识管理」有多么不靠谱了。

我目前是把公众号作为唯一的输出库,但引用知识库的内容反而少之又少,可见我随大流走了多少弯路。

唯有放弃折腾,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3430
梁某银
9天前
「卡片是手段,作品才是目的。」

ChatV: ⭕ 卢曼的滚雪球 --- 世人之所以称道卢曼 ​不是因为他写了 9 万张卡片 ​而是因为他出了 60 多本书 没有作品,谁知道他 ​卡片是手段,作品才是目的 ​但没有卡片积累,很难出这么多书 ​所以卡片很关键 ​写这么多卡片是日积月累之功 不是一时热情搞突击可以做到 ​需要大量的时间 ​还需要大量钱来养活他和家人 ​毕竟他是一位有三个孩子的父亲 ​而整天写卡片放收纳柜里是赚不到钱的 ​看卢曼的生平履历 ​他在 1966 年正式开始社会学家生涯 ​这时候他已经 39 岁了 ​在那之前,他一直做公务员工作 ​有丰厚薪水,有剩余时间 ​这两方面给他提供了客观条件 ​而他也没有浪费这个条件 ​一直利用剩余时间阅读、写卡片 ​为他39岁去大学担任教职打下基础 ​把业余做成了主业 ​这样他就有条件在选定的专业领域 ​时间更多,读书就更多 ​读书更多,卡片就更多 ​卡片更多,作品就更多 作品更多,名气就更多 ​形成了一个滚雪球般的正向循环 --- 卢曼之所以出名 1. 要宣传理念,最好的方式是讲故事,通过一个人,把抽象的理念具体化。 2. 找哪个人呢?在中国,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所以要找个“洋和尚”,挂上他的牌子,开讲堂,念洋经,吸引信众来听。 3.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凯文·凯利的人生建议,纳瓦尔的宝典,都属于此类。 4. 那在笔记这块,找哪个洋和尚呢?当然要找这方面最有名的。于是卢曼就被选出来了。外国有名的人很多,记笔记厉害的人也很多,为什么是卢曼?一方面是卢曼确实做得好,另一方面网友很早就给他建了网站,还有 zettelkasten 论坛,还有大量独立博客写的文章,所以他就成了笔记达人的代表。 5. 卢曼出名,不仅是因为笔记或者社会学研究,更是因为传播,他的故事被人反复讲。对于做内容来说,不发表,等于零;对于做品牌来说,不讲故事,等于零。做了再多事,不讲出来,别人不知道。 6. 中国学者,大多都有记笔记的习惯,包括卡片笔记的做法,只不过做得不像卢曼那么极致。我上初中时,认识一位从上海归乡隐居的老教授,他就有这个习惯,出去讲学,会把路上看到的景物用素描本画下来,平时有几大橱柜的白卡片,每天都记日记,每年一本。我从小喜欢记笔记和日记也是受他影响。 --- 👉 更多精华帖: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e5dbfe4ca8842da70a1059/

00
梁某银
10天前
Minja的这篇文章写得太有趣了,让人忍不住分享。

很多时候明明想要更宽广的视野,结果一不小心就扎进了黑洞。

我之前写的为什么你不该沉迷知识管理(m.okjike.com ),也有部分观点跟这篇文章契合。但Minja写得十分深入,文字风格兼具不吐不快和幽默感,我甚至自己也想过中年后回老家建一栋宅基地,但文章的开头,瞬间击碎了我这种飘渺的幻想。

效率探索为何容易沦为宅基地自建房游戏

04
梁某银
10天前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最近在工作中,越发领悟到了「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的道理。此前写稿十分草率,只会借助AI对话工具,来改稿件,再稍微润色一下,但我实际上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

这两天看了一个选题相关的长视频,顿时知道我该如何去写稿子了,而且文思如泉涌,越写越畅快。最后其中一条稿子,在抖音小爆一下,拿到20几万的播放量。昨天又要写新的稿子,但关于选题我不甚了解,于是网上找来长视频,用剪映识别字幕,导出为txt,再用AI工具帮我转换成长稿。当然,如果YouTube刚好有字幕文件,直接下载会更快。

这样我就能节省更多时间,尤其是那些一个人读稿的视频,没有过多素材来丰富内容,看字幕文稿就是最优解。于是今天就疯狂写稿,再运用了「时间限」技巧,写着写着,隐约摸到了「心流」的感觉,但很快被尿意打断,只能匆匆上厕所。

在自媒体时代,输入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书籍,视频、播客、图文也能作为输入渠道。刷的B站视频、抖音、微博、小红书、公众号、朋友圈等等,都有丰富信息呈现在屏幕前。

输入,决定输出。

长期的输入,可以塑造你的大脑,体现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就是这样,固执、油腻、呆板、满口烂梗,因为年复一年地刷短视频,大脑已经被改造成新的模样,行动迟钝,畏手畏脚。这就是「信息茧房」,你越深入,越偏狭。

这就能看出来,输入也有高低之分。

看郭敬明写出来的「45度角仰望天空」伤感文、看大冰和张嘉佳写的鸡汤文,和看名家写出来的文章(例如王小波、鲁迅、钱钟书等等),就不会是一个层次。从一个人的文字,你就能看出他「吃」过哪些东西。

答案显而易见:只有高质量的输入,才可能有高质量的输出。

之前看曾少贤提到一个例子,说半佛仙人会订阅《读库》给他的团队阅读,而不是让他们大量看同行怎么写。这个视角非常新奇,在我印象里半佛太会写了,没想到他对他的团队要求也非常高,也许正是高质量的输入,才会有这么多观点新颖、逻辑清晰的文章吧。

但输入质量高还不算完,还得大量输入。只有足够多,甚至五倍十倍的输入,才能得到好的输出。

打个比方,当你在阅读书籍时,会看到里面有许多知识点,而有的知识点单独拎出来,都能扩展成一本书。这你就能看出来,那些作者也是通过输入大量资料,随后在他的作品里,会筛选资料、案例、经验,提炼概括,最后汇总成一本书。

再延伸一下,你想要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最起码也要读10篇相关的高质量文章,感受观点碰撞,就像10个作者在辩论,最后才能得到你自己的文章。那就写出来,加入这场辩论之中。

但对于书籍的阅读,现在完全不用死板地读完一本书,你只要摘感兴趣的知识点阅读即可。这是因为过去主要都是纸质书,而你买了或者借了一本书,只有通篇读完才算最高收益。而现在有电子书,查阅非常方便,倒也不必固守成规。

这很像吃饭,只有吃得丰富、均衡,才会让你身心健康。每天大鱼大肉不加蔬菜,就很容易上火。

在输入上,要学会杂食,什么都吃点。不过要少吃垃圾信息,否则也只能产出垃圾。

---

公众号链接:mp.weixin.qq.com

关于10倍输入的观点源自@简冬阳dayup 的这条内容:m.okjike.com
43
梁某银
11天前
# 你需要的是「时间限」,而非「时间线」

---

过去,我一直认为时间管理就是要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一个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线,几时几分该做什么。就像网上很多人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事无巨细。

后来看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开宗明义地阐述一个道理:「时间无法管理,需要管理的是自己。」要管理的是自己做事的方式,而非时间。

而问题出现了,我明白这个道理,可仍然还是十分懵懂,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这就是那句「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意思。

在「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

再后来,也就是上个月,我看到一篇关于马斯克的文章,内容是马斯克的时间管理方式,一年可以抵八年用。而马斯克我知道,真正的钢铁侠,梦想殖民火星,于是造火箭、造电车,硬生生把特斯拉抬到电车领域遥遥领先的地位。

那篇文章里提到,马斯克管理时间的方式是「时间拳击」,英文是TimeBoxing,也有译作「时间盒」。这方法的核心是给任务设定一个时间限制,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完成,完成后才能开启下一个任务。

传统时间线的管理方法,很容易导致系统崩溃。例如我准备9点半到10点钟写一篇稿子,10点钟开始剪辑视频。但到9点45时,突然被领导或同事打扰,耽误了我10分钟,这时稿子没法在10点之前写完,我也不能按时去剪视频。

这就是「时间线」的问题所在,当任务A拖时间或没完成,就会造成任务B的延误。

马斯克是这么做的,他把日程按5分钟为单位来安排,然后列出所有任务,再把他们都划分成需要几个5分钟。例如任务A要10分钟,任务B要5分钟,任务C要30分钟,同时马斯克会尽可能压缩任务时间。随后按照重要性给任务排序,做完一个,立马开启下一个,甚至不用严格按照顺序来。

这就是「时间限」,而非「时间线」。

这么做的好处任务是更灵活,时间在心里的概念会变得不一样了。我们很多时候,会有「时间仪式感」,也就是得在整点、半点才开启任务,例如现在是10点38,就会想着要不等10点40或11点再做。这种仪式感就会造成拖延,任务越攒越多。

当然,你初次设定「时间限」时,肯定会误判,错误估量完成时间。解决方法就是及时记录,完成一项任务后,再老老实实写上实际完成时间,最后复盘优化,看看还有哪些可以改进。

那篇文章还提到「80/20法则」,也就是帕累托法则,我们要做的是把80%的时间做高价值、更重要的事情,而20%的时间去做低价值的任务。

这就好比写推文,最重要的其实是标题、封面,它的重要性达到80%。因为读者是否点击,完全取决于标题、封面。而如果花了很多精力去写一篇推文,结果随便写了一个标题,造成阅读量很低,那也挺受打击的。

今天之所以写这篇推文,就是因为我在今天尝试了「时间限」技巧,结论是十分受用,甚至还有很多时间被浪费了。

下面来聊聊我实践过程。

我早上初步列了一下我今天的工作,要写短稿、剪视频、完善长视频、写推文,过去我会觉得这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因为任务实在太多了。但按照「80/20法则」,我想压缩一下这些任务的时间。

于是我把这些任务设定了一个预计时间,随后用小米手环的倒计时功能,按预定时间来。最后手环震动,时间到了,如果没完成,再添加新的倒计时,直到任务完成后,如实记录我花费了多少时间。

中间当然也遇到很多问题。例如最后写长视频稿件时,发现我得花大量时间查资料,再综合考虑,才知道写什么。写的过程中,又发现我写得比较散乱,因为我没有提前罗列大纲,因此下次写稿我就需要提前列大纲出来,甚至单独列一个「查阅资料」的任务,再设定「时间限」。

而我有时又忍不住做其他事,刷刷社交媒体,也耽搁不少时间。

这种切换状态,也会影响效率。因为我们人脑并不能像电脑一样,做多任务处理,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段时间,只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不要想着其他事,因为频繁切换任务状态,当大脑想要重新进入工作时,会花时间进入状态,也容易分心。

但今天总归是超额完成任务了,让我长舒一口气。

当然,这工作流还有很多优化空间,可我好歹迈出了一步,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关于时间管理,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谈,例如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GTD等等。我曾经痴迷各种方法,觉得我自己做不好事情,是因为没有掌握到真正的方法,倘若有一天顿悟,就能脱胎换骨,不再是一般人。

可「这一天」遥遥无期。因为这些方法不会管理你,你也不会按时完成任务,反倒因为碍于方法而畏手畏脚,浪费更多时间,很明显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选定一个技巧,然后贯彻执行它,再记录、复盘、优化,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

公众号链接:mp.weixin.qq.com
00
梁某银
13天前
精华

ChatV: ⭕ 做自媒体,从最小阻力开始 ---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阅读,就用微信读书、五彩划线、BookxNote 这样的工具,边读边挑金句高亮或划线,读完后把金句提取出来到一篇笔记里。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思考,就挑 10 个通用的思维模型,不要贪多,把这 10 个学会用熟就很厉害了,遇到问题就拿它们分析一下,通用的模型比如:5W2H、商业模式画布、IPO、SWOT、NLP 逻辑六层次、福格行为模型。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发即刻,就到各个点赞、评论、转发多的帖子下面,写评论,然后同步到你的动态中。因为自己想选题容易卡住,一卡就不写了,而别人的帖子会不断触发你的想法,借助外部触发器来刺激你的想法和表达欲。写评论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又一个选题,而且到热门帖子下写评论,容易让社区里其他人发现你、关注你。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公众号,就在即刻不断记闪念,每隔几天,挑 10 条相近主题的闪念,用清单体整合为一篇文章。或者挑你点赞与转发多的帖子,对它进行扩写,200 字扩写为 1000 字,并不难,而且在即刻受欢迎的闪念,大概率也会成为公众号受欢迎的文章。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小红书,就挑爆款帖子仿写,仿话题、仿标题、仿封面图、仿内容结构、仿句式。如果不想做图,可以写在 flomo 里,就用 flomo 生成的卡片图发小红书。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 Newsletter,就每天挑两篇长文阅读,从独立博客、公众号、知乎、即刻等信息源挑选,该高亮的高亮,该写批注的写批注,然后每周把精选 14 篇文章汇总发出去。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咨询,就引导咨询者提问,列一份《问题清单》,里面记录对方提出的问题和你发现的问题,然后逐一和对方讨论清单上的问题。单次咨询结束后,以问答体写一篇文章,一方面可以交付给对方,一方面可以给自己沉淀内容。如果是多次咨询,结束后可以生成一份《某某某的百问百答》,交给对方,获得感很强。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教练,就做一个复盘模板,让学员每个周填写发给你,你写批注,批注不仅是提建议,也要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激励 ta。然后每个月和对方通一次电话会议,到了年底,从每周批注和每月会议内容中,挑选 100 段话做成一份 PDF,并打印成册寄给对方。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一门课,就先以一个问题形式定出课程名字,通常是“如何做 xx 事”、“如何解决 xx 问题”,然后把大问题拆为小问题,小问题拆为更小问题,父子孙三级,到了孙级就有 100 个很具体的问题,每个小问题写 1000 字,就有 10 万字,足以支撑起一门课。卖完课,攒一定数量的学员,再根据学员反馈修改内容,出一本书,一鱼两吃。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线下培训,就先建预约群,吸引一批最信任你的人,一方面,让他们在群里提需求,根据需求设计培训,另一方面,攒人数,待预约的人到达一个数量就开。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社群,就不断发起一个又一个“xx天挑战计划”,短则 7 天、21 天,长则 100 天、365 天。收押金,定奖励,奖励可以多样,包括钱、书、礼物、课程、一对一咨询、参加线下活动等。从这些挑战计划中,发现优秀的人,可以收徒,可以转化到运营团队里。 如果你想做一款产品,但是拖拖拉拉,就做一个围观群,你在群里发布开发进度,如果做不到,你就在群里发红包,以他律代替自律。另外分享你开发过程中的想法与经验,吸引一批种子用户。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私域获客,就不断做分享会,吸引微信里的人进群听。分享主题可以有很多种,分享你的创业故事、分享你掉过的坑、分享一本书、分享使用工具的经验,等等。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个人品牌,就梳理你过去的成就事件,做一张宣传你的海报,写一篇万字个人故事,这三份材料可以逼着你认清自己的优势,提炼自己的卖点,讲述自己的故事。 ... 这些都是自媒体相关技能、内容、产品、获客的最小阻力做法。 够简单才可持续,可持续才有积累,有积累才能突破。 如果一上来就搞得很复杂,就难以开始。即便开始了,也会因为做得太累而半途而废,一旦下了牌桌,有什么红利都跟你无关了,很可惜。 --- 👉 更多精华帖: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e5dbfe4ca8842da70a1059/

00
梁某银
14天前
⭕️公开表达的技巧:最小知识点原则

---

当我们在即刻、微博、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自己写笔记,内容可能是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或视频,最好的策略就是按最小知识点来分享。

一条内容/笔记,就只分享一个知识点。例如我想分享Obsidian的双链功能,但担心夹在其他内容里会稍显冗长,所以就重新写一条。

这样你分享的每一条知识点,它都是独立的。而又可以通过链接让他们组装起来,例如大佬们的置顶,往往按结构汇总了他们知识点(例如@ChatV web.okjike.com ),方便读者按图索骥。

这就涉及到两个策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是你最开始记录的知识点,往往是独立割裂的,但随着记录内容变多,它们也就会自由生长,从下往上汇总成新的体系。这需要主动定期复盘,好在现在有AI工具,可以帮忙协助汇总。

自上而下则是先有结构体系,再往下精确知识点。例如我看了《人类简史》,宏观上是人类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但再往下细究,就有更多理论支撑,这些理论也可以成为最小知识点。

按最小知识点分享的另一好处,就是会强迫你提炼总结概念:如何取舍,如何组织结构。通过权衡思考,也就知道你专注在哪一方面。

最近我深刻体会到了公开表达的好处,能碰撞更多的观点,能解答别人的疑惑,收获到陌生网友的点赞和关注。

这些切实的「正反馈」,会激励着你更愿意分享。

过去我的笔记都写在Obsidian里,写完就意味着遗忘,也不会拿出来重看;而现在我知道,将所思所想分享出来,我收获的反而更多。

这便足够了。
515
梁某银
15天前
微信读书网页版终于有了双页模式!

正式名叫【双栏阅读器】,这确实更有书的感觉了。
00
梁某银
15天前
我的笔记里其实没有[[罗宾·邓巴的八卦理论]],你可以看到它的红色会比较,但之所以这样可以方便后面想要记录时,就可以显示被反链接的笔记。

至于冗余的问题,其实不用担心。如果我打算开一个[[罗宾·邓巴的八卦理论]]笔记,它的要点肯定会更多;而在其他笔记里引用,就可以只在后面补充部分要点即可,你会知道这两个笔记有怎样的关联。

因为记笔记有时链接其他笔记,但如果不加补充,你就不知道笔记之间是如何支撑的。有了这个「冗余」的补充,它就一目了然。而且Obsidian的双链接还可以用「#」来链接标题,「^」来链接文本块,又能高效利用,避免冗余了。 //@简冬阳dayup: L先生的inkp法真的很好用!

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想请教一下您,比如在第三张笔记图里面,链接了「罗宾邓巴的关键理论」,冒号后面进行了解释

那么在「罗宾邓巴的关键理论」这条笔记里,还会记录同样的内容吗,会造成冗余吗?🤔

梁某银: 我的Obsidian方法论 --- 之前分享的为什么你不该沉迷知识管理(https://web.okjike.com/originalPost/66209f1a37f7165b21219a92),没想到被大佬@ChatV 和一些朋友关注了,同时收获50+点赞,让小透明的我实在受宠若惊。 我的Obsidian方法论,主打一个懒得折腾、够用就行。我也还在摸索,现在梳理一下,一来用于分享,抛砖引玉,二来以后更新迭代,能为自己作参考——想到少楠老师的「笔记要用来增援未来的自己」。 - 外观:主题默认,强调色红色。 其实Obsidian自某个版本更新后,我就觉得默认主题也非常简洁好看,能满足安心码字的需求,其他的主题略显喧宾夺主。 - 使用插件: Dataview:可以根据标签、文件夹索引笔记。 Image auto upload Plugin:图床工具,搭配PicGo软件。 Local REST API:用来剪藏文章到本地,搭配浏览器扩展Obsidian Web。 Outliner:方便控制大纲笔记。 Templater:模板工具,新建一个文件夹,把模板放里面,能绑定文件夹和其他笔记,例如我在Note新建笔记,就自动增加带有格式的笔记。 - 笔记结构:INKP,源自公众号「L先生说」的方法,具体在《打开心智》一书中第五章有详细介绍(微信读书已上架),尽管我还没有完美使用,但也能解决我的大部分需求。 Inbox 收集箱:收集信息,我在下面设一个Daily Notes文件夹,记录每日生活,所见所闻。 Note 概念笔记:文件命名为「概念」,例如「认知负荷理论」是一个概念,「认知符合理论的使用技巧」则不是。 Knowledge 主题笔记:以主题统筹Note里面的笔记,例如「学习方法」是一个主题,而「认知负荷理论」笔记就能被链接到下面。 Project 项目笔记:我的工作文件会放里面,例如稿件,公司信息等等。 - 笔记方法:WYH结构,在Note文件夹里的笔记,我尽可能遵循这个结构,它可以理清一个概念的脉络。 WYH:即what-why-how(这个概念是什么-它的原理如何-我该如何运用),后面看到关于这个概念的内容,都可以增添到笔记里,图3里就是我看《人类简史》时的「认知革命」笔记。 作用: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说过人的操作系统的最基础是「概念与关联」,而INKP里的Note就是概念,Knowledge就是理清概念间的关系。 - 同步方法:OneDrive,在家里和在公司都能使用。 - 双链功能:详见 https://web.okjike.com/originalPost/66227c41de5f287348930280 - 为什么选择obsidian:https://web.okjike.com/originalPost/66227ce93b9c66cae41740e5 注:如果你点击我的主页,会看到我连发三条。因为本来只想写这条,但写着写着发现为什么选择obsidian需要另开一条,双链功能又需要重新写一条,因为全部写在这里会太臃肿,于是乎…… 又注:主要是因为没有开即刻会员(穷),不能发表后再编辑,只好用这种笨办法。

00
梁某银
16天前
# 连更30天后,我好像摸到了写作的门槛

---

我的写作时间总是在晚上。严格来说,是为自己写作的时间。

在工作日时,会为工作写长稿短稿,或者在网上发表看法,或者写点朋友圈,这些从广义上都属于写作。只是我们会把写作想得太高大上,认为必须正襟危坐、冥思苦想、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才算写作,这种理解当然太过偏狭。

我过去在想着要认真地写作,要有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其实我做的读书笔记,寥寥几句书评、影评也算是写作,它们零碎散乱,不成体系,但也是在一点一滴地积累着。我当初萌生要写原生家庭的文章,然后列大纲,查阅资料,最后也写出了5500字的长文《从自卑到超越,如何逃离原生家庭?》。

这姑且算是厚积薄发,它凝结了我对原生家庭的思考,综合我看过的文章、书籍,以及自身经历,才集结成文。结果,我现在找不到下一个能写5000字的选题了。

我总是在晚上才写文章。在工作日时白天要上班,只有通勤回到出租屋,洗了个澡,才开始做到电脑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即便是周末,我也会在晚上才有写文章的欲望,白天总想玩一玩,好像只有夜晚才能静下心来表达。

从3月21日发表《基因决定论》后,到今天已经连更30天了,这令我非常惊喜,我事先也想不到自己能连更一个月。

是坚持吗?不是,我已经把「坚持」这个词从写作理念中剔除了。因为「坚持」听起来需要很用力,往往会伴随着「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含义,得长期以往地坚守阵地。很多时候,一旦松懈,放纵之后,会伴随自责、挫败的情绪。

这个观念,主要来自《在和菜头的激励下》的启发。从那之后,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把「坚持写作」这个概念,替换成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写作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想要把所思所想完整地表达出来,让思想得到释放。至于会传递到谁,也不是我能掌控的事。

在没码字之前,我不知道我怎么思考的;而当它们组织成语句,我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因为人每天会产生6000个想法,它们转瞬即逝,来去极快,只有保持一种敏感,及时记录,才能捕获恒河沙数般的想法,也才有机会从里面淘到金子。

写作的另一好处是可以释放压力。把你的烦恼、焦虑、思考统统写下来,当这一过程完成后,大脑就会把它们的缓存从脑海中清理掉,你的思维才能减轻负担,变得无比轻盈。

最近我体会到的一个好处就是正反馈。我在前天把《知识管理的诅咒》一文分享到即刻后,没想到收获了60多的点赞,和20几个关注,以及不少网友留言讨论,甚至有人来公众号关注我。这使我感到受宠若惊。因为这篇内容,当初写得很随心,字数不多,只是粗浅表达了对知识管理迷障的想法。

对于公开表达的人来说,完全不在乎数据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新媒体人,流量是毒药,让你欲仙欲死。例如某抖音博主,自编自导的剧情太过破圈,而导致被封杀。上一个前车之鉴是某女性公众号博主,靠着公众号着实火了一把,但太火了,她自己也收不住,也被封杀(现在靠着短剧,在抖音也活得很滋润)。

所幸我离这种高度还有十万八千里,还飘不起来,只能一步一步地写下生活琐事、读书感悟、电影解读、灵感闪念。这些是我自己能掌控的微小幸福,在写作时冷静表达,完稿后愉悦舒畅。我给喜欢的公众号「L先生说」留言讲了我每天写作后的快感,L先生给我的回复是:「这种细小而笃定的快乐,正是生命中切实的价值和意义感。」

如果要问我该如何写作,怎样开启自己的第一步,我的答案就是卸下所有心理负担,认准写作的唯一目的:表达。表达你的任何想法,无需技巧,不关注结构,不在乎你的观点是否陈旧、偏激、庸俗,只要写下第一句话,剩下的自然水到渠成。

倘若在一个月前,我得到这样的答案,的确会觉得非常扯淡。因为它听起来一点也不高深,简单到觉得你在藏拙。这么多伟大的作家,这么可能就因为「表达」两字而写出不朽佳作?名家自然有名家的天赋,但我们是普通人,没有那么多读者,只要为自己表达,就足够让朴实的生活变得精彩了。

当你持有这种简洁的理念,你才会毫无顾忌地表达,也才会体验到文章写完后的喜悦。

真正的好方法,一定是随手可用,而不是畏手畏脚。

这就是我连更30天后的感想。我会感到,写作正在成为我的避难所,无论生活苦闷还是精彩,至少有这么一处休憩之所,安放我的一切凌乱、琐碎、烦躁、焦虑。

总得让思想有个去处,也总得让思维变得轻盈。

---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
00
梁某银
16天前
这是一笑泯恩仇吗?
得亏当年溜得快,不然就没机会握手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