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好朋友跟我说,觉得我有一个核心的能力是不断不断的破圈,认真想了想,这事好像从很小就表现的非常明显。
第一次非常明确的破圈,是高二的时候,通过全民k歌上一个“翻唱”的主页上留下的qq粉丝群,认识了一大批从六年级到大一大二左右的朋友,在里面关系最好的一些人,截止目前成婚数对,去年年初我还去东北参加了婚礼。
因为经常泡在网上的,其实城市家庭的孩子居多,留学生居多,他们在那个时候,就给我了我非常非常多极限就是看到县城高中的我,额外的视野。
第二次明确的破圈,是高三的时候,在知乎,看到一篇讲“运营”的文章,工资高,入门门槛低,甚至天花板也可以很高,遂通过上面留的qq群号码,加入了一个叫“下宇说运营”的qq群。
整个高三到大一,我都泡在里面。
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好多好多在互联网运营行业工作的前辈们,包括我第一次开始正式的互联网实习的时候,群里还有一个朋友,帮我做了好多次的模拟面试,初去北京工作的时候,还一块吃过饭。
第三次破圈,是第一次实习,在上海,加入了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身边全都是特别特别特别谦逊的高学历同事,合伙人们来自最好的咨询公司,合作的老师们是复旦的营销学教授,同济的经济学教授,斯坦福的财务学教授。
除了这些,我在我们非常高质量的用户群里面,找到了数位老师,有自己在杭州创业的草根电商人,有华为的硬件产品经理,有在南京真的做飞机的总监,也有甚至和一位世界五百强的职业经理人总裁单独做过电话咨询。
2024年的5月,在上海面基了在18年还在实习阶段给我写过好多封职业建议邮件的老师,当年他是华为的硬件产品经理,这些年也开始做出海硬件的创业。
第四次破圈,是第一次正式工作,bd一个老师,无意中加入了北京的一个教育私董会,遂链接非常多的教育行业高管,这里面还有一个宝洁出身的跨国品牌市场总经理想做私域发现了,让她的核心下属来跟我交流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这个人叫钱大暖,成为了我发自内心认可的姐姐,知道我想认识私域行业的前辈,帮我硬生生创造了一个社群,叫非公域流量500强,里面有上百位当时在私域行业前沿的专家前辈。
里面有我的第二个老板,刘思毅。当时群响刚刚成立,几个月后我毛遂自荐,视频面试去了北京。
第五次破圈,群响本身就是个做圈子的,在这里破圈真是主打一个老鼠钻进米缸了,但是因为就是工作,谈不上什么破圈。
但是我基于要帮助我服务的CEO们,寻找一些年轻的,高潜的人才,成为他们的核心子弟兵。在群响之外,认识了特别特别多的校招时代拿互联网行业sp,ssp offer的同龄人朋友。
今天其中有三个人,在我投资人公司做董事长助理和出海业务的负责人,有两个人在我自己公司,作为核心成员。
而最关键的是,我在互联网行业的优秀年轻人人脉,全部由此建立。
第六次破圈,是自己创业之后的,我在杭州食品行业创业,我做了杭州食品创始人的群。我是江西人,认识了特别多江西在外创业的前辈。我的投资人是淘客行业创业出身,我认识了整个当年淘客时代最核心的创始人们。
今天这群人里面的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转向了出海,今天我就在为他们,寻觅核心的人才,基本都是从北京邀请。
第七次破圈,此时此刻,我认为发生在即刻
我在即刻认识了许许多多,给我的生命带来过冲击的朋友们,他们独立选择的人生轨迹,他们反共识,但异常认真的的判断逻辑。
我看到,在即刻,有许许多多和我自己一样的人,大家也在努力的破除“现有环境给自己的桎梏”。通过用笔记展露自我的方式,不断不断在认识那些,希望看到更大世界,看到更有趣生命的人。
随着我自己越来越长大,越来越成熟,我越来越爱这里了,也期待在这里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
心和心之间的交流,碰撞,激荡;
这就是生命绽放的样子。
希望和更多朋友认识!首页有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