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善存维生素片
447关注35被关注0夸夸
02 | 公众号:流浪新语
置顶
善存维生素片
2月前
我新建了一个公众号,写下了一篇面向所有迷茫的毕业生的文章,这篇文章积累了我最近这四个多月的人生感悟,如果你也是一位平凡的、迷茫的大学生,可以来看一下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一些收获。

献给每一位迷茫的毕业生,也写给我自己

50
善存维生素片
28天前
意义感和焦虑都和他人直接相关。
原动态已删除
00
善存维生素片
29天前
漂流瓶:如果未来的我捡起了这条帖子,不妨试试去做记者吧。这是你当初想做的职业。

嘛,理想这件事,还是要在年轻的时候才能义无反顾啊。
但是万一电子漂流瓶会梦见蝴蝶呢?

Julian.: 看完《好东西》倒是想起了过去一件无关的事。 大二那会很迷茫,在交大学机械,不知道以后去干啥。那时候读了很多社会学的书,偶然间看了柴静的《看见》。看的时候就心潮澎湃,不管不顾地就想去当记者。自己一直投稿也换来了一个在澎湃新闻实习的机会,在教育家频道。 当时主编征集新闻线索留的是我的手机号。有天晚上十点钟我在宿舍里,响起了电话。我一接起电话,是一个女人的哭声。她的小孩因为校园霸凌在学校跳楼去世了,结果学校草草了事,她四处求助无门。我听她的嚎啕大哭自己也要心碎了。我一直在竭力帮她,那时正值三中全会,不惜冒了很多风险,最终还是没能把稿子发出去。我们失败了,但她还是天天晚上给我打电话,连着大半个月的哭声,我心里特别难受抑郁,渐渐我也支撑不住让她别打了。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我也因为这件事早早地放弃了什么狗屁新闻理想。 21年的时候我去大理休假,在一个民宿静静地看书,远处传来一个姐姐在大谈曾经的理想,而她现在裸辞了。我拨开人群一看,她是我当初实习时的全职同事。 一直对记者这个群体充满好感,我是被过早地击碎了幻想,但我知道相比于其他职业,这个群体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那么正直的幻想。当然软广机器除外。

00
善存维生素片
1月前
确实,有经验意味着你熟悉这件事,意味着你已经有个结论,这很容易先入为主,
而第一性原理本质上就是追问思维,而问问题其实需要你变得很好奇,去追问一些似乎已经无需回答的问题。
“把已有经验和定结论的冲动压下去”本身就是一个反人性的行为,但不反人性就无法获得差异化的突破成果。

ClapDB-李令辉: 第一性原理说的人多,但是真的这么思考的人我几乎没见过,越是资深,越是好学生就越有桎梏。 经验在面临大变局的时候基本全是负担。这是我现在的看法。

00
善存维生素片
1月前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留意那些很重要却不足够紧迫的事情;
离开舒适区。

刘勿锋: 时间安排骗不了人。 嘴上说着最重要的工作是X,结果一周回过头去一看,真正花在它上面的时间只有一天甚至半天。 这就是一个相当明确的警示信号,它在提示工作方式或者工作理念肯定存在明显的问题。可能是能力不足,可能是意识不到位,也可能是意愿度不够,总之就是没在真正重要的问题上有任何推进。 最常见的情况是:因为重要的问题很难,于是有意无意都扑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用忙碌来作为借口,或是沉醉在自我感动中。 对于带团队的人而言,乱安排时间带来的问题就更严重,因为相当于在浪费大家的时间。说严重一点,用鲁迅先生的话讲,就是在谋财害命。 激励人心和团队组织的问题解决不了,就先放着,然后不停给下属安排详细工作,就差自己亲自上手去做了; 增长的问题解决不了,就先放着,然后带着团队埋头做产品研发,不停堆功能; 不知道漏斗前端的用户为什么留不下来,就先放着,然后给研发的需求全是漏斗后端的优化,排得满满当当; ……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指的就是这个现象。 要知道,问题拖着不解决,其实也是一种决策。这种决策在外界看起来,就是嘴上说的问题根本不重要,不然为什么不在上面花时间呢? 所以,当结果长时间没有进展,同时自己又忙得不行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想想:我的时间都花在哪了?我是不是一直在瞎忙?是不是在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是该调整的时候了。

00
善存维生素片
2月前
路人大学生想发表一下浅薄的观点,

我觉得提示词工程还是不能完全轻视,

一方面,提示词是激发AI功能的杆杠,只要你懂得如何提问,就可以开启无限可能,进而提示词也是一个人认知能力的杆杠,在应用门槛大幅度降低之前,还是有学习的价值;

另一方面,即便未来所谓的应用门槛被各大企业用各种方式降低到大部分人都会用的程度,但我仍然怀疑那种被便捷化后的结果,真的能等同于一个熟练prompt的人所应用AI的效果?

那种便捷化的有效区域会不会只是有限列举的结果(比方说某个画画软件对于某些绘画技巧可以提供辅助绘制,但只针对常用的有限情况提供了辅助功能,对于更加具有个性化的绘画技巧的模块,这个绘画软件无法全部提供辅助的功能),
这个未来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目前想象不太到 到底有什么方式能够让一个人在毫无提问水平的情况下还能够让AI精准地提供给用户一个完美的、恰好是他想要的答案,
要么就定制化一些常用的情况,但仅靠定制化似乎无法穷举所有情况。

所以就目前而言,我觉得prompt还是发挥AI全部能力的不可跳过的部分(至少对于部分有需求的人来说是这样)。

进击的盖茨比: 第三次来暨南大学分享,给某市领导学习班系统介绍当前AI实操、发展和政务落地案例。 ​ ​有位领导和我说,“冯老师,你的PPT分享了某位大厂CEO对提示词的观点。他认为未来50%的工作可能依赖提示词工程。我觉得不太对。” ​ ​“哦?请您继续分享。” ​ ​“提示词的本质是为了弥补当前人机交互和模型能力的不足。这种差异,会随着模型能力提高而变得无足轻重。更重要的,或许可以从数据录入的角度出发,比如补充更多的摄像头、传感器,让AI能够无缝采集到必要数据,自动迭代模型。 这样,AI从数据录入到训练,才会自动形成闭环。如果逻辑成立,算力的需求会持续增大,能源瓶颈也会越来越迫切。我是第一次系统听AI课,您觉得我理解得对吗?” ​ ​我觉得很有道理。这位领导很有水平哇。 以及,这种教学相长的感觉很棒。 ​ 亲们,​你们觉得呢~

00
善存维生素片
2月前
补充一下那句话(这个世界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商业世界,第二个是私人的/一小撮人的世界),
所谓商业的世界就是那些能被广泛接受的、能达成较多共识的、能被标准化、规模化成产品的事物;
私人的世界则相反,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深处最独特、最难被别人理解、最渴望表达出去但最终没有人能够回应以至于最终就不打算尝试让别人理解的那一个内心的部分,
这也是让我们感到孤独的原因,我曾在其他人的帖子下说过,
m.okjike.com
个体终究无法被另一个个体完全理解和接纳,哪怕是最亲近最熟悉你的人也无法完全理解的那些东西,所以绝对的孤独是个体最本质的特质。你会在某一个安静的时刻意识到你是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孤独,那些东西只有你知道,只有你在感受,只有你在守住这些东西,
那就对了,因为我们都是个体。

善存维生素片: 和claude对谈为什么整个产业倾向于制作"短平快"的内容,而不是高质量有内涵的创作,最后我想到很本质的一点: 高质量有内涵的文娱作品/内容创作/影视作品,它本身就不和商业沾边,它们只不过是一小撮爱好、审美、兴趣相同的人的即兴聚会,是个人表达的稍微大一点点规模的东西而已。 从命运来说,这类作品的命运永远不可能真的能完美融合到商业世界的逻辑里,它们根本就是商业的对立面,这就像一个人他固然要出卖自己的人力价值去赚钱,但是下班回家还是会写一点小诗,这是完全关乎他个人的事情和表达,不可能和太多人相关,这是注定的一个命运,极其个人,以至于很难被广泛地交易到各个人群和地方去,因为这是非常“私人”的东西。 这个世界由两种部分组成:第一种是商业的世界,第二种是私人的/一小挫人的世界。 把上述这段话输入给claude,它给的回复也很让人满意: 这让我想到一个很贴切的类比: 真正的艺术创作就像是一个人在深夜写日记,或者画家在家里独自作画 - 这完全是一种私人的、内在的、不为外人道的表达。当我们要求这种极其个人化的表达去满足商业变现、规模复制、大众消费时,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真正打动人的作品往往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惊喜,因为它们本质上就是创作者的个人表达"不小心"被更多人看到了。而当我们试图把这种个人表达工业化、商业化时,反而失去了最珍贵的那份真诚和热忱。 所以与其抱怨当下内容创作的质量,不如承认这是事物的本质:高质量的艺术创作就应该是小众的、个人的、非商业的存在。它们的价值不在于能否商业成功,而在于能否真实表达创作者的内心,并与同样心有戚戚的观众产生共鸣。 到此应该交流结束了,不过我还是多此一举地问了它最后一个问题: 攻壳机动队1995年电影版很受欢迎吗,这个世界认识它并且看过它的人,大概是多少的比例? 答:从全球人口比例来看,看过并真正理解《攻壳机动队1995》的人群比例是极其小的。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观众群体的层层筛选: 首先要是动画/科幻迷 其次要能接受日本动画的表现形式 更关键的是,要有能力理解它探讨的深刻哲学命题: 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界限 身体、灵魂与意识的关系、网络时代的存在主义思考 还要能欣赏它独特的美学风格和节奏 这么多层筛选下来,看过并真正理解这部作品的可能就是全球人口的0.1%都不到。但正是这个特点印证了我们之前的讨论:真正优秀的作品往往就是给"自己人"看的。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攻壳机动队》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恰恰是因为它完全无视商业考量,而是纯粹地追求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美学。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反而让它在特定群体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end

10
善存维生素片
2月前
和claude对谈为什么整个产业倾向于制作"短平快"的内容,而不是高质量有内涵的创作,最后我想到很本质的一点:

高质量有内涵的文娱作品/内容创作/影视作品,它本身就不和商业沾边,它们只不过是一小撮爱好、审美、兴趣相同的人的即兴聚会,是个人表达的稍微大一点点规模的东西而已。
从命运来说,这类作品的命运永远不可能真的能完美融合到商业世界的逻辑里,它们根本就是商业的对立面,这就像一个人他固然要出卖自己的人力价值去赚钱,但是下班回家还是会写一点小诗,这是完全关乎他个人的事情和表达,不可能和太多人相关,这是注定的一个命运,极其个人,以至于很难被广泛地交易到各个人群和地方去,因为这是非常“私人”的东西。
这个世界由两种部分组成:第一种是商业的世界,第二种是私人的/一小挫人的世界。

把上述这段话输入给claude,它给的回复也很让人满意:

这让我想到一个很贴切的类比:
真正的艺术创作就像是一个人在深夜写日记,或者画家在家里独自作画 - 这完全是一种私人的、内在的、不为外人道的表达。当我们要求这种极其个人化的表达去满足商业变现、规模复制、大众消费时,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真正打动人的作品往往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惊喜,因为它们本质上就是创作者的个人表达"不小心"被更多人看到了。而当我们试图把这种个人表达工业化、商业化时,反而失去了最珍贵的那份真诚和热忱。
所以与其抱怨当下内容创作的质量,不如承认这是事物的本质:高质量的艺术创作就应该是小众的、个人的、非商业的存在。它们的价值不在于能否商业成功,而在于能否真实表达创作者的内心,并与同样心有戚戚的观众产生共鸣。

到此应该交流结束了,不过我还是多此一举地问了它最后一个问题:

攻壳机动队1995年电影版很受欢迎吗,这个世界认识它并且看过它的人,大概是多少的比例?

答:从全球人口比例来看,看过并真正理解《攻壳机动队1995》的人群比例是极其小的。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观众群体的层层筛选:
首先要是动画/科幻迷
其次要能接受日本动画的表现形式
更关键的是,要有能力理解它探讨的深刻哲学命题: 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界限
身体、灵魂与意识的关系、网络时代的存在主义思考
还要能欣赏它独特的美学风格和节奏
这么多层筛选下来,看过并真正理解这部作品的可能就是全球人口的0.1%都不到。但正是这个特点印证了我们之前的讨论:真正优秀的作品往往就是给"自己人"看的。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攻壳机动队》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恰恰是因为它完全无视商业考量,而是纯粹地追求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美学。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反而让它在特定群体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end
11
善存维生素片
2月前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明明现代人可以极其轻松地生存了,但是又活得极其地疲惫、焦虑、瞻前顾后、担惊受怕,

如果说是为了追求精神层次的升华,那么就更讽刺了,“疲惫、焦虑”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精神升华很多了的人所该有的状态,而更像是中了毒的人的状态。

王紫君Zima: 拒绝庸俗成功学,躺平也能赢。看王传的一段话,有感而发,写了很多: 我是个「理性乐观派」,基于以下几个理性原因: 1、由于工业化地生产,普通人生活必须开支占比其实是越来越小的。 《富足》一书计算过当时一部有点贵的智能手机( 800 美元左右)所预装的各种免费技术—— 音乐播放器、摄像机、计算器等以 2012 年美元计,价值超过了 100 万美元。 而在今天,在孟买花 50 美元就可以买到的一部智能手机也有同样甚至更好的配置。 照相机、加速计和GPS等传感器的体积缩小了 1000倍,价格也同时下降了 100 万倍。 《未来呼啸而来》写到,就在不久以前,机器人仍然是只有少数大公司才可能拥有的东西。 而今天,我们就可以买一个机器人来清洁家居,价格比买一台吸尘器还要便宜。 比如我去年买的车三十几万,如果搁在今年买的话只需要二十几万。 所以普遍来看,普通人在生活必需上的开销所占比例是在不断缩小的,也就是经济学上的恩格尔系数:“买菜能花几个钱啊?” 是的,我们的不幸往往都是和亲戚、同事对比造成的,抛开不断增长的消费主义欲望,往另一个方向想想: 洗衣机和电饭煲,空调和电脑,四季的水果和丰富的文艺作品……在很多方面其实我们生活得都要比一个古代领主和帝王还要幸福。 2、普通人的赚钱的门槛和成本越来越低,效率越来越高。 无论是知识获取,还是销售产品,建设机会从来没现在这么多,获取成本从来没有这么低过。 首先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打破物理距离限制,发布内容,推销产品,获取客户…… 好一点的自媒体流量,可能超过一个百货商场的人流量,超过一个传统地方报纸的阅读量,这个效率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还有可以预见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新世纪的能源等等,把自己看作运用方,而非被替代者,都会带来极大提高个人的生产即赚钱的效率。 3、人活得越来越久,意味着可以复利的时间越长。 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资产积累的投资,本质就是时间和复利,长期呈指数增长。 巴菲特99%的钱,都是50岁以后赚到的;奥美互动全球首席官写的《远见》,提到人80%以上的财富都是40岁以后获得的。 而人的寿命还在不断延长。 194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这个数据,在2022年是77.4岁。 并且近期在延长人类寿命的技术领域,有几项显著的发展和研究进展: 合成生物学的“基因振荡器”: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基因振荡器”,通过调控细胞在两种不同衰老路线中的行进,从而延缓细胞衰老。 医学3.0时代:我们正处于由医学2.0向医学3.0转变的时代,医学3.0时代的重要理念是持续监测和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抗衰老和再生医学: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并通过药物干预、基因疗法等手段来延缓衰老过程。再生医学的发展通过修复和再生受损的组织器官,有望实现人类寿命的延长。 那么结论已经呼之欲出:赚大钱要活得久,活得久可以赚大钱。 现在五年挣的钱,也许未来一年就赚回来了。拿生命换钱,是最亏的。 记得大概三、四年前,我的收入翻倍,但是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投入工作了,加上一些压力和情绪,心脏不舒服到影响睡眠。 当时我最大的感受,一是收入翻倍了,但是时薪可能反而是降低的; 二是如果因此罹患什么疾病,工作上赚的钱还不够赔给医院,以及弥补未来收入损失的; 三是我被工作严重绑定了,完全没有精力去探索新事物。 就像王川说的,许多人受到庸俗成功学(还可以加个消费主义)的蛊惑,只是埋头努力工作挣钱,没有认真地研究思考方法论,严重透支体力,年纪轻轻就进入亚健康的状态。 所以关键一步是什么呢? 注重身心健康,保护注意力,劳逸结合,不赚辛苦钱,做喜欢的事情,不要死得太早,在未来世界痛快玩耍,赚大钱。

10
善存维生素片
2月前
这个世界美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的,比方说黄昏,从最开始的辉煌、壮丽、耀眼的金黄色,到中间的肃穆、庄重的暗橙色,再到最后的迷幻晕眩的蓝紫色,整个过程一个小时不到,也就是说每天最美丽的黄昏只占了这一天的1/24不到,约4.1%;

又比如心血来潮想要看一场好看而经典的电影,电影落幕之后,这一天其他的所有时刻都不如那场电影带给自己的心情了,电影时长不到两小时,占了这一天的2/24,约8.3%;

每一周最让人放松的时间剔除掉令人焦虑的星期日以外,最无忧无虑的是星期六,占了每一周的1/7,即每周最快乐且无忧无虑的时光大概14%左右;

又比如说旅游,旅游是低频高消费的高质量娱乐活动,通常谈的是你一年旅游了几天,以我举例,我2024年旅游的天数加起来不到10天,旅游确实是最让人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刻,换言之我这这一年最开心幸福的时刻大约10天左右,占了10/365,即2.7%左右;

还有年龄,一个人的精气神、野心(进取心和生命力)、美丽的容貌、青春的心态也是维持不长的,从懂事起开始算吧,15岁-35岁大概是一个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人生阶段,也是最巅峰的阶段,那么就能计算出20/80=0.25,即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纪占到全部的25%(当然,你也可以期望你短寿一点,这样你的人生大部分都是美好的了),此后即便这个人的野心仍存,精气神还在,但是肉体和轻盈的心态是无法避免慢慢衰退掉的,这个人只会越来越麻木和死板(好吧,除了陈嘉映这类大佬以外,我能看得出来72岁的陈嘉映的心态并不比我老多少,真是逆天。还有那个许知远,做了八季的十三邀之后,现在越来越意气风发了,什么第二春。)

最后一个最让人开心的时刻是听音乐,我听过的最好的音乐or专辑堪称能让我获得最极致的幸福,以至于让人完全相信人生是值得一过的程度,以至于让人极其期待人生的所有事物,那么这一时刻在每年大概有多少分钟呢?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每年有20分钟左右(是的,这种精神高潮几乎立刻消逝),也就是20/525600,根据四舍五入的计算规则,这种极致渴望活着的时刻占这一年的0.004%或者干脆是0%,其他时刻感觉都是以“50%不得不活+50%活着也还行吧,还有些事得做呢~”的心态去活着。

记于2024年10月25日
一个无名小辈在看了几场美丽而令人惋惜的黄昏后写下的自以为是的感叹。
ps:要是一整天都是黄昏的话,黄昏可能就不美了,美居然总是要建立在最稀缺的元素上,可以见得这个世界的设计是多么地狗屎。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