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写作挑战 # 网上冲浪二三事(当我们谈论女权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最近社会恶性事件频发,不少网友都在讨论甚至发生激烈争执,但凡牵扯女性受害事件,探讨案件时无意间就将男女关系对立。部分偏激的男性网友认为“有些女的穿得那么暴露是为了勾引谁?杀人犯怎么不去杀别人就杀你?”,然后引来一大波女性网友大呼“痴线”。
让我产生困惑的是,一个性质恶劣且仍处调查的案件,多数人仅凭未经证实的消息推理出一套又一套因果关系。这些因果中却多数与刑法所探讨的因果毫无关系,更多是对“恶有恶报”因果观的错误理解。
网友中也不乏回归案件本身谈论恶性事件的人,但更多女性对于恶性事件则是产生“女性出门究竟如何能更好保护自己?”这样的疑问。我无法产生“如果受害者是男性会如何?”这样的联想,因为恶性事件的根源在于人性,而不单是性别。
面对一些偏激的网友言论如果一一去争是毫无意义的,那么跳出这些恶性事件呢?我意外发现,偏激的网友依然喜欢将男女关系对立。
比如,《我们不能是朋友》这部出轨题材的台剧引发的争论,主要围绕三观而起。我一向不抱以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心态对待各国戏剧,我接受设定那么看不接受不看。于是我的观点引来一两位对田园女权生恶痛绝的男性网友的“深度思考”。他大致表达了“田园女权就看脸看钱看这烂片,还膜拜这种恋爱关系。”的激动言论,而我一脸懵逼,他一句“祝你们快乐。”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忽然间我意识到,原来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女权。更为矛盾的是反田园女权者之中绝大多数能意识到田园女权是狭隘的,但他们却误以为中国女性在谈论女权时谈论的都是田园女权主义。
我渐渐发现,中国男女平等问题的矛盾中心在于婚恋关系。在我有限的认知里,西方女权运动更多围绕政治、经济等社会大观,然后则是婚恋关系。民国女性意识觉醒,探讨的核心也是追求社会平权。
但伴随部分异化女权的女性群体将婚恋关系中的一己私利包装成女权时,或许我们离男女平权越来越远。就连女权都将变成父权社会打击女性的武器,因为他们粗暴地将田园女权定义为女权。
我不能期待曲解男女平权的人们停止偏激,我理解长期父权制下部分人潜意识里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观念。我只是希望人们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偏见。
完。
说了很多,很久没动笔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尝试更多体裁。
@三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