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看抖音直播什么皮皮猪,迪士尼在逃公主,我越看越能理解主播互联网的做客逻辑。
第一个点用足够的时间去侵蚀用户心智,我想起来我大一的时候上个点一个app叫交流电是一个英文交流app,软件是为中国人练英语口语定做的。
因为有英文这个门槛所以存留的用户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我当时大一(四五年前)也比较无聊就每天上去玩,玩的时间长了也收获了小一千多粉丝(软件每天登陆的人都不到5000人)换言之我曾经做过主播。
这1000来个粉丝其中很多高质量人群(比如清华北大,qs前50硕ect)我们也互相加了微信。所以长期在互联网活跃,一定能遇见你需要的你想要的那群人,做网红并不难,首先是按时出摊。只要你按时出摊人设统一,你去当pk主播喊321嘉年华也有前赴后继的人来给你刷。重要的在场
现在的小红书抖音都把做账号这个事情商业化了,而且对于结果有了更高的效率要求。就导致很很多时候好像就把利润化这件事变成追逐的目标,而非盈利是好像是不允许存在的。保持更新保持在场就足够了。
这些主播的内容,人设,直播,让我想起了曾经我是怎么运转这件事情的。手感回来了,不管你是否有做网红的目标,保持更新保持在场扩大自己的价值的宣传渠道这个事情,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然后我就给内容平台同步插件付费了(我现在用的是爱贝壳,欢迎滴滴我其他比较好的插件)
2. 第二抖音就是下沉市场聚集地(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