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一坨菜酱
172
关注
901
被关注
1
夸夸
🌟前媒体资深编辑 | 撰稿人 | infp
☁️写作| 生活 |记录自由职业探索摸爬滚打历程
👉公众号/小红书:一坨菜酱
🌝创造的乐趣是无穷的
置顶
一坨菜酱
8月前
【置顶一条自我介绍】
hi,我是一坨菜酱,为了让你快速认识我,下面是我简短的自我介绍:
我的个人说明书:
mp.weixin.qq.com
过去是码字女工,在垂直领域top影视和文娱媒体打工3年的编辑,现在自由职业中
2022年底,我选择主动从工作了3年的内容公司辞职了:《失业一年后,我现在怎么样了》
mp.weixin.qq.com
今年正式踏入了30岁的行列:《不上班的30岁:没有重启人生,但也没有被打败》
mp.weixin.qq.com
我的自由职业探索之路:《从裸辞到自由职业,一个普通女孩从0到1搞钱之路》
mp.weixin.qq.com
我的自由撰稿路径和经验分享《写作入门分享:如何成为一名「撰稿人」?》:
mp.weixin.qq.com
【一些在即刻上写的干货内容,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会比较方便你阅读】
给自媒体内容创作者的5条建议:
m.okjike.com
越来越“好运”的迹象是:不要“偷偷摸摸”做任何事:
m.okjike.com
我发现了赚不到钱的人都有这些共性:
m.okjike.com
写作就是一个缓慢爬坡的过程:
m.okjike.com
用写作唤醒对生活的感受力:
m.okjike.com
最大的爆款是成为你自己:
m.okjike.com
不要设定目标,而是建立系统:
m.okjike.com
失去表达欲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m.okjike.com
想成为自由撰稿人,可以这样设计自己的成长路径:
m.okjike.com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分享,去创作:
m.okjike.com
【一些长文输出内容】
6个普通人做自媒体的实用建议:
mp.weixin.qq.com
4000字干货:如何找到令自己兴奋的写作领域和主题?
mp.weixin.qq.com
激活你的写作力:如何成为一个很能写的人?
mp.weixin.qq.com
【我的产品和服务】
1,公开写作行动营
2,1v1线上1小时付费咨询,299/1小时,有关新媒体写作相关等问题
3,「简单阅览室」:一个分享文章、资讯的社群,为你打通输入和输出的闭环,从摄入高质量信息开始
4,一个「创作变现启示录」小报童专栏,拆解超百万美元创作者的内容变现路径和创作启示
【我的输出平台】
一个记录写作和自由职业思考的公众号/小红书:一坨菜酱
欢迎链接❤️
记得备注来意
15
3
3
一坨菜酱
11天前
👉🏻每当我拖延的时候,我就知道可能主要是这个原因:我为自己设定的标准太高了。
👉🏻解决方法:降低标准,争取持续去做,每天都做,而不是一下子做得完美。
5
3
1
一坨菜酱
12天前
好羡慕养狗子的人哦!
但感觉养狗子就等于养小孩,责任很大。
养猫还能出门旅游的时候让它自己呆上几天,它能自己照顾自己,但养狗子就不一样了。
而且狗子在外,我还担心乱吃东西(毒)的问题。
还是暂时没有条件养。
1
0
0
一坨菜酱
13天前
怎么说呢,写一篇稿费高的文章能抵小城市半个月,一个月工资,不用过于和别人交流,这对i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它的天花板上限确实不会太高。
真的很难,要了这头就没有那头,前两年一直在苦苦平衡,一边写稿子,一边更新自己的账号,一边做社群。
洛怀: 接上条说杂志欠稿费的,其实我觉得有创作能力和意愿的人,还是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平台,能写会写为什么不给自己写,哪怕发展的很慢,读者和影响力也都积累在自己手里,发展的可能性很多。不要害怕自己人微言轻,不要觉得自己就不是品牌,创作者一定要自恋,自恋是坚强和勇敢的基石。 其实给刊物撰稿,复利是很小的,无非就是积累了越来越多大刊的稿子,一段时间后能提升稿酬,但这行业能拿到千字千元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还不是所有地方都给得出,而且仔细一想就知道这也不是什么高报酬。(目前还是各种会拖欠的状态) 而且创作能力,可能就在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过程中被消耗掉了。一个人能写的稿是有限的,给别人写了,就没办法给自己写了。 有的人会觉得通过刊物能接触到自己接触不到的场合和人,如果是个比较会利用资源的人,可能会帮到自己拓展别的事业。但我对这事看的特别淡,我觉得没用,尤其是借助平台去结识人,说实话你离了平台自己什么也没有的话,是建立不起任何有价值的关系的。何况自由撰稿人其实和刊物本身也没啥关系,没有任何权力,只是外包工。 有时候也能接触到一些明星,但大部分明星其实很无聊,你看平时的一些采访就知道了,他们根本就说不出什么东西,要么就是场面车轱辘话,说了和没说一样,你还要绞尽脑汁帮他们美化。明星既受限于舆论环境也受限于自身的水平,和他们接触除了“接触明星”这个光环外,其他什么也没有。当然如果你本身比较喜欢追星喜欢这个圈子,这机会还是不错的。只是到了我这个年纪,会觉得别整这些虚的了。 所以说来说去,我觉得给外面刊物写稿没啥特别的好处(当然有些报价比较高的商稿另当别论),钱也赚不到,虚名也真的很虚,到头来消耗了自己很多创作热情和时间,写了一堆其实没人看没人关心的内容印在没人买的杂志上,发展自己的时间就这样被浪掷了。有创作能力的人,还是早点察觉到自己不需要这些庇护,自己建立自己的创作领域比较好。当然这两件事可以一起做,但别对大刊杂志有什么幻想,一定要捍卫自己的利益,钱一定要给,还要给够。
2
2
0
一坨菜酱
13天前
我经历过稿费拖半年一年才发的,一般都是杂志起家的。
新媒体一般发得比较快,次月或者次次月。
洛怀: 每天打开小红书都能刷到很多撰稿人在线追稿费,都是一些有名有姓的大刊物,拖几个月的都算及时了,好多一两年都没发。想到自己也还有几笔稿费一直都没有到。及时不当撰稿人真的太明智了,本身钱就少的可怜,还很难拿到,就这种生存境遇,现在的杂志刊物怎么可能有好的内容。
2
0
0
一坨菜酱
14天前
🍡「作品意识」才是破内卷的方法
当我们离开一家公司的时候,能留下的是什么?
到了离开的时候,公司的光环也会一起消失,能留下的,一定是你的作品。
作品应该是能成为你的个人资产的。
将行业和领域经验沉淀和转换你的个人经验,能直接教给别人的,这是作品;
你的公开表达输出,你的文字,文章,音频视频,这是作品;
你做出一个产品,一个插件,一个活动,一个店铺,这是作品。
活出自己的独特,这也算是作品。
早期的写作可能更像在模仿别人,但当你持续公开写作,你会发现:
你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是谁、想表达什么;
在还没有写作前,因为输入太多优质的内容,让我觉得自己永远读得太少,看得不够多,怎么写也比不上那些优秀的人,干脆就不写。
但因为没有开始写,所以越觉得自己差劲。
当我们写作时,内心往往充满了各种声音:社会期待、他人的评价、自我怀疑等。
而公开写作,迫使我们去整理这些混乱的念头,提炼出一个清晰、连贯的观点。
慢慢你会更了解自己真正关心什么,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视角。
公开写作会迫使你去思考:我的观点是什么?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
这个过程像是一面镜子,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让外界知道你擅长什么。当你不断输出价值,你的个人品牌也在悄然建立。
如果你是一名产品经理,那就可以写产品/科技思考领域的内容;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那就可以写该科目/教育方面的内容;
如果你是一名心理治疗师,那就可以往心理学领域多挖掘;
或者从兴趣爱好入手:
如果你喜欢挖掘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喜欢你可以尝试写故事,写非虚构;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那可以尝试写写影评和剧评。
如果你喜欢和别人交流,那就可以组织活动。
有热爱的人,更应该拥有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被迫加入内卷的游戏。
11
0
0
一坨菜酱
15天前
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文字和声音可以在网上“被听到”,可能是:
1,低估了互联网的规模
2,低估了你目前拥有的经验和知识的价值,你可以帮助到两年前的你自己
9
1
2
一坨菜酱
16天前
如果回到一年前的自己,我希望自己:
不要再问别人这条路怎么样,那个产品怎么样。
而是直接开始做,然后不断和用户沟通,调整。
开始做才是一切。
12
4
0
一坨菜酱
16天前
自由职业,可能像无限的旷野,也可能像是在悬崖边上开车。
5
0
0
一坨菜酱
16天前
当我们感到失落时,可能会试图压抑这些情绪,告诉自己“不能这样”,或者“要振作起来”。但这往往会让情绪更加复杂,甚至加重不适感。
学会接受自己的失落情绪,并允许它存在,不需要刻意去“解决”或“消除”它。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失落,这很正常,我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
2
0
1
一坨菜酱
16天前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思考,甚至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自由职业过程中,我有很多困惑和迷茫,但只要写下来,我就会觉得畅快,还能给部分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与其执着于在读者到底喜欢什么,不如先把目标定得实际一些,从记录自己的所读所想开始。
你会发现,在写作过程中,大脑不会满足于简单地复制粘贴他人的话语,它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
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当它要转化为语言时,就不能停留在混沌的思绪阶段。
只有经过写作的梳理,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想法。
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