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完成指标去听讲座,深刻感觉到了浪费时间。
讲座主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
刚开场就被主讲人讽刺,说什么现代的大学生太功利,来听讲座不情不愿,都坐在后排。
听到这里,我想到互联网争议很多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生上课不听都坐在后排?”
对于这些,我的理念就是,如果讲座或者课堂讲得够精彩,亦或者是对我有实际帮助的,那我为何不听呢?
举个例子,本科期间学校请过法医秦明的作者以及B站很火的UP复旦大学梁永恩教授讲青年恋爱问题,当时大家可是提前五六个小时去排队的,现场气氛也很好。
同理在课程方面,专业核心课和数学类基础课大家的热情肉眼可见,思政课(绝大多数老师照本宣科罢了,遇到过一个脱离书本大胆讲自己对政策见解的老师,课堂也是精彩纷呈),还有很多跨专业的水课,甚至要学生自己汇报的,我找不到听课的理由。
对于绝大多数没啥实际用的课以及讲座,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学校的指标罢了。老师心里清楚,学生心理也清楚,不然为什么让学生自己汇报呢。
既然老师和学生都是带着任务来的,大家相互体谅一下就好了,都是为了生活罢了。部分老师特别喜欢张口闭口加分扣分,总是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抓人回答,手里握住了“分数”这一权力就要用来施压。
这一点,在各个角落都明显,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社会群体,手握一点小小的权力就要压迫受这个权力限制的人,以此表现自己的优越感。最典型的,大学学生会,这其中就有非常多这样的人,又比如导师(这个权力就更大了),甚至于今天的讲座主持人。
一个主持人罢了,说白了也就是某个社团的工作人员,通知讲座时不写明打卡时间导致很多同学打不上卡,讲座结束补打卡时高高在上地说“我们讲座要求提前二十分钟到场打卡,以后不准补打卡”。可是学校从未有此规定。
看吧,就是获得了开启打卡渠道这一小小的权力,就可以高高在上给听讲座的大家大谈要求。
另,讲座中,主讲人说到,现代人生活压力都很大,内卷严重,满身戾气,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多思考思考自身,或许自己本来就不应该得到某些东西,放轻松一些。
这些话,整体来看是没啥问题的,但我觉得多思考思考自身这句显得有些怪味,给我的感觉就是:让诸葛亮思考思考,或许自己本来就没能力复兴大汉,别抱怨“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至少,我不认为得不到某些东西要思考自身,运气因素很多,甚至有人为因素,有人刻意在制造阻碍也是屡见不鲜,坏掉的是环境因素,为什么要思考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