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夏杰瑞Jerry
140关注2k被关注3夸夸
帆书(原樊登读书)CMO|前BCG战略咨询
Kellogg MBA|复旦校友| ENTJ
🍠:杰瑞Jerry
VX:jerryxia721
夏杰瑞Jerry
9天前
27-35岁的职场转折期,要做好这几点

之前在领英发布的报告里看到个观点:“职场人的转折点在27-30岁之间达到小高峰,31-35岁之间达到大高峰,近8成职场人的转折点发生在30-35岁这个阶段。”

我自己10多年的职场经历基本也是这个轨迹:22岁复旦本科毕业后加入了BCG,22-25岁的阶段主要在锻炼工作技能和培养职场习惯。26岁Kellogg MBA毕业回到BCG,27岁开始带咨询项目,后来去了几家互联网上市公司负责战略和创新孵化,在29岁时孵化出了个海外互联网产品,32岁开始做高管,孵化了几条上亿产值的业务线,组建了小几百人的团队。

我日常在和团队同学1 on 1时也会给处于27-35岁职场转折期的同学们建议,希望他们能把业务干出来,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公司发展双赢。

分享个我常给的建议:在职场沟通时,多同步工作背景(Context)。

在职场工作了2-3到了27-30岁,很多人大概率不再只做基础工作,而是会对一部分工作负全责:也许是个研究模块,一次运营活动,也可能是一个短视频账号,或者一场直播。你应该是对这个工作最了解且要为结果负责的人,也需要和其他同事合作来推进整体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中一定要多多同步工作背景。字节跳动内部也一直有个工作要求:Context Not Control (同步背景而不是直接管理)

我现在作为高管,有时会“莫名其妙”收到个邮件,被拉进一个工作群或者会议.负责的同学一般情绪高昂,火急火燎地讲了一堆细节和建议,要我来做决策。

我一般的回复是:“慢!先讲下这个事情的背景:为什么会发生?有什么业务影响?需要达成什么目的?有哪些卡点?需要哪些部门参与?以及,我需要如何帮助到你?”

大部分人(包括我也是)在沟通中有个误区叫做“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透明度错觉),就是自己以为自己知道的信息和思考过程,别人默认都会知道。

但其他人(同事,老板,客户)也不是你肚里的蛔虫,如果这项工作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只有你最熟,你沟通时又没有一上来给各方同步好背景,那很可能会给别人留下:“这个人思路不清楚,沟通不明白,业务推进能力不强”等负面标签。

我现在如果要开辟一个新业务方向,开始几次的沟通我会想办法把业务背景,业务目标沟通清楚,把我的思考过程讲明白,把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新的业务概念拉齐,保证大家可能通频思考。

希望对各位希望抓住职场转折期的朋友们有帮助!
419
夏杰瑞Jerry
6月前
去参加合作伙伴办的一个论坛,活动还没开始前,在酒店阳台上看书,听到边上房间阳台有两个大哥聊天,估计也是来参加活动的…

然后就听到他们放音乐…

…放的是《百变小樱魔术卡》的主题曲!

真想去敲门认识下,大家都是老二次元了,哈哈哈!
03
夏杰瑞Jerry
6月前
今天要出差去见一个重要合作伙伴~

9:10的高铁,为了不错过车,6:30起床,7:15出门,8点到火车站,J人就是我!

然后跟着两个同事一起,进站,上车,找到位置…

咦?怎么位置上已经有人了?

刚想把他们赶起来,但看到他们一脸懵但是又无比坚定的眼神,我开始怀疑:“难道,莫非,是我们坐错车了?”

立马掉头往回走,走到车门口,眼睁睁看着车门在我面前关起来,火车启动~

这拍电影也不过是这种节奏啊?时间卡得如此有戏剧感?

隔着车窗往外面看,才发现:

该坐的车其实在对面…车在对面…对面…面…

该坐的车原来还没来…车还没来…没来…来…

已坐错的车开动了…车开动了…动了…

你就说一大早起来上没上车吧?

然后和列车长姐姐求爷爷告奶奶,听说下一站可以安排我们去目的地,感谢中国高铁~
22
夏杰瑞Jerry
6月前
追个热点,从内容行业从业者角度分析下董宇辉老师和东方甄选分手这件事~

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有没有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00
夏杰瑞Jerry
7月前
分享下给团队内部培训用的算ROI的原则~

做内容业务,如何算清楚ROI?

01
夏杰瑞Jerry
7月前
看了些欧洲杯半决赛西班牙打赢法国的新闻,其中最让我破防的是:

帮西班牙打进一球的16岁的亚马尔,他老爸才32啊!比我还小啊!已经可以靠儿子退休了啊!老亚马尔还发了Ins得瑟啊!

不说了,回去再卷一下早上和我炫耀新买的小天才手表的儿子~
70
夏杰瑞Jerry
7月前
奔着“夏练三伏”的想法,一早去前滩跑步~

第1公里还行,后面越跑越热,跑一半歇了好一会儿+灌下两瓶水。最后跑完5公里还是选择骑车回来了…浑身湿透,像游了把泳一样…

上海38度的天真不是盖的…这次跑得不错,下次不跑了…
00
夏杰瑞Jerry
7月前
自从发现我在小红书上能接到颜值/健身博主接的广告(比如能量饮料,高端男装)后,健身和节食就更有动力了!

我一个职场博主竟然还有能靠形象赚钱的一天(虽然没多少钱…)!

看在现在和未来广告金主的人民币的份上,今晚必须只吃沙拉!还不放酱!
21
夏杰瑞Jerry
7月前
去年带娃去了趟香港迪士尼,今天又去了~

出发前,我和家里两位说,听朋友说香港迪士尼在我们上次去了以后,开了个新园,特别好玩,叫“蜜雪冰城”。

然后家里两个一脸懵…“你是不是指,冰雪奇缘?”

我7岁的儿子后来还追问我是不是因为最近冰激凌吃多了才嘴瓢的…
50
夏杰瑞Jerry
8月前
因为你背业务KPI,就得去求着支持部门来支持你呀~

刘勿锋: 为什么有的支持部门会慢慢变成阻碍部门? 一般意义上,支持部门指的是公司里所有支持业务团队做收入的职能部门,包括人力资源,财务,法务,公关,IT,客服,行政等。 有一种现象是,业务部门在前面一个劲冲锋,但后面的职能岗们一个劲踩刹车,让你变得束手束脚,不得不慢下来。 随手举一些例子。 HR太忙,所以我们自己去外面捞人。各种面试都走完,连offer都谈完之后,HR突然开始质疑,为什么要招这样一个人进来…… 采购一个东西,财务各种审核也就算了,最后打款流程也要业务部门自己发起。我是实在无法理解,那财务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呢…… 做内容营销宣传产品时,一篇稿子法务和公关都要审。为了安全嘛,我也理解。但最后按审核意见一改完,文章变得人不人,鬼不鬼,读起来生硬得不得了。就说一条,所有跟团队或公司相关的主语,都换成公司名,这不成官方通稿了么,还怎么跟用户拉近关系…… 还有设计也是。我很欣赏有审美追求有想法的设计师,也尊重设计的专业性。但麻烦能不能不要在项目进行中,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项目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喂,前端还在等着UI稿开发呢,测试也在等着测试呢。现在想起探讨项目意义,早干嘛去了……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前面跑,结果后面人力,财务,法务,公关,IT,行政等等,每个人都给你套了一条绳子,使劲拽着你。 真是心累啊。 按理说,所有这些部门,定位都是成本部门,不会直接带来收入。因此他们应该服务业务部门才对,而不是通过各种流程和规章制度,限制业务。 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存在感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唯一能做的,只能感叹,做业务,真tm难啊。感叹完之后,还得回去哄好每个人,让他们高抬贵手。 谁让咱背收入KPI呢。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