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Day1阅览室
128关注1k被关注1夸夸
做你的优质信息搜寻助手
整理各领域思考者的有价值洞察
关注个人成长/思维/方法论/人物访谈
知识库订阅请加微信:Day1_2024
置顶
Day1阅览室
1月前
推广一下我的知识库,需要订阅的朋友可以点开了解详情!
✅Day1阅览室是什么
Day1是一个百万文字的知识库、一份长长的书单、一份定向整理乔布斯、芒格、王兴、段永平等人资料的资料集、一套收录前沿AI工具的工具库,以及一些有利于帮你决策的原则辑录。

1️⃣一个百万字的知识库
我们搜集整理了那些值得一看的深度内容。它要符合几条朴素原则:
①它必须是不浮躁的,能耐得住时间考验。有些文字你看完就看完了,就像厕所的纸,完成你当时killtime的需求,就结束了使命。而有些文字,比如1994年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演讲,常读常新。我喜欢这种能够经常拿出来读一读的文字。

②它必需是多元的。世界是多元的,掌握多元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这个世界。所以在这个文集里,你会看到产品设计哲学、企业经营方法论、艺术讨论、投资技巧等各种领域知识的大杂烩。

③它必需是反鸡汤的。那些教你如何摆脱阶层实现阶级跃迁、那些让你快速发家致富的内容,一概不会入选。为啥,因为我不太喜欢。这就引入下面第4点。

④它必须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作为主理人都没读过,没有认真筛选过,那么内容的质量肯定得不到保证。

2️⃣一个人物相关资料汇总跟踪集
这一部分我们会按照人的维度,去整理其相关的各种内容,比如访谈、演讲、作品、推荐书单等。如果你对其中某个大佬很感兴趣,想深度了解其思想,那么这个模块肯定满足你的口味。

3️⃣一份书单
我整理了一份长长的书单。这份书单入选的唯一标准是:那些高认知的思考者推荐的。比如微信之父张小龙推荐的《失控》《乔布斯传》、王慧文推荐的《零售的哲学》、《The PayPal Wars》、原研哉推荐的《RE-DESIGN:日常的21世紀》、段永平推荐的《穷查理宝典》等。

4️⃣一套收录前沿AI工具的工具库
不从AI时代掉队最好的方式就是全面拥抱它。普通人是很难参与AI时代的构建,但是还好,不做厨师还可以做食客。所以我整理出了一批确实可以提升工作与生活幸福指数的AI工具,让我们参与效能革命。

5️⃣一些有利于帮你决策的原则辑录。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考方式的差异。这里面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学习、揣摩的原则,比如张一鸣推崇的延迟满足、马斯克推崇的第一性原理、芒格推崇的反过来想。探讨这些原则实在是有趣,它以辑录的方式,躺在数据库里,等你来琢磨。以上说的内容,每天都在新增中,我将以蚂蚁搬大象的精神,一点点构建、打磨、完善。

✅如何订阅知识库?
🔆如需订阅知识库,请私聊,联系方式主页有~
目前年度会员价格是148。
成为会员,你将享受为期1年的内容支持服务,包括已有的知识库和未来1年的内容更新。附加的价值还可以是人的链接,比如遇到相同思考的同路人。
开通会员后,我将邀请你加入Day1阅览室的Notion空间。如果你没用过Notion,没关系,我会手把手教你怎么用。

✅售后支持
下单7天内不满意全额退,建议你购买后先熟悉下我们知识库的内容,看看是否满足你的口味。不满意还可以早点退,不用浪费钱。
02
Day1阅览室
1天前
美团王兴饭否日记:关于创业、商业、管理、个人成长的思考(一)

**关于个人成长**
- 发财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道理没有错,但是在这个国家和时代,99.99%的人是读书 太少而不是太多,所以再提就很不合时宜。
- 打个比方,如果你跟一个快要饿死的非洲难民说「别吃太多肉,不然有胆固醇太高的风险」,他但凡还有力气抬起手,一定要扇你一个大耳光。
- 好机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她往往会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
- 人生就像走钢丝,往前不容易,但倒退或停下观望更危险。
- 有的信息一天之后就是垃圾,有的信息一周之后就是垃圾,有的信息一年之后就是垃圾,只有少数信息是你一辈子都能用上的。年轻时把时间花在获取哪类信息上,对人生道路会有直接影响。
- 据说把想法写下来有助于思考,因为只有想清楚的事情才能写得出来。所以,我正努力多写。
- 牛逼的战地摄影记者卡帕曾经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我觉得,对互联网产品经理来说,如果你做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用得不够多。
- 有些人似乎无法理解或接受细微差异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我很想提醒他,其实刘翔也就跑得比我快那么几秒钟而已。
- 网上常见的是那些自己只做到一二十分的人,拿别人做到八九十分的例子,来嘲笑做到六七十分的人。
- “如果你不在乎功劳落到谁头上,你能做成的事将会非常惊人”。杜鲁门此言甚有道理!
- 如果真的「每天前进30公里」,那一辈子大概能前进一百万公里。
- 「我不祝你一帆风顺,我祝你乘风破浪。」
- 社交是一种技能,独处也是。
- 没有人应该是蝼蚁,不然我们所有人连蝼蚁都不如。
- 如果你每天结束时没有感到精疲力尽,那你这天就白过了。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即自己的一生。
- 「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越有耐心」。春节假期里有高中同学在微信上发当年毕业纪念册里的内容,我才意识到原来十几年前我就这么喜欢「信心」和「耐心」这 两个词了。
- 一大早就被一句话震撼了:「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考虑他们的自尊。」据说是乔布斯说的。果然牛逼,太深刻了!
- 最近学会一个道理:当我想要一个东西时,不妨问一下自己,我配得到它吗
- 「原地打转」和「螺旋上升」只有那一点点细微却重要的差别,而且常常是当局者迷,只有旁观者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才比较容易看清。
- 有一种说法是:你是你花最多时间在一起的五个人的平均。我觉得更保险的说法是:你是你花过时间在一起的所有人的总和。
- 真正糟糕的不是绝望,而是谬望,即抱有一些错误的希望。
- 不错的鸡汤:成功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从不放弃。
- 重要的不是当前的位置,而是方向和速度,以及加速度。
- 人生中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不多,但本来也不需要多。
- 社交是一种技能,独处也是。

**关于职场**

- 每天最首当其冲的工作,不是决定某件事该怎么处理,而是决定哪些事要尽快处理、哪些事暂不处理了。
- 上周五开会时一个年轻同事的一句话至今回荡在我耳边。当时大概是晚上12点,讨论接近尾声,需要有人整理会议记录,涉及流程图的部分用visio画比较好。我问她会用visio吗,她毫不犹豫的说“我可以学”。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有无穷的力量。
- 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而且,最好不是在网上“研究”,而是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
- 下雪天是否会提早出门以避免迟到,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结果导向的一个简单方法。
- 愿意承担责任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 又到了周末,有人喜欢周末是因为可以休息了,另一些人喜欢周末则是因为可以在竞争对手休息的时候继续工作。
- 你是真的想要这份工作,还是仅仅想要这份工资?
- 在极少数绝对核心的地方追求极致。
- 每一天你都必须为自己手上的工作,付出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一切,而非保留给后来的计划。
全神贯注工作时,我会暂时忘记自己的存在,但之后回头看时会很欣慰,自己曾如此真实的存在过。
- 其实,坚持并不难,改变也不难;难的是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改变,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改变。
-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时只有几步」,这是二十年前某本高考或填志愿相关的书封面上的广告语。公司或许也如此。
- 对于一颗孤独的灵魂,工作是最好的容器。
- 今晚听到的金句:勤奋有个前提,体力够好。
- 真的「极度渴望成功」的人其实并不多,符合后半句「愿付非凡代价」的就更少了。
- 乔布斯的一生教育了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追求极致,除了压榨自己的身体。
-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句话几乎每个人都听过吧,但奇怪的是,似乎有不少人总觉得自己有豁免权。
- 苹果的首席设计师jonathan ive曾在纽卡斯尔理工大学就读工业设计专业。当时的老师克莱夫对他的评价是,“他是我遇到的最勤奋的学生。一般学生在毕业项目上只会做6个模型,而他做了100个。”
- 一流的选择是做事,二流是评价别人做的事,三流是评价别人的评价。
- 打过仗、打过胜仗、打过硬仗,打赢过硬仗,这些都是不同的。
- 如果你每天结束时没有感到精疲力尽,那你这天就白过了。
- 一个东西,你只有抓紧之后,才有资格谈“放下”。
- 每年的今天我都要对自己重复一遍,我的高中数学老师任勇在告别时说的话:敬业是最好的尊师。
- 廉价的赞美,不如中肯的批评。
- 生活和考试的一大差别是:最佳答案往往在备选项之外。
01
Day1阅览室
3天前
《1997年杰夫贝佐斯致股东信》
致我们的股东:
Amazon.com 今年跨过了不少坎儿:到年终,我们拥有了超过150万用户,达成了八倍多的增长,收益达到了1.47亿美金。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们依然扩大了市场。
但是我们认为今天才是Amazon.com的真正开始。如今,我们看到电子商务节约了客户的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而未来,通过个性化的服务,电子商务将加速自身探索的过程。Amazon.com 通过互联网为客户创造真实的价值,即便这个大市场已经逐步形成,我们依然期待能够因此而持续领跑。
我们有机会窗口整合资源,在互联网上寻找机会,而与此同时,新晋的网上购物用户可以重新构建和商家的关系。我们的版图上,对手在快速崛起。很多大公司都把自己的服务搬上了网,并且倾注了大量资源来获得关注、流量和购买行为。我们的目标是快速巩固和扩张我们现有的位置,并同时寻求电子商务在其他领域的可能性。因为在这个市场中,我们看到了实打实的机会。然而,这个战略不是万无一失的,面对已经霸占市场的大公司们,我们需要做出关键的抉择和认真地投入。
1、一切都围绕长期价值展开(It’s All About Long Term)
我们坚信衡量我们成功的一个关键维度就是我们为股东带来的*长期价值*。这个价值将会是我们巩固并扩张现有位置带来的直接结果。我们引领市场的能力越强,我们的商业模式就越有力。对市场的引导可以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更高的利润、更快的周转率以及相应更有回报的资本投资。
我们的决策一直以来都反映着这个重点。我们通过关键的指数确定了亚马逊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其中包括用户和收入的增长情况,客户回头率,以及我们的品牌声量。我们一直以来倾注了大量资源努力拓展我们的客户根基、提升品牌形象和巩固基础架构,以期能够在市场中建立持续性的领先。这一点我们也会在未来坚持做下去。
由于我们对长期价值的关注,我们决策权衡的方式可能和其他公司不同。所以,我们想向我们的股东朋友们分享我们的战略方向,并让你们确认这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我们会不遗余力的关注在客户上。
* 我们会继续面向长期做出决策,而不是短期的股票收益。
* 我们会持续从我们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通过认真的分析,放弃那些不能带来回报的项目,加码那些好项目的投入。
* 在极大可能扩大我们市场领先地位的机会面前,我们将会更加大胆的做出投资决定。无论成败,都会是对我们很好的教育。
* 如果我们必须在更好看的财报和最大化现金流两者中做出抉择,我们选择后者。
* 我们在做出重大决定时会与你们分享,这样你们就可以自己评估我们是否为长期发展做出了理智的投入。
* 我们会努力做到精打细算。我们知道在这个会带来净亏损的行业中,对代价的感知能力有多重要。
* 在增长中,我们会更加关注长期的盈利和资本的管理。在这个阶段,我们选择优先增长,因为我们相信规模效应。
* 我们会持续吸纳并保留优秀的人才。相比于固定工资,我们更青睐股权激励。因为我们深知成功将会决定于具有动力的团队,他们必须保持一条心,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成为企业的一部分。
我们不敢说上述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但这就是我们的想法。如果我们不能确定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了。
基于此,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年(1997)的发展情况和对未来的打算:
2、客户至上
从一开始,我们就力图持续给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发现Web从古至今一直是“万维等(World Wide Wait)”。所以,我们决定提供他们没法在别处获得的东西——书。我们为客户提供了他们在任何一家实体书店都不可能得到的海量选择(我们现在的图书仓储能装进6个足球场),并且,我们把这家“书店”开成了方便查找、方便浏览的24小时全年无休的书店。我们像狗一样顽固的关注于提升用户体验,在今年我们大大升级了我们的网上书店。现在我们提供礼品卡、一键购物的服务,并且有大量的书评、内容预览和推荐功能。我们把价格降到了不可思议的低,却提供了不断增长的价值。客户的口耳相传是我们最有力的资本,我们也因此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重复的购买和客户间的传播让Amazon.com成为了最牛逼的网上书城。
从很多维度看,Amazon.com今年都走得太远了:
* 销售额从去年的1570万美刀到如今的1.47亿美刀,丫838%的增长啊有木有!
* 用户数量从18万增长至151万,738%的增长
* 复购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46%到今年同期的58%
* 网站的访问量排名,我们从90名爬升至前20
* 我们和很多大佬都搞好了关系,建立了战略性长期合作,包括美国在线,雅虎,Excite,网景,GeoCities,AltaVista,@Home和Prodigy
3、基础设施
97年,我们非常努力的扩充我们的平台来适应高速的增长:
* 亚马逊员工从158人扩展到614人,并且我们尤其加强了管理团队
* 分拣中心容量从5万平方公尺扩张到28万平方公尺,包括我们在西雅图的仓库70%的扩建和11月在Delaware新建的仓库。
* 存货到年终增长了20万册,让我们能更好的服务客户
* 计入5月IPO的进账和我们7500万的贷款,我们的资产达到了12.5亿,这让我们有很强的战略弹性。
4、员工们
这一年的成功全仰赖我们聪明机智又努力的员工团队,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招人的高标准也将一直是我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我们这工作并不容易(面试的时候我会说,你可以工作很久,很努力,或很聪明,但是在亚马逊你必须全部做到这三点),但是我们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那种我们可以向儿孙炫耀的事情。这件事有多难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特别庆幸能有这么一个有激情又肯自我牺牲的团队。
5、明年目标
在学习如何通过电子商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道路上,我们还差得很远。我们的目标继续保持在持续扩张品牌和用户量。这将要求我们持续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出投入。我们还认为我们有很多空间可以更好的服务海外用户,诸如减少快递时间,打磨用户体验等。诚然,扩张我们服务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确立他们的优先级。
相较于Amazon.com刚刚成立时,我们对电子商务了解的更深了,但是我们还是要持续学习。居安思危,在我们走向长期发展的道路上有很多拦路虎:强力的竞争;增长的挑战和决策的风险;产品和地理版图的扩张以及扩大市场所需要的持续投入。不过无论如何,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在线图书销售和网上购物已经被证明是个很大的机会,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一大批干这个差事的公司飞黄腾达。我们觉得我们到现在为止干的还不错,而且对于我们对未来能干成的事情,想想还真有点小兴奋呢!
感谢客户的信任与支持,感谢认真工作的同事,感谢各位股东的支持和鼓励,
杰夫·P·贝佐斯
(Vinchent翻译)
00
Day1阅览室
4天前
知识库内容太庞杂了。。。做了一个专精商业访谈方向的专栏,我的目标是整理100篇值得反复查看的深度访谈。如果你也对这个感兴趣,又懒得找,花一杯瑞幸的钱,现在扫码直接拿下,会员是永久的~
52
Day1阅览室
4天前
先攒着,中午再看

小马宋: 两个终止了合同的客户:小马宋公司简史(28) 继续聊小马宋创业经历。 2019,是小马宋公司历史上暗流涌动的一年。我们三年3个人的规模在这一年被打破,增加到6个人。我们有了一个固定的10平米的办公室,我们开始接到全年的咨询业务。 很多朋友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说你们对外总是讲成功案例,那有没有失败的案例呢?当然,今天我讲的这两个,就都是失败的案例。 第一个家客户在安徽,当时是做坚果的,但因为忽然丧失了非常重要的销售渠道,公司那几年的销售额掉了一半以上。公司也意识到过去的形象和店铺设计都太传统老旧,想让我们策划一个新的品牌和形象。 原来的坚果业务还会继续,但他们想做一个更年轻化的零食品牌。 我们从名字开始想,然后是品牌视觉的设计。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具备很强的产业和经营分析能力,所以对商业模式和产品结构,没有提出太好的建议。 但从品牌包装的角度,我觉得当时的取名,设计都做得很好。 那时我家娃7岁,在陪他长大的过程中,我跟他读了大量的绘本故事,总也有几百本吧。我记得读过一个绘本的名字叫《圆白菜小弟》,故事里还有一个人物叫猪山大哥。星巴克的名字就来自《白鲸记》一个配角,后来我们就取名“猪山大哥的小卖部”。 我们那时还没有设计师,我请亚洲吃面公司(国内著名的设计公司)的老板痞子给推荐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叫房靖钧,他操刀设计了猪山大哥的全新品牌形象。 当时我们公司的年轻人都很喜欢这个设计。 不过后来这个案子不了了之,老板对新业务究竟能不能做好心里没底,对新形象也不能接受。我们做了很多说服工作,但最后还是无法推进,项目就止步在设计阶段。 另外一个客户,在山东。他们过去做了很多年牛羊肉进口生意,终端也有一些自己的预包装产品。找我们的时候,是想做一个牛肉饭的快餐连锁。也是需要从名字开始想整个方案。 客户已经预付了70万的咨询费,但是取名阶段就卡住了。 其实,我们公司还挺擅长取名的,小罐茶就是我想出来的。我在小米生态链的时候,须眉(剃须刀),猫猫狗狗(宠物用品),蓝小鱼(家居清洁用品),海的那边(海外电商)等品牌名都是我想的。 第一轮,我们想了一些品牌名,品类名就叫“大师牛肉饭”,挑几个分享一下: 牛的荣耀 不抬头(这个名字很有戏剧性,我们都想好了口号,大师牛肉饭,好吃不抬头) 迎香(这是鼻子两边的一个穴位) 大写的赞(应该可以看懂) …… 当然每个品牌名都有不同的风格,将来要执行的策略和设计都是不同的。而且取名的问题在于,还要能注册。好在那一年,商标注册还没那么多限制,能取的名字也不少,这些名字在当时我们查过注册概率是很高的。 我们前后大概想了十几个名字,各种类型的也都有,结果客户都没有感觉。 后来我们认为,客户的审美和对传播内容的认知跟我们是不同的,我们无法用我们的逻辑说服客户,既然在取名阶段都这么难取得共识,今后的执行会更困难。 所以我们决定终止合作,70万退了回去。 也并不是我们财大气粗,那时候公司也缺客户,但太难执行的客户,我们还是不做了。 当时客户也很吃惊,估计很少遇到主动退款的乙方吧。 这件事,奠定了我们公司日后的公司文化。我们不能为了拿到合同就拼命给客户画大饼,也要跟客户提前讲清楚,们的做事风格和对品牌营销的理念,如果客户接受,我们再继续合作。如果客户不能接受我们的理念,那不如各自安好,无需强求。 这就是2019年发生的一些故事,也是小马宋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但毕竟我们还是错过了营销咨询公司最好的二十年,当我们刚刚有起色,经济形势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闭着眼睛挣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很快我们就迎来了跌宕起伏的2020年。具体的情况,我们下次再聊。

00
Day1阅览室
5天前
【人是如何废掉的?】
本文是来自宝藏博主奇迹年的一篇巨作,篇幅不长,看完后我静静坐着想了几分钟,深感共鸣。其实人啊,除了那些开悟的,大部分人都活得很辛苦,当你在公司当了一天牛马,回到家的时候,一部剧、一盏酒、一个游戏,就会让你从痛苦中短暂抽离,活得有一点“正反馈”。所以别人劝你戒烟戒酒戒游戏的时候,是在剥夺你的正反馈通道。没有这些东西,拿什么抵御生活困苦、无聊带来的负反馈呢?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提过一个例子。一对厨子,饭馆打烊后,他们在后厨,自己给自己炒了盘菜,找点小酒,很惬意的饮食一番,舒服那一两个时辰。 古龙说,他们还活着,就是因为一天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
而人这种生物,忍受力特别强,当你做了一天牛马,回到家,享受了这短暂的惬意后,哪怕明天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位,你咬咬牙,还是会继续忍受。你的正反馈与负反馈达成了一个平衡。这种平衡会让你排斥其他的选择,你就会被你的生活驯化。
所以这就是我们容易废掉的原因。
那原因找到了,要怎么做呢?作者提了几个思路,包括避免没有前途的工作、拓展你的社会关系。这些点我觉得都对,不过我想,实际做起来会有点难度。因为很多人没得选,比如什么工作有前途?这个事情就难以回答。
我个人践行的策略是,尝试从一个小事出发,先打破一下你原有生活的舒适区,尝试迈出一小步。
比如对我来说,我不希望自己下班后就抱着抖音、抱着王者消磨时间,怎么办呢?我就给自己布置一个任务,每天去寻觅那些打动自己的文字,然后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来。这件事会每天给我带来价值感,它让我认识了一些朋友,走出了自己封闭的社交圈。同时,在整理内容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所以你看,要走出堕落,你需要找一个小事,先做起来。你内心要告诉自己,我不能再这样了,我不能再贪图“烟、酒、游戏、小说、短视频、刷剧带来的”正反馈“中了,这种正反馈是出让你灵魂的东西。你需要努力寻找让自己内核更稳定的”正反馈“
好了,废话不说太多,下面请赏析作者原文
————————————
很多码头城市都有“早酒文化”,也就是在早上喝几杯白酒,搭配高碳高脂的早餐,吃完以后再回家睡觉。形成这种文化的主要原因是,码头城市有很多以卸货为生的工人,而卸货通常是在晚上进行,在苦熬了一个通宵之后,已经身心俱疲,为了能睡个好觉,只好在早餐时喝点高度白酒,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文化。
这种生活是很伤身体的,这一点码头工人肯定也知道,但喝早酒的习惯却根深蒂固。原因也很简单,不这样做日子是要过不下去的。在充满苦的环境中,早上的几杯劣质白酒是唯一可以确定的甜,是生活唯一的“正反馈”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劝他们戒酒,他们就会来一句“这是我唯一的爱好,戒了活着还有什么劲”。
其实我们和码头工人也没什么区别,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没有“正反馈”可言的,基本上就是枯燥任务的反复循环,犹如被惩罚的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地推石头上山。人如果长期呆在这种“负反馈”的环境之中,生命力很快就会耗尽,不得不依靠“低级娱乐”来输入"正反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下班以后,选择看综艺、刷短视频、打游戏,而不是学习的原因。
但问题是,当工作中的“负反馈”和业余时间“低级娱乐”带来的正反馈,达到某种平衡以后,所有尝试打破这种平衡的行为,都会变得难以忍受。
比如你打算摒弃低级娱乐,尝试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或者做一个副业,就会导致工作中的“负反馈”无法消解。与此同时,进入陌生领域也会带来新的“负反馈”,两者叠加在一起,人就很难坚持下去。大多数人自我提升计划的失败,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因。
身处这样的状态,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怎么着都不行”。学习,学不进去;创业,找不到门路。就好像困在玻璃罩的苍蝇,看起来到处都是出口,但就是飞不出去。
长期如此,人就会被环境“体制化”,也就是身体、大脑、认知,甚至是性格,都会往融入当前环境的方向发展,以适应让自己痛苦,但又无法逃离的生活。而适应的代价就是灵气的消失,以及学习能力的退化。
就像老年闰土的麻木,本质上就是被生活捶打以后,产生的自我保护。如果他一辈子都是那个勇敢灵动的少年,在严酷的旧社会是生存不下去的。无论是粗粝的神经,还是唯唯诺诺的性格,其实都是生存适应的结果。
还有前面提到的喝早酒的码头工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肯定也不习惯这种生活,但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早上来一斤劣质白酒,就能洗刷掉一夜的疲劳,睡一觉后又能继续苦熬。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觉得这种生活也行,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但人生就怕这个“也行”,因为真的行。在你看来这种日子也许很苦,但习惯了这种生活以后,他们大脑分泌的“痛苦激素”未必有熬夜做PPT的白领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被“体制化”好像也没什么不好,最起码痛苦的感受没那么强烈了。但人所有的行为都是被情绪驱使的,所有的努力都是对当下的不满。如果痛苦的不再让你感到的痛苦,难受的不再让你难受,就会选择安于现状,人生的可能性也就消失殆尽了。
当你的认知、心态、技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之后,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其实都是你的舒适区,任何主动或被动的改变都会造成不适。
影史经典《肖申克的救赎》对“体制化”有很精彩的阐述:起初你恨这些高墙,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时间久了,你反而变得离不开它们。
很明显,如果你不幸被“体制化”了,人基本也就废了,因为这是一个很深的泥潭,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挣扎出来。其次,你周围的人大概率也被“体制化”了,他们也不可能有多余的力量把你拉出来。所以我们只能在掉进“体制化”的泥潭之前做点什么。
首先,要尽量避免没有前途的工作,消耗自己的“生命力”。
稍微有点悟性的人,在工作两年以后都会认识到,上班这件事就是个“骗局”,用某位大神的话来说就是“青年无利,壮年无名,终极无赏”,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大概率人到中年,性价比下降,沦为失业高危人群。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你运气好,进了发展迅速的独角兽公司,老板用期权换你的努力,否则没有任何工作值得你投入超过50%的精力。
因为上班的投入产出比太差了,除了在前两年可以提升一点工作技能,后面基本上就是对自己生命力的无意义消耗。因此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工作和职场上的蝇营狗苟,显然是不划算的。
当然,为了避免没有前途的工作消耗自己,贸然辞职也是不划算的,因为当下的工作就是你资源、技能、人脉的最好体现,短期内不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低功耗维持工作运转。具体来说就是,把工作当成工具而不是目的,在心理上与工作脱节,不主动辞职,但也不追求进步,更不和同事争抢。把老板、上司、同事在内心“NPC化”,也就是不把他们当人看,无论他们多么傻x,都不与他们发生冲突,但也不多干活。
总结一下就是,不说硬话,不做软事,姿态拉满,但绝不让任何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消耗自己。
然后把节省出来的精力,专注于提升自己和扩展“弱联系”,避免认知和人脉被“体制化”。
提升自己很好理解,那么弱联系是什么意思呢?
弱联系,顾名思义就是微弱的联系。
大家逢年过节肯定都收到过,一些小老板或者销售群发的祝福信息。而群发这种行为,人们多少都有点反感,以生意人的精明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但他们依然长年坚持群发,执着的与你保持一种很微弱的联系。这就说明群发祝福信息一定是有“正反馈”的,不然坚持不下去。
其实这就是“弱联系”的妙用,“弱联系”可以理解为朋友圈的点赞之交,也就是互相知道对方是做什么的,但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来往。然而这种关系的作用,往往比生活中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要大的多。
这些生意人可能没有读过什么社会学著作,但都从实践中发现了“弱联系”的价值。
我有一个律师朋友,他从入行开始,就想法设法蹭各种行业大会,结交各行各业的人。他维护人脉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朋友圈点赞+评论+逢年过节群发祝福。
别看这一招很简单,很多人一有法律上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而且在很多时候,他就是客户朋友圈里唯一的律师。就是靠着这一手,他执业三年以后,就从授薪律师,开始自己单干,收入比很多入行十几年的老律师都高。
我还有一个程序员朋友,他的性格与大家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非但不宅,反而热衷于参加各种同城活动,这让他认识了很多IT圈子以外的人,成了很多人朋友圈里唯一个程序员。而这又让他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就是有人需要定制开发软件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找他咨询。这让他私活不断,自己做不过来,还会转包给其他人,以至于私活收入,甚至比本职工作还要高。
我常说,很多事情很多道理,年纪到了都能懂,但早懂和晚懂是不一样的命运。年轻人对社交,对搞人脉的反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早点认识到社交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人脉才是有效人脉,会领先同龄人好几个身位。
这些年大家都在说拒绝无效社交,这当然是对的。然而很多人以此为借口,心安理得的待在小圈子里,其实压根就没搞明白什么是无效社交。
其实反常识的一点是,熟人社交反而是无效社交。
按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弱联系概念的人)说法,人们通常只能从“强联系”中获得表达性支持,简单来说就是熟人只有情绪价值,你不开心了,能抚慰你,并和你一起吐槽让你不开心的人;而从“弱连接”中则更容易获得工具性支持,能产生更多实质性的价值。
比如在找工作的这样的场景中,弱联系通常比强联系更有用。前面提到的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为了写他的博士论文,专门研究了一批专业人士、技术人员、经理人是怎么找工作的。他发现超过半数的人,都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而真正发挥作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样的“强联系”,而是一年也见不到一次的“弱联系”。比如联系不多的老同学、老同事,甚至是社交场合结识的泛泛之交。
原因也很简单,整天混在一起的熟人小圈子,做的事和信息渠道也都差不多,该共享的信息和资源,都共享的差不多了,你不知道的工作机会,你的朋友自然也不太可能知道。
而稍微待遇好点的公司,职位内推的占比都是很大的,像阿里、腾讯、百度这样的大厂,内推的占比都在50%左右。所以,如果平常不对“弱联系”进行有意识的维护和扩展,无形之中就会落后于人,当你还在四处盲投简历的时候,别人的简历已经直达部门Leader。
“弱联系”还有一个重大好处,就是扩大见识。熟人小圈子对世界的认知也都趋同,很难带给你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所以在与“强联系”的交往中,很难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更不可能提升认知。
有句话说“你现在的生活源于三年前的选择”,而选择通常是从得到一个信息开始的。这世上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生意和商业模式,多认识一个人,就有可能多了解一个事物的存在。而多了解一个新事物,就等于为生活加入了一些新变量,人生才不至于一潭死水。
13
Day1阅览室
5天前
每次阅读这样的创业故事,还是被打动到。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做成那么一件事,虽死无憾了

黑神话第一个投资人Daniel:6000万投资20%后,再重注1亿

00
Day1阅览室
5天前
【对话王小川: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只是AGI的二维投影】
以下为36氪与王小川的对话,经整理编辑:

一、高看或俯视技术,都会错失很多机会

36氪:最近AI圈还挺热闹,金沙江的朱啸虎最近公开表达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反响,里面也提到了你,最近看这篇专访了吗?第一反应是什么?

王小川:好多朋友转给我,转给我还说:哈哈,这是在夸你,夸百川。我也看了,里面提到我三四次。

其实他也没有对我个人的,或者对百川的负面情绪,这个不代表朱啸虎完全没有AGI理想,只是他对今天大模型这个事情是非常悲观和负面。文章里的语言表达也比较率真,这还挺有喜剧感和冲突的。

36氪:他抛出很多观点,包括大模型这件事创业公司没有资格做,也许终局是卖给大公司,不赚钱的公司不投等等。按百分比来看,你多大程度同意他这些观点?

王小川:我80%是同意的,场景确实很重要,有场景才有生意的本质。这是很率真、真实的表达,逻辑很自洽。第二,这也是对他自己的LP负责任的做法。在他的生意本质里面,他现在只能投他觉得靠谱的事情,不能投太高风险的事情了。

他(朱啸虎)说看不见,想不清楚,那让他相信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出来给他看。那我也接受部分投资人有这样的想法。

36氪:那不同意的部分是什么?

王小川:他对大模型并没有直接的体感。

我觉得做技术投资有两种角度,一种是高看技术,觉得技术有一种光环,能干这个能干那个。

另一种视角是俯视技术,更多是看技术的价值、场景、PMF,能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这种投法不会犯大错,不会投出一个特别不成功的企业。但在生成式AI会带来颠覆性机会的时代里,我认为这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

36氪:今天你感受到业界最关心、最应该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王小川:就是能否做出超级应用。

你如果没有超级应用就投那么多钱,没有超级应用出来,怎么办?所以朱啸虎就说不投,然后月之暗面就说scale,模型好了以后应用就自然有了。但我觉得他们都没有谈场景本身。

36氪:你觉得你偏向哪一派?

王小川:我觉得每一种主义都是看待世界的一个视角,一个投影,但他不代表全部的真相。

我更愿意用一个人生哲学来解读,就八个字:盲人摸象、小马过河。他们都是只看到各自世界的投影。

36氪:怎么解释?

王小川:我觉得我会更完整地看到这只象。

这是个升维的概念,比如我们画个图,一个圆柱体,你从上往下看,它是个圆。但你平视着看,是个方形,你非要说方对还是圆对呢?它到底是哪个东西?其实它是个圆柱体。

小马过河的意思是,每个公司、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角色和选择,我们也不是上帝,而是要做自己。

去年我去美国的时候,我看到OpenAI的登月计划,是要把1000万张GPU连在一起做计算。英伟达一年生产的高端芯片也才100万张,所以美国想的是未来能源会不会不够用。

那么中国有自己的定位,比如朱啸虎就更像是看小花小草,我不求你做多大,但你能尽快找到场景,尽快赚钱。

36氪:朱啸虎的观点多大程度代表现在的投资人的意见?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那么想?

王小川:我觉得挺正常的。做大模型的颠覆性变化在于,一是模型越大效果越好,它能掩盖掉小模型,所以投资不是说一个固定投入,就可以开始有收益,而是要持续不断地投入。

二是模型和应用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随着模型体量越大,很多应用也被碾压了。对于投资来说,如果你没有对某个场景很有把握,那投资就是个无底洞。

甚至美国也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榜样。以前我们的习惯性做法是,美国把技术解决完了,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我们再去做场景,但现在不是。

这种情况下,投资人不适应是正常的,投资方法也确实会发生变化。

36氪:朱啸虎是上一波移动互联网时代里,坚定投To C方向,注重规模的那波投资人。所以他今天讲出这样的观点,会更让人出乎意料。

王小川:他是我很尊重的投资人,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投资选择。

上一个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是做让生产关系有变化的平台,滴滴、抖音,都是做连接匹配的,这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但今天的大模型,是直接提升生产力的。所以改变投资方法,我觉得也特别正常。

36氪:对创业者,上一个时代的打法也不适用了。

王小川:不行的。有的公司说我现在拿这个大模型,学习之前字节的那种APP工厂的做法,看哪个跑出来,那我觉得反而是走得更偏了。很多东西是不能复制的。

包括我们这次创业发现,在很多技术定义上,3年、8年的这种经验没用。现在做大模型最好的就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而且之前就是参与大模型研究的。经验越多,可能变得包袱越大,需要更多变化调整。

模型即应用,核心是找到TPF

36氪:做大模型也做了一年了,你这一年下来整体感觉怎么样?

王小川:有种市场的“推背感”,技术发展太快了,每天都有新的论文,从Pretrain(预训练)到SFT(监督微调),数据从公开网络数据到合成数据,研发节奏非常快。

36氪:这一年的商业化情况怎么样?

王小川:现在商业化远不在我们这样的关键词体系里面。

36氪:你去年去美国考察完之后,说目标要变成“技术上慢OpenAI一步,应用上快三步”,技术要提速。和你刚刚说的相悖吗?

王小川:落地不等于商业化。你得更有应用导向、场景,在场景端先把价值创造出来,这就叫落地。无论是百度还是抖音,第一天也不是先商业化。

我们今天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不是Money这个事,是TPF(Technology Product Fit),而不是PMF(Product Market Fit)。

36氪:这和以前说的PMF区别在哪?

王小川:讲PMF,是因为我们以前默认技术不是事儿了,已经可以用了。但大模型是之前的时代没发生过的问题。哪怕在美国,现在也还是只能让技术解决一切问题。技术有了,场景自然也有了,这是不同的做法。

36氪:国内几乎所有做大模型场景都在说,我们要做模型,我们要做应用,双轮驱动。百川也说双轮驱动,你们跟市面上的厂商有什么不一样?

王小川:我们认为模型即应用,同时我们定义的三个价值观(健康、创造、快乐),对应三个世界(生命世界、真实世界、虚拟世界),你们应该没听到第二家这样讲的。

36氪:具体投入到什么样的领域,决定了大家轮子的不一样?

王小川:我一直避免用场景这个词。生命模型是一个场景吗?

场景只是对应PMF(Product Market Fit)里的M,这是用户需求的概念,但这不是等于我们所认为的世界模型,我们说的这个模型是一个数学概念,是我们对世界的建模。

我们现在更多要谈的是TPF(Technology Product Fit),把TPF打穿了,先要回答大模型本质上是个什么东西。

36氪:能不能举个例子?

王小川:比如,一个模型如果是一个生命模型,那我认为健康服务和它是一体的,我就在里面做顾问、做助手。但如果是一个虚拟世界的模型,我就做娱乐。

36氪:“生命世界”、“虚拟世界”“真实世界”这三个世界的思考是怎么来的?

王小川:我是从AI怎么投影到我们所处世界的角度出发的。

我们是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但我们也知道,人有精神上、情感上的需求,是会有梦境的,这是虚拟世界。

最后一个是生命世界。它有别于真实世界,物理世界是熵增的,但生命是熵减的。

所以,创造、健康、快乐是这三个世界对应的价值观。

(36氪注:熵增、熵减皆为热力学原理,熵增现通常喻指一个封闭的孤立系统里,事物从有序走向无序——比如衣服穿久了会变旧,最终走向不可用、消亡。但据物理学家薛定谔的观点,生命是熵减的,生命的本质是一个负熵系统,人类可以通过摄取外部的能量来让自己的生命延续,让身体重新健康起来)

36氪:TPF的这个T(Technology),现在有什么可以提供10倍好于以前的能力?

王小川:大模型核心是在造“人”,不是在造工具。人和动物的区别是:第一,人会语言,这是最本质的事情,第二,人会创造使用工具。

昨天还有朋友和我聊,说大模型特别蠢,连7位数的乘法也不会做。我就说,那人也不会呀?

大模型不是精确严谨的计算器,也不是只帮你寻找信息的搜索引擎。大模型是一个智力引擎,从推理到决策,帮你做决策的。

36氪:但我们也观察到一个现象,现在AI应用整个生态里,除了ChatGPT等极少数头部产品之外,很多产品的月活可能就只有百万左右,离“超级应用”很远。

王小川:像朱啸虎讲的,现在很多应用只是“世界”里的一个零部件。现在好多应用,我认为都还没有能够产生真实的用户价值。

36氪:中间的gap主要在哪?

王小川:因为今天的模型很多都是工程师推动的,他们还是从技术去想,所以从技术到产品到marketing这些事上,之前的这样一种思考、沉淀和探索还是不够的。

36氪:所以需要不同的团队吗?比一个团队想做超级应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王小川:每个公司情况不一样,也有人在小场景里,用小模型,也有不少人赚钱的。

今天的问题不是在于大模型无法赚钱,而是要找到通向AGI的道路上,沿途有什么好场景可以赚钱。我们不是没有场景,而是要想明白:AGI和场景的关系是啥?

36氪:如果说你觉得超级应用还没达成共识,那你自己想明白了吗?

王小川:我觉得模型即应用,这是一体的。模型代表了是你所创造的数学模型对世界的反映。第二是,现在这个模型为什么样的价值去服务?我觉得我们要回答这两个问题。

在AGI的路上,要找到同频或更高的场景

36氪:你说大模型核心是在造“人”,那你怎么思考AGI当前的实现路径?你对实现AGI有多坚定?

王小川:AGI的理想是不可绕过的一个话题,必须要有。

我觉得实现AGI有两个路径,一是把技术做足够好、足够大之后,问题都解决了,不需要Prompt了。

第二是,在模型还没到那么大规模的时候呢?在爬这座山的时候,我们还要在中间找补给站。

我们并不是只走研究技术问题的路线,而是更希望让技术来支持我们“造人”这个目标。

我举个例子,写广告文案不需要特别大的模型,模型做大反而会拖住你的。你再投几亿美金到GPT-4、GPT-5干嘛呢?投入产出就变成负的了。

36氪:什么样的场景才算和AGI的目标有关系?

王小川:第一,这个场景要足够终极,成长性足够大,要让大模型走到AGI的时候,才能让这个场景的实现达到完美的程度。

但同时这个场景的起点又要相对比较低,哪怕没有达到AGI,这个场景也已经可以产生价值,切入广泛人群了。

36氪:那你们要做什么方向?

王小川:原来我们想做的方向有法律、医疗,但后面我们认为做医疗是我们最懂、最心动的,法律就先放弃。

36氪:为什么这么看好医疗?百川是国内大模型厂商里对医疗场景强调最多的。

王小川:我2021年把搜狗卖给腾讯,写告别信的时候就讲了,往后20年要做大众健康和医学,其实我当时是希望做生命的数学模型。

我们知道,把物理学变成数学模型这个工作,是牛顿做的。今天的大语言模型(LLM)是把语言变成了数学,今天我讲的把生命变成数学这个事情,是不低于大模型的,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通向更远的生命世界。

36氪:是什么让你觉得可以做得好医疗?上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巨头还是AI公司,无论To B还是To C,在医疗场景上都不能说做得成功。

王小川:我觉得大家对医疗的本质没有太理解,现在的关键是要造有医疗知识的“人”。

上一代互联网的本质,是在解决信息传递、改变生产关系的问题。医疗领域最缺的资源是医生,但医生的供给是有限的,医疗系统无法有更大的供给,所以上一代互联网做挂号什么的,也没有意义。

我们就谈需不需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医生吗?如果需要,那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

36氪:上一代AI也有做很多图像识别辅助诊断,所以你觉得也没有解决核心问题。

王小川:不work,上一个时代的AI并没有解决机器的认知问题。一个医生要和病人正常沟通,需要将学习到的知识和后来的经验融会贯通,靠以前的技术,在图像里学经验,AI是理解不了后面的概念和逻辑的。

36氪:这些人类经验知识的数据是公开的吗?数据获取的门槛会很高吗?

王小川:医疗是各个行业里数据量最充分的行业,没有之一。

医生其实就是初级的科学家,每天都要做科研写论文的,论文还不像物理学论文,给一个最底层的推导,而是要做临床干预性的实验,只要有几十例病人在里面,就是很好的论文。

从case study、RCT再到后面的Meta分析,以及大量的论文、医疗指南、专家共识等这些医学领域知识的总结都能够成为大模型的数据,这些数据以前机器是看不懂的。

36氪:相当于大模型补足了“AI医生”上学、在医院积累经验的部分。

王小川:能看论文能看指南,可以说有60分起步了。

36氪:接下来,最有可能迅速发生改变的几个功能或者场景,是什么?

王小川:我们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给大家展示产品。但我提个很好的场景,问诊。

大模型能够有效地降低误诊率,这在很多小地方的基层医院,是个大问题。如果你颈椎有问题,如果医生经验不够,可能会诊出不同的结果,影响治疗。但有了大模型,它可以按照诊断的SOP(标准化流程)来提问,这可以充分展现它的能力。

36氪:再具体一点,你觉得你想做的这个产品,是什么?

王小川:就是助手。

36氪:在这些行业里,颠覆大厂的可能性有多少?

王小川:你得想,什么场景、数据不在大厂手里。医疗场景在大厂手里吗?要按这种逻辑来思考。

36氪:现在也有很多讨论说,大模型在To B落地,成本太高又太卷,但To C现在也没看到真正爆发的应用,有一些AI生成图片类的应用,大家会觉得昙花一现。

王小川:如果我们盖个摩天大楼,你就不能指望它三个月盖完。你盖个草棚子是很快的。等我们在这个楼里面了才会看到,这可能是个游乐场,再上面会是个医院。

36氪:现在国内大模型厂商在商业化上思路已经有分化,有的侧重To B,还有的就只做To C应用。百川To B和To C都做,有侧重吗?

王小川:我们现在主要To C,To B占20%左右,很小的一个比例。

36氪:现在国内私有化部署的大模型,单价从原来千万元级已经打到了百万元甚至更低。我们可以说,国内To B市场天花板就是很低吗?

王小川:To B确实比To C天花板低很多,现在大模型那么卷,所以这个结论是对的。

另一个对我们的启发是,如果你是模型厂商,没有独有的价值,这个游戏就变成了拼价格的事情。

快速让场景达到可用,才能成为壁垒

36氪:一年前百川刚成立时我们问过你,现在想再问一遍:现在中美在大模型上的差距有多大?

王小川:从0到1阶段的一些创新,我认为差距是在拉大的。但已经突破了从0到1,技术接近可用的时候,我们是跟进得够快的。

去年初,大家都特别担心能不能跟上GPT-3.5,但今天,大家在问,什么时候能到GPT-4?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家的进步速度都不是跟中国公司相比。在美国,哪怕是Google等公司都有点跟不上OpenAI的状态。OpenAI是现在人才、算力、资金的制高点。

36氪:这一年以来,你对AGI的实现路径,或者认知和想法有什么大的迭代?

王小川:理解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认为语言为中心,现在依然是。

我觉得更多是从愿景走到实际的体感了。原来做模型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冲动和惯性,在模型之上,把我们原有的一些能力放进去,外挂一些应用。但现在很清楚,是要把这些能力要训到模型里面去。

36氪:可以展开讲讲吗,把什么样的能力挂进去?

王小川:比如搜索,原来是像把搜索引擎挂到模型上,现在更多是想让模型懂得怎么用好搜索引擎。

36氪:用开源模型会是个问题吗?国内无论是做AI应用还是说模型层,都有基于开源模型去做的。这会导致我们整体技术上落后吗?

王小川:这不叫落后。美国很多公司也在用开源模型,开源、闭源,这两件事都是生态里很重要的事。在美国,如果不是Meta的LLAMA发布,让开源这个生态打起来了,他们也只有闭源模型。比如我们自己的开源模型,Baichuan2-13B,也让很多中国企业受益,用小模型+数据去做产品。

并不是开源落后的问题,而是需要去计算,到底什么公司能够既把模型scale(规模化)到接近OpenAI的水平,同时还能保证自己活下去,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36氪:这一代生成式AI技术发展的瓶颈,或者说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会有哪些?

王小川:如果沿着Scaling Law继续走,确实对能源消耗太大了,必须把成本降下来。

第二,现在有人提压缩即智能,压缩已有的数据,我们称为分布内的数据,但分布外的知识、能力,要怎么用进来?这是以OpenAI旗下Sora为代表的技术所不够的地方。Sora虽然能力强,但计算能力要求高,而且处理的只是一种快思考,缺乏慢思考的基础。

36氪:对于大模型,接下来你们要重点投入的资源会是什么?

王小川:第一,要scale的话,大家都有共识,要数据、要算力。

并且,我们所说的三个世界里:真实世界、虚拟世界,还有生命世界。每个世界里,我们要去获取和构造这个世界里面需要的这些数据,更有针对性。

36氪:什么才能造就壁垒,数据本身吗?

王小川:是能够更快地使场景达到可用状态,而不是数据本身。

现在,大家每三个月到半年,你用一半的数据训模型,只要是高质量好的数据,就能达成一样的效果。

数据质量越高的时候,对规模的要求就变小了,那训练成本也至少小一倍了。

36氪:钱也是重要资源。现在大厂的投资策略是广撒网,谁都投,你怎么看这种做法?

王小川:我觉得这就是大厂做贡献,能推动进步的方式啊。一开始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不做人民币架构,做美元架构,也是有这个原因——我们一开始就觉得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是最该争取的,他们比纯VC能更长久地支持这个赛道,政府的角色可能没那么快进来。

36氪:今年遇到的投资人里,关心的问题会有什么不一样?

王小川:大厂更多关心算力够不够,VC关心场景咋样。

36氪:2023年以前,大模型领域融到大钱的公司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家,百川是其中之一。当时大家的融资规模大概都在3亿美金上下。最近月之暗面的10亿美金融资消息出来,是否意味着战事规模升级了?

王小川:这是正常逻辑。大家都是认为往下是需要逐步去提升这个融资规模的,是行业共识。

36氪:对百川来说,融大钱也是很重要的下一步?

王小川:如果往AGI走,你是需要大钱的。但对我而言,我可能更看重超级应用,至少让大家看到这个事,是有画面感的。

36氪:就是没有超级应用,这个大钱其实也不会来。

王小川:其实我们融的钱,按照现在的进度,也足够支撑很长时间了,我觉得你比我焦虑多了。

36氪:这是我们感觉到的业界情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投资人对大模型的态度变得更冷静。你觉得呢?

王小川:肯定的。大家开始想超级应用在哪儿,否则一股脑地融资,如果没超级应用,之后融钱也很难。

36氪:现在大模型在国内拿钱已经很不容易,你怎么说服投资人再继续给你投钱?

王小川:传统VC确实很难继续投钱,风险高、看不清。我觉得往后有两拨力量,一是大厂,其实美国也是,Google、亚马逊、微软都这样。二是政府,这不是靠风险投资逻辑驱动的。

36氪:今年,国内大厂会开始并购大模型公司吗?

王小川:我觉得今年还不会。

36氪:但大厂都全都投了,还投了好多。

王小川:今天能入大厂眼的厂商,如果你做好了,你还能发展下去。但你做不好的话,人家也看不上你。

36氪:去年,全球AI圈里,你觉得发生的最重要的事儿Top 3是什么?

王小川:GPT-4发布是重大的里程碑,比GPT-3.5有巨大的提升,而且后续每一代还会有。

其次是竞争对手起来了,比如Anthropic、还有马斯克的X.AI,不再是OpenAI一家独秀。

还有一个事情是OpenAI内乱,这背后代表的是两种技术思想的分歧,而且大家都不知道AGI什么时候来,会造成多大影响。

36氪:这些事对国内来说是什么信号?

王小川:首先对中国来说我们必须跟进,如果市场上只谈商业化,那我们就完蛋了。

Sora不在AGI主线上,语言才是中轴**

36氪:最近Sora让全世界都又震撼了一次,你对Sora怎么看?之前听说团队里很多人和你说要去做Sora,你还发火了。

王小川:对啊,智力是藏在语言里的。Sora既不是AGI,又不是应用。

大家肯定都有技术好奇心,有新东西总是想参与。但我坐在CEO的位置上,就是要做战略道路选择,决定做不做。

36氪:所以你觉得普遍已经超过GPT-3.5这个线了?

王小川:头部这几家大模型公司,包括大厂和创业公司,已经超过了。

36氪:你对Sora怎么看?这对做LLM(大语言模型)的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王小川:意义不大。

36氪:为什么?

王小川:大家有一个误解在于,觉得Sora好像比GPT又高级了,对吧?原来是文字的,啪一下,又变视频了。

语言所表达的是概念层面的“空间”,但视频所表达的是肉眼可见的空间。语言对空间实体的表达能力,是远高于视频的。本质上,语言描述的概念,代表着对世界更多的认知。

Sora的突破在于,让视频上的表达和语言空间去统一编码(即让大模型将语言和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表达进行匹配),而且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36氪:毕竟视频所对应的多模态技术,看着比较Fancy。

王小川:你讲得特别对,Fancy。Sora的冲击力更多来自于感官上的冲击,但这并不代表技术是更强的。

GPT的技术难度,以及它可以实现的规模是远高于Sora的。现在大模型到了万亿参数级别,Sora是百亿级别,还是差很多的。

并且,OpenAI是要做AGI的,以后会陆续发GPT-4.5、GPT-5,但Sora只是OpenAI的side project(子项目),并不是主线。

36氪:人类所接收到外部信息里面,语言当然是很大一部分,但图像这类视觉信息,不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吗?

王小川:狗是会看视频的,但狗会说话吗?人类的智力是在语言里面的。在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这件事上,视觉不是关键。

36氪:Sora的训练其实也基于很多LLM(大语言模型)的技术,百川自己也有对多模态投入,会往Sora这个方向做吗?

王小川:我们不会做。Sora既不是AGI这个方向的事,也不是一个具体可见的应用方向。现在Sora生成一分钟视频需要20分钟,60美金,做电影可能有点用,但做C端一些互动性的东西,是不太实用的。

36氪:如果Sora不是你们的主线业务,那是谁的主线业务?字节吗?

王小川:特别适合。这个事既没有语言需要那么多智力,又适合直接来跟进。

36氪:而且还特别耗钱。

王小川:哈哈哈哈。

大模型的未来不是工具,而是伙伴

36氪:我看到你在今年春节发了一个新年愿景,是说造一个大模型时代的新物种,不会要求它像工具一样,而是达到人类对伙伴的要求。这个新物种的载体会是什么?

王小川:我觉得载体不是本质问题,但它以后一定会依附某种硬件,比如手机、眼镜、耳机,都可以做。

36氪:如果复盘过去一年,你觉得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王小川:做得足够早,和时代脉搏同步了。我们先是把团队搭建起来了,并且现在模型能力接近GPT-4,在中文领域很多任务是超过的。

我们对开源社区也有贡献。去年9月份,我们发布了百川的开源模型,很多大厂还有创业公司都在用。我们得到的数据是,现在报备底层模型的200多家新公司里,有一半以上都是用我们的模型。

并且技术主张和愿景都没有走偏,包括去年我提的“双轮驱动”,大模型和超级应用要一起做,以及增强搜索、强化学习等等方向,今年也会开始一一兑现。
10
Day1阅览室
6天前
【知乎创始人周源:1.6万身家裸辞创业】
在阅读这篇内容,周源有一个点特别打动我,就是他创业的核心驱动力在于,能否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在身家只有1.6万元时,能够裸辞出来。很多人创业,其实他的驱动力是财富,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另外,周源还提到了,创业者会面临深度自我怀疑的情况,其实是很孤独的。我也深有体会。很多事情外人是给不了答案的,只能自己坚定信心往前趟,创业者是属于勇敢者的游戏。与大家共勉!
10
Day1阅览室
7天前
我们目前是按年收费的。如果您是只关注商业大佬的专访,可以直接点击这个链接,订阅即可哈。这个专栏是专门收录该方向专题的,目前订阅价是19.9,永久会员。xiaobot.net //@金智媛的走路粉: 对了 请问有按月订阅的计划吗

Day1阅览室: 本篇内容节选自自《晚点》杂志19年访谈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在该篇访谈中,陈睿分享了他对社区的理解,我觉得放在整个互联网,都是非常深邃的。下面是他的高亮观点摘抄,全文内容往下看: ①一个社区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这个社区有没有自己的专属语言。比如知乎的“谢邀”,B站的“我爱这个小破站”。 ②我对社区的理解是,1.用户的体验不是来自于你的产品本身,而是来自于这个用户跟其他哪些人在一起。2. 社区满意度比单个用户满意度更重要。 ③什么样的CEO适合做社区?陈睿:多思考、少折腾。 ④很多人问我怎么不做贴吧,打死我也不做。把B站打造成以内容为中心的社区,能极大减少由于用户规模的增加对原有用户的体验。每次用户见面只在视频下面见,社区扩大了十倍,只要这一类内容还在,他会觉得这个氛围是没有变化的。 ⑤所有提供内容的产品,本质上都是填补人性的空缺。B站满足的是兴趣,你能结识与你有相同兴趣的人。头条满足的是Kill Time,这也是人的本质需求。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