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Yesss
126关注92被关注0夸夸
#从consultant到inhouse战略,不缺幽默,缺洞察
#大家简介都写ex-某司,那就从众写一个ex-ception吧
#ENTJ
Yesss
3天前
看了晚点的文章挺有意思,美团做了一个餐饮版PDD,业务板块叫“拼好饭”,有 6 个特点

①只做低价爆品,定价在 15 元以下

②平台决定选品,定向招商,在定价权上较强势

③商家只要满足供货标准,让渡毛利做低价,就能以价换量,薄利多销

④为了确保商家对以价换量有感知,针对带有“拼好饭”标签的货,平台设计另一套流量分发规则,以SKU逻辑,集中流量给更低价(vs平台是店铺逻辑)

⑤早期为了快速丰富供给,平台选择把单品销量计入店铺分排名因子,很多品牌店铺为了做高店铺分,定制开发“拼好饭”产品

⑥对下游用户需求集单,凡是同一商家的顺路订单,可集约配送来降本

这其中,①③⑤是选择,暂不谈。

💡②④⑥是能力,分别对应「做什么生意」、「游戏规则怎么定」、「基础设施怎么搭」,是真正的KSF

❓如果是我,还会好奇:
②选品宽度定多窄?各区域大单品是不是不一样?用食材+人工成本摊销,倒推商家毛利空间,可行吗?
④餐饮大单品比价,怎么标准化?一个场里,怎么兼容 2 套不同的流量分发机制(SKU vs 店铺)?
⑥用集单“省”,会牺牲“快”的体验,从用户反馈上work 吗?
30
Yesss
27天前
聊聊,我对「抖音推出独立电商APP」的看法,背后有几个逻辑:

⁉️Why:为什么要做一个独立电商APP,在抖音内做货架场,不香吗?

答案是不再香了。按之前“场”的逻辑,用户侧已做了70分,很难再快速增长,我的推演如下

💡1)原先“场”的定位,服务的是对品牌货有需求的人群,对应不同生命周期的“人”,协同逻辑是:
·抖音信息流→拉新
·搜索→对确定性购物需求转化
·货架场→承接品牌复购

2)这么做,难题在于,用增天花板。
这部分目标人群做到3亿日活后,站内渗透接近40%,剩下的4~5亿用户,要么根本不点主站货架场TAB(对内容场做电商不感冒),要么在品牌货ad load拉满的情况下,依然不点击推荐卡片(更倾向买白牌)

3)用增慢,带来的结果就是,品牌商已经投广告投到头了,天花板很容易算出来,白牌商又不愿意投,抖音在电商商业化上焦虑了

💢So What:因此,4月起两条腿走路,赛马电商

⚾️1)调主站定位,做站内存量转化

我观察到,2个动作fact,①货上,引入白牌,降扣点;②场上,调高商城推荐重价格因子的权重,让白牌货多露出

💡我的解读是,抖音在调整主站货架场的定位,从品牌货复购工具→白牌货拉新工具。

目的是,将抖音站内剩下的4~5亿内容用户,转化为电商用户。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能动的地方只有商城的推荐信息流场。抖音不可能去改变内容信息流的逻辑,如果在这里调权重、向白牌倾斜,就会损害品牌货做优质内容、投广告的积极性,与抖音的基本盘逻辑相悖

⚾️2)推独立电商APP

我观察到,2个动作fact,①安卓上测试新APP,苹果暂没有;②货上,聚焦引入白牌,扣点低于主站

这块,坦白说,是我看不懂的地方。
抖音的动作,都指向一个目的,想做低价的货架场,沉淀电商、而非内容心智,以此解决电商用增慢的问题。

但,这个市场既不需要第二个PDD,又不需要第二个抖音主站货架场,究竟它的差异化在哪?

大家可以探讨下答案哈~
18
Yesss
1月前
大胆预判下Shopee的胜负手

🫡先看过去:
从表现上,东南亚市占第一,虾 50%>Lazada25% >GOTO15-20% >TT 5-10%,

平台有意证明自身可盈利,体现在1)退出进攻市场,如欧洲、拉美;2) 收割防守市场,在东南亚提佣金、降补贴。对应带来,23 GMV 放缓至 6% 同比,bottom line由亏转盈

战略重心更多在打造“快”的差异化优势。有意强化最后一公里履约,虽不及AMZ,但比其他有余。如,自有末端配送占比,AMZ80%>虾皮 60-70%>拉闸 30-50%

🫡再谈未来:
TT入股Goto回归、TEMU强化布局,感觉中短期的竞争,将取决于以下两方面

1) 价格战:
平台补贴,会更像国家之间的Portfolio 策略,在区域之间灵活调度和分配。这将很考验商分团队对竞对动作的跟踪、用增反馈的洞察。

此外,撬动商家共建投入,虽是基操,但需避免被过度逐利给反噬。目前,已提商家佣金到 7-8%,+2%服务费+6-9%共建投入,这样从商家视角,平台成本近 20%,有商家已经选择逃离,得持续关注竞对的平台成本变化,帮商家做选择

2)供给差异化:
Shopee 供给结构中,40% 来自本地工厂、本地卖家+50%中国工厂、本地卖家+其余 10% 是跨境电商

👉怎么用好这个供给结构,将是Shopee 有别于其他家,能决定长期战场格局的,真正胜负手

我的假想中,对三类供给的差异化定位如下:
✔️本厂-本商: 一方面,提供的是确定性,兜底应对本土电商政策变动,另一方面,得提供差异性,引导他们提供更适配本地特色需求的、平台定制化独供商品
✔️中厂-本商: 货源和各家平台应该都是“同商同品”,更适合作为卷价格的手段
✔️中厂-跨境电商:低价大概率卷不过PDD,更适合作为差异化的品质货源,来丰富平台供给
05
Yesss
2月前
重读纳瓦尔宝典,这次注意到更多细节。在附录里,他有分享一些他认为有价值的书籍、文章,寻源找到了«The Day You Became A Better Writer »by Scott Adams

其中有一句,很是赞同。大意是,用五句话讲清楚一个80分的观点,往往要比长篇大论一个95分的观点,更有效

信息传递的priority,简>深

https://sorfis.com/wp-content/uploads/2021/09/Writing-Tips-Scott-Adams-DFW-Sowin-compilation-Zweig.pdf

00
Yesss
2月前
有一种说法,古英语里的thou/thee,演变成you,是荷兰人嫌读着麻烦给改了

当时,英国王室有很多龌龊荒诞的故事,在本土不允许出版,出版商就跑到荷兰,再海淘回国

由于荷兰人对一些单词发音非常不习惯,也可能是thou/thee 所需的繁文缛节让荷兰人不能chill 了,因此在出版时,索性就直接改掉了
00
Yesss
2月前
看最新财报,拼多多已经开始从做top line(Costco 模式)转变为做bottom line 的公司了。

通过内外两板斧,节奏不一地敲打商家,大的逻辑主线开始清晰了:

1)对内强化全站通,开始收割广告。通过把付费流量占比拉上去,让商家不得不从习惯卷低价到卷广告。

对白牌商家,不及品牌商自带搜索流量,不投流,免费流量就会降,以价换量的幅度就会掉下来,现金流就跑不出来,进一步负循环,逼得他们不得不投流。
从平台角度,这样可以到逼所有白牌商家默契地微涨价,但卷价格逻辑下又涨不了太多,比如1-2%,消费者感觉不到从30元变到了30.5元,最终帮着把平台GMV做高。

2)对外持续通过站外营销把TEMU的流量拉起来,到逼商家跟着走。主打一个,枪(定价权)在手,跟我走。先散养,后收割,全托管模式把佣金撑起来,收入贡献个 20-40%,随着国外用户池做大有粘性了,再回拉bottom line,复制国内路线
21
Yesss
2月前
Costco 在国内大陆的选品逻辑,参照了台湾 8 家门店的经营数据。从 22年的结果看,国内门店生鲜品类GMV占比~40%,2X 于美国水平。

可能有两个原因,
1)相比台湾,大陆消费者非食购物习惯已经被发达的电商教育成熟了,如果拿不出哇塞的选品or质价比,很难让消费者线下买这些;

2)国内生鲜产业链还不成熟,成型的品牌大单品很少,大家对国外生鲜的信任感更强,奔着Costco 的生鲜而去,叠加疫情需要囤生鲜

此外,生鲜里Kirkland 占比高,毛利压的比三方品牌低,就看Costco 怎么调结构了
05
Yesss
2月前
我还是看不懂,PDD主战农产品(不含多多买菜)能做这么大,是有什么差异化优势?到底靠啥?

- 它是平台模式,不控供应链(早期拼好货有做,取消了)
- 没有自己own的仓,都是合作企业的
- 用三方履约,自己也没建冷链
- 供给上,源头农民/基地/经销商合作,农业这么碎片化、同质化,别人也能谈

到底它靠啥?光说拼购模式创新,没意义啊?懂得大佬可以指点迷津嘛
00
Yesss
3月前
Acquired从内容上真正的差异点是什么啊?是故事性的来龙去脉,还是关于公司KSF的理解?

如果是前者,为听者提供的价值,是通过信息收集的广度,压缩了大家自己读书的时间?还是内容本身的趣味性?

如果是后者,相比专业的战略咨询or投资,有什么差异化啊?
00
Yesss
3月前
SHEIN第一家永久性的线下实体店,开在东京原宿猫街,背后的考量很值得琢磨,给我的感觉更像梯媒广告逻辑

先算一笔账,粗略参考JLL统计的银座74025日元/月/坪的租金水平,估算SHEIN东京店的月租金为20~25万RMB,对应2000人日均客流。忽略人工等可变成本影响,按曝光算,人均引流费用低于4元/人,可见从品宣角度,这是一笔多么划算的投资

拔高一层看,SHEIN之所以在东京尝试线下,由面及点,可能有这几个本质原因:

💡 1)从区域战略上,欧美贡献七成以上销售额,面对跨境四小龙的攻势,SHEIN亟待虎口拔牙、占住日本

💡 2)从timing上,23年日元持续贬值,为近30年最低水平。政府依然坚持量化宽松,更像是扶持半导体行业的主动选择。无论真实原因如何,此时是外资进入的好时机

💡 3)从市场看,日本线上渗透率~10%,要撬开日本市场大门,线下很关键。附加,先前在大阪等5个城市的快闪店反响不错,对客流更有信心

💡 4)在选址上,东京都市圈自带CPM性价比,约3700万人口生活在一小时通勤圈内,约占日本30%的人口,如上所说,是笔好投资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