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AlexLau
118关注39被关注0夸夸
小开发者,致力于将Noteey打造成最好的视觉笔记软件
AlexLau
2天前
我为什么会做Noteey呢?说来话长。

我从2013年开始做出海app,作为一款视频编辑工具联合创始人把产品做到全球五亿下载。2020年退出。
疫情期间gap了一两年。后来自己探索了一些效率工具,也赚了不少钱。其中,笔记app做到了好几百万下载量。 当时我就感受到笔记软件视觉化是一个大趋势, 社交媒体上视觉笔记的播放量明显高于传统笔记软件。
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我的笔记app在谷歌市场被同行告发下架了。越来越内卷而残酷的应用市场让我心灰意冷,这个市场越来越符合黑暗森林法则,你的下载量达到一定高度,就会成为同行的目标。

不想跟他们玩了。我决定全面转向桌面软件市场,至少这里没有应用市场这样拥有生杀大权的裁判员,开发者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相对而言)。

接着Noteey就诞生了。
我希望打造一个可以让更多人受益的视觉笔记软件,让更多人充分体验视觉化学习的乐趣。
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掌控自己的数据,都希望可以拥有而不是租用一款软件。
所以我希望打造一个离线可用的,用户可以买断的应用。

这就是我的愿景。Noteey将是我人生下半场重点维护的产品,也将是我的又一个代表作。
Noteey上线不到半年,产品就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接近实现盈利了。

放心,这是个长期游戏,我很有信心。

哪怕不赚钱,就算给社会做贡献了。
国产软件里需要这么一款靠谱的全能的视觉笔记软件,用户也不用担心被拔网线,毕竟数据都在你的电脑上

Noteey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产品的名字,这是我的梦想。
人总要有点梦想的,不然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你们说是吧~
31
AlexLau
3天前
整理的很棒

ChatV: ⭕ 我期待这样一款笔记软件 --- 国人做了多款小而美的笔记软件,但是有一个问题:要么是软件功能少,撑不起笔记相关的多样需求;要么是功能多,但不够稳定,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 bug。这就导致一些笔记软件成为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背后有一个原因是:开发团队力量不够,开发经验不足。比如: - SeedsNote:一个小团队,因为没有支撑团队的足够收益,后来转去开发汽车软件了。 - Logseq:本来是秦天生一人开发,后来有了小团队,但是更新慢,开发思路有问题。 - 思源笔记:一对夫妻开发,相当勤奋,但是移动端这块缺失。 - RoamEdit:一个人开发,做出的大纲笔记软件还不错,也有移动端,但是有一些小 bug。其实对于这款产品,竟然是一个人开发的,我是有些吃惊的。 - 幕布:相比起来,幕布算是大团队了,产品也比较成熟,后来被飞书收购,再后来又被 flomo 收购。幕布的问题是产品设计思路不够好。 这些产品固然各有特色,但一旦不再维护,以及停止维护前,产品尚缺失功能或有许多小 bug,那么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转用别的工具。这些工具比如:Obsidian、Notion、Roam Research、RemNote、Heptabase、Tana。 理想的情况是:国内这几款软件的开发者联合起来,做一款这样的产品: 1. 像 flomo 一样可以快速输入,并且为单条笔记以图片形式分享。 2. 像 Logseq 一样的大纲,标签即页面,以及本地存储。 3. 像思源笔记一样的文档编辑能力,以及采集箱、剪藏的设计。 4. 像 RoamEdit 一样把多种功能做成核心插件,可以根据需求开关。RoamEdit 的核心插件比 Obsidian 的核心插件多,功能更复杂。 5. 像 SeedsNote 多种样式展示笔记:卡片流、大纲、看板、白板。 6. 像幕布一样有移动端,多端实时同步,移动端便于分享。 有一位成熟的产品经理来统筹,并为这款产品注入理念,便于市场宣传。 这款产品适合谁来做?新组建团队,如果开发者没有对笔记做过深入研究,以及没有足够流量宣传,可能很难支撑一个团队,最后还是像上面几款笔记一样,不温不火。

00
AlexLau
3天前
总结的真好

ChatV: ⭕ 成功的笔记软件为什么而成功 ---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一款产品的成功,是多个方面共同促成的结果,而不是加几个特色功能,更不是陷入过度优化某个细节的兔子洞里。 要想做好产品,不能光盯着产品,如果眼里只有产品,埋头不与外界沟通,没人知道、没人使用、没人购买、没人反馈,那么无论从客观的收入,还是主观的动力,都无法支持一直开发下去。最后,大概率的情况是留下一款满是 bug 的特色产品,半途而废。 比较好的做法是把控好节奏。在核心功能做出来后,放到市面试用,收集真实用户的反馈,围绕着核心功能来修 bug,完善用户体验。把核心功能做好了,再一点点加功能,不是一下子架构铺得太大,导致到处要修 bug,也不是加太多功能,保持必要的克制。在这方面,flomo 虽然产品不大,功能不多,但开发团队明显很成熟。 对于笔记软件而言,如果开发者只盯着产品,或者陷入某个细节中,看不到全局,没有节奏,那么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开发者。 一款成功的笔记软件,必然在功能之外做了许多事,比如: 1. 装得了:首先得能下载,能安装,如果这一步都保证不了,那么用户量自然不会高。比如 Capacities、RemNote 的安卓手机端需要通过 Google Play 安装,这一下就把中国大陆的许多用户拦在门外了。 2. 看得懂:主界面、设置项、斜杠命令、快捷键、用户帮助文档等处要有中文,虽然看英文也不难,但没有中文界面,会劝退许多人。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 Obsidian。 3. 聊得上:不懂的,有地方学习教程;有建议,有地方可以反馈;遇到麻烦,可以找官方协助。如果遇到事找不到官方,也没地方与其他用户交流,可能就容易放弃这款产品了。像 RemNote,关停了网站论坛,转到 Discord 上做社区运营了,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考虑,但是对于中国用户,得先翻出去,再下载 Discord,才能与官方、与其他用户沟通。 4. 保得住:保得住分为三点,别错了、别丢了、别跑了。别错了就是不要同步出问题,或者出现乱码;别丢了就是不要把我笔记或文件删了;别跑了就是不要一段时间后跑路,里面的笔记全军覆没。成熟的开发者会对软件定期更新,哪怕在产品定型后,半年出一次更新,也让用户心里有底,不会觉得这款产品没人管了。这方面的榜样是 EmEditor,两个人开发维护的文本编辑器,已经推出 20 多年了,到现在依然保持着一年至少四次更新,去年还加上了 AI 功能。这样的开发者让人敬佩,更让人放心。 5. 写得快:如果打开一份文档要好几秒,输入一段文字都有延迟,那么体验就很差,哪怕有特色功能,久而久之,用户也会逃离。像 Logseq,笔记一多就会卡,像 RemNote,输入时有点卡,这两款都是很有特色的产品,但在这种关乎高频用户体验的地方没有优化好,反而沉浸在某个产品功能上。此外,有想法时,打开就写,不需要先这样再那样,入口太深,每写一条,都需要操作好几步,也是不合格的。打开就写,做得好的当属 flomo 与滴答清单。 6. 调得出:首先要自带多端实时同步,需要调取某条笔记时,可以随时调取。如果没有手机端,那么在电脑端或网页端记得再多,也很难及时调取,不可能抱着个电脑到处走。写了再多笔记,需要的时候无法调取来用,那么写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比如你写了一份详细的旅行攻略,等到出门了,才发现在电脑上,手机上没有,白费功夫。如果多端同步不是自带,需要自己折腾,又是 S3、又是云服务器、又是图床的,太麻烦了,会吓跑一大批人,注定上不了规模。 7. 用得起:这涉及到定价策略。如果定价太低或免费,开发者容易失去动力,为爱发电不持久。如果定价太高,则又把一大批用户拦在了门外,比如 Heptabase。所以合适的定价,需要综合考虑开发成本、用户量、用户预期、竞品价格,取得一个平衡。 凡是用户规模大的笔记软件,各有特色,但在这 7 点上,都做得不错。如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础没做好,只是盯着某几个自以为得意的特色功能,可能只能在小众圈子里打转。 对于开发者,很难有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做产品就足够成熟的,往往需要时间试错、摸索、迭代。 像 RoamEdit,开发者第一次做笔记类软件,架构铺得太大,开发力量不足,导致半途歇火。像 Logseq,开发者也是第一次做笔记类软件,起了个好头,结果后劲不足。 成熟需要付出代价,只不过看这个代价由谁来支付,是投资人支付,还在大公司支付,还是自己支付。不管是谁支付这个代价,就时间上而言,早点试错,早点成熟,对以后做产品更有利。 比如少楠在做 flomo 之前,在几家公司平台上做过多款产品,也创业做过速记软件 EverMemo,这些经验对于做 flomo 都可以用得上。 比如 Obsidian 的两位开发者,2015 年做了对标 WorkFlowy 的 Dynalist,五年时间,把产品开发、社区运营、定价策略、营销推广都摸了一遍,该掉的坑都掉了,该攒的经验也攒了,到 2020 年做第二款产品时就轻车熟路了。 比如 Notion 是 2013 年开始做的,当时做的是低代码建站工具,但是太复杂,易用性差,导致公司差点于 2015 年关门,后来转向做模块化文档,并借鉴 Airtable 的多维表,再然后又做了 database,才打开了局面,可以说,现在的 Notion 是死过又重生的 2.0 Notion。 比如 FlowUs 的创始人汪兆飞之前在锤子、阿里云、百度网盘都工作过,创业做过松果文档,这些经历都和笔记软件相关,都可以赋能给开发与推广当下这款产品,加上直接找名气最大用户量最大的 Notion 对标来做,所以明显感觉这个团队要成熟。 --- @华山水很棒棒 评论说:还有一个我觉得还挺重要的,就是主要的领导者他自己到底用不用。比如印象笔记吧,我之前听过他们中国区的一个大佬讲知识图谱,分享得乱七八糟,浪费了我一个多小时... 回复:啊,对,这一点更容易被忽视。许多需求、许多bug不被重视,就是因为开发者自己不用,或者没时间用,无法和用户感同身受。另外,许多笔记软件的开发团队,招的人并不是笔记发烧友,对笔记并无热爱,也没有深入研究,懂技术,但不懂笔记,不懂真实的用户需求。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像 RemNote 一样,招了 TiddlyWiki 大神 Soren Bjornstad 做产品顾问,或者像 Obsidian 一样,直接把最受欢迎的主题和插件开发者 Steph Ango 聘为 CEO。 --- 👉 更多精华帖: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e5dbfe4ca8842da70a1059/

00
AlexLau
1月前
这个Power用户的总结很准确,

线性思考用卡片
非线性思考用画布
树形思考用思维导图
闪念标注用Sticky notes
涂鸦用Pen

All in one的视觉化笔记,
Noteey可以做到,
而且就在今年年底~
00
AlexLau
1月前
分为道和术两个层面,

道,
就是数据自主和信息平权,
让用户可以掌握自己的数据,
让用户可以免费用我们的产品的核心功能(反正不消耗我的服务器),
让用户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买断我们的产品。

Heptabase是典型的云时代的SaaS产品,
用出色功能和跨平台特性,
让用户心甘情愿把数据交给开发者,
把信用卡交给开发者,
成为云时代的佃农。

一年一百美金, 20年就是2000美金。
对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产品来说,SaaS产品真的提供了比单机版的Noteey多100倍的价值吗?
并没有

他们没有错,资本收益必须最大化

Noteey作为一个小开发者,
我们的运营成本低,粮草充足,
所以我们要有不一样的路,让用户在享受出色产品时少一些数据焦虑,钱包也少一些痛苦。

我们的特色和愿景是:
1.用户可以离线使用,把本地特性发挥到极致。不用成为数据佃农

2.虽然我们也会提供订阅制的web app。但单机版一定允许用户买断,只要不消耗我的服务器资源,我乐意让用户买断

第三点就是“术”的层面。

3.Noteey将结合卡片笔记和白板,打造All in one的视觉化知识管理系统,

我们白板的Block类型将对标boardmix,而卡片的block类型将对标heptabase。

到今年年底,Noteey在电脑端的功能列表将独步这个细分领域。

这也是我们的竞争策略,先不分兵移动端,集中力量在电脑端。

ChatV: 以终为始看,Alex准备把Noteey做成一款什么样的产品?Heptabase的国产平替,还是加入别的一些特性?

00
AlexLau
1月前
很多开发者都有这个毛病,
总是沉迷于build,而本能的不想去sell。

我也有。
build给人的感觉是确定性的,投入了资源就能让产品更好。

而sell,经常遇到投入了资源却没有回报的情况。

海外marketing总是在延后,
还好B站做视频,给Noteey打开了一些局面。

这类视觉化笔记的内容流量不错,
说明了市场空白是存在的,

也证实了我之前的猜想:
笔记产品在社媒要吸量,必须视觉化。
00
AlexLau
8月前
一亿人的埃及,要上布林肯的餐桌了
00
AlexLau
8月前
做产品,一定要追求极致。

但如果失败了,容易被说成“屎上雕花”
50
AlexLau
8月前
要加强付费,需要制造巨大的阻塞感。

很多产品,会先让用户导入先用,导出时再用付费墙阻止,效果很好。但过于 painful
00
AlexLau
9月前
来到即刻的第一天。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