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Ethan陈
59关注58被关注0夸夸
擅长行业分析和presentation的i人
Ethan陈
01:34
黑镜第七季第三集,非常打动人。
不是因为它的设定是虚拟世界和AI,也不是因为它的基调是科技复古浪漫。
是因为它拍出了一个事实:人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最重要的,即使感受来自虚拟世界,女主也一度愿意放弃真实世界。
所以观众也更被它打动,电影是假的感受是真的
00
Ethan陈
3天前
安踏2.9亿美元收购狼爪
安踏通过收购狼爪进一步完善了其品牌矩阵,形成**“高端-中端-大众”全价格带覆盖:
高端专业市场:始祖鸟(硬核户外)、萨洛蒙(越野跑)等,主打3000元+价位;
中端大众市场:狼爪(500-1500元)、迪桑特(滑雪)、可隆(都市户外),覆盖轻户外与泛运动场景;
基础市场:安踏主品牌(性价比路线)。
01
Ethan陈
3天前
分众拟83亿全资收购新潮
分众传媒目前在中国户外广告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比14.5%;新潮传媒排名第三,占比2.7%,次于第二名德高中国。两家公司合并后,将占有超17%的市场份额。
00
Ethan陈
4天前
AI产品烧钱竞赛(2025Q1)
2025年第一季度,科技大公司与明星初创公司花在AI产品投流上的费用合计约18.4亿元,这比2024年每个季度的数额都要多。
竞争格局:腾讯凶猛扩张,字节保守调整,初创公司从烧钱到冷静,转向技术深耕
00
Ethan陈
4天前
蔚来乐道的“清明换电随时走”广告语
能想出这个文案真是绝了
00
Ethan陈
5天前
功能价值VS情绪价值
消费者购买决策取决于2方面:预算约束和需求偏好
在经济下行环境中,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下降,让他们更在意权衡取舍。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在他们的取舍决策中趋向零和博弈。
体现在消费趋势上就是需求两极化:极致的情绪价值(潮玩),或者极致的功能价值(白牌)
00
Ethan陈
12天前
网络主播职业的劳动价值呈现体力化趋势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头部与尾部主播收入差距悬殊,0.25%的头部主播通过平台算法流量倾斜和品牌议价权,获得了行业 90%以上的收益,而九成主播月收入不足3000元,三成主播低于1000元。
00
Ethan陈
12天前
美国和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性最大
01
Ethan陈
13天前
中国的生育率下降 ,但并不是因为夫妻生育的孩子更少
根据研究机构Gavekal的分析,中国生育率下降的核心原因并非已婚夫妇生育数量减少,而是由婚姻延迟和教育时间延长等结构性因素主导。可解读为三个层面的动态变化:
一、婚姻延迟是生育率下降的首要驱动因素(贡献率约90%)初婚年龄显著推迟 中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006年的23.6岁推迟至2020年的近28岁,导致20-34岁女性在婚比例从75%降至67.3%。婚姻推迟直接压缩了生育窗口期,例如2020年20-24岁女性已婚比例仅19.6%(2010年为32.5%)。 结婚登记人数断崖式下降 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从2013年的1347万对降至2024年的610.6万对,降幅达54.7%。初婚人数更从2386万(2013年)锐减至1158万(2021年),形成“婚育基础人口塌陷”。
二、教育扩张对生育的抑制效应(贡献率约22%)高等教育普及与职业发展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升至2022年的59.6%,女性受教育年限延长显著推迟婚育时间。七普数据显示,城镇化率(63.89%)和流动人口规模(3.76亿)的激增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 女性社会角色转变 受教育程度提升促使女性更注重职业发展,2023年调查显示34.3%女职工因生育遭遇薪资下降,其中42.9%降幅超50%,形成“生育机会成本陷阱”。
三、已婚生育率逆势上升的补偿效应(抵消12%降幅)政策松绑释放存量生育需求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已婚女性生育率从2010年的1.5升至2017年的1.8,表明政策放松确实刺激了部分家庭生育意愿。2024年生育补贴等新政推动出生人口短期反弹5.8%,印证政策有效性。 生育行为集中化的矛盾 尽管已婚妇女平均生育数提升,但受限于育龄妇女规模年均减少400万、经济负担(75.1%家庭因经济压力放弃生育)等约束,增量难以抵消结构性人口萎缩。
01
Ethan陈
14天前
当今美国消费支出的一半由收入最高的10%的人占据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收入最高的10%人群占据全国消费支出的近一半(49.7%)。
消费分化的核心驱动因素:
1.资产增值效应:高收入群体的财富增长主要依赖金融资产(如股票)和房地产的增值。
2.收入来源差异:高收入群体收入中资本利得占比较高(如股息、投资收益),而低收入群体依赖工资和政府补贴。
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影响:
服务消费主导的高端化趋势:高收入人群的服务消费(医疗、娱乐、教育等)占比达65%,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的55%。这推动了服务价格上涨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