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Manner事件各方站队:
网上基调都是聚焦于创始人,比如“夫妻店就是不行”,“夫妻当老板特别会压榨人”等论调都出现,似乎每次社会事件都会有一些神算子出现,并对当事人面相进行分析,随机得出“有某种面相的人不可信”等类似结论。首先不说Manner经过若干轮VC投资、运作之后,创始人基本在这种情况下在日常运营中被架空,套现退休为主线,但是所有的骂声都给到了对创始人的人身攻击上。
其次Manner历史回看,Manner能变成上海扩张势头最猛的咖啡店之一,成功不是偶然,就我的观察来看,其他上海精品咖啡的门店换掉之后都变成了Manner。
据说Manner成功除了看准当时星巴克等一众外来咖啡没看上的“下沉市场”,同时Manner的所有配方甚至餐巾纸的设计都基于中国人的习惯来,最重要的是,他把咖啡的价格打下来了,星巴克一杯美式30元,Manner就能做到一杯15元,相当于打五折,而且似乎规格更大。
而现在的运营是由各类投资机构来制衡,为了更好财报和投资回报,除了某些旗舰店,门店的咖啡师基于我观察到的不超过两个人。投资人是把一线工作人员当作单位生产单位来进行计算。这让我想到一个我认识的美甲师说曾经有vc跟她聊过开分店做品牌的想法,她说她不理解为什么在这些投资人眼里,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出作品的手艺活能够完全按照工厂线来进行扩张。她觉得这是艺术创作、以及和客户沟通的过程,没有办法完全进行量产。我当时笑了笑没说话。
她说的这两种角度我都能理解。
1.从投资的角度,他们在乎估值,在乎五年内能不能上市。如果有投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店员,服务好客户,返单率和翻桌率都很重要。
2.从个体从业者的角度,自己的作品需要花时间去沉淀,他们愿意去和客户沟通,甚至找到真正能欣赏自己作品的客人。
3.从一线从业者的角度,他们希望不要在接近自己工作效率的极限,还一个劲被客户催和谩骂,他们更多可能只是想要一个规定时间内做完活并得到尊重的工作。
结果就是,大家都把自己当人看,都非常看重自己的情绪和时间,只不过后两者的“当人看”和前者的“当人看”似乎完美共存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