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中的奇怪剧情
🤔 昨天听徐英瑾聊历史小说写作思路(《 徐英瑾:历史小说是倒向的思想实验》
www.xiaoyuzhoufm.com)时说,史书上的记载不符合人之常情的,一般都需要琢磨一下其他的原因。于是联想到几个奇怪的历史剧情。
🤔首先是《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提到的(评分只有5.3, 书名拉高了预期要背大锅)。这书是个很有意思的小科普,梳理了一下历朝历代如何用五德说来定位自己的德性。
他自己说写这本书(或者说这篇长文)的起因,是读史记的时候,看见一段很奇怪的故事,刘邦斩白蛇的故事,被斩的白蛇之母哭诉,说赤帝之子斩了白帝之子。意思就是刘邦是赤帝之子,这是关于刘邦出生的传说之一,也是这个促发马伯庸去追究为什么是“赤”和“白”,进而带出了朝代的德性问题。
🤔同时,刚好在看关于刘邦出生的另一个传说,就是关于他是龙子的说法。(“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段怎么看怎么奇怪。虽然据说沛县风气开放,但这里他爹是亲眼看见蛟龙和他妈(称谓还是简单粗暴的刘大娘)交合,然后若无其事地把他养大,等他当了皇帝,他爹还安然当上了太上皇。这也不是父亲早逝的情况,这么编就离谱,不知应该怎么解释。看下来,这个故事圆得不如赤帝之子的传说。
🤔说到这个奇怪的剧情剧情,就联想到另外一个奇怪的剧情。成吉思汗小时候和他弟弟联手,把同父异母的兄弟别克帖儿杀了,史书记载缘由是,别克帖儿抢了他兄弟俩的鱼和雀。这个故事听起来就很离谱,动机不足,所以大概是有别的原因。
姚大力老师《读史的智慧》中有一文提到,有美国学者提出,考虑到蒙古“收继婚”的习俗,包括儿子娶父亲的妾室,所以这个事件的起因是,铁木真担心弟弟别克帖儿娶他母亲。但是别克帖儿年纪太小(可能比铁木真还小两岁),这个说法难成立。
于是姚又提到了另一个可能,也就是蒙古的另一个风俗,在家长去世、诸子尚未成年的情况下,就由死者的长妻来主持家政。所以铁木真兄弟俩对同父异母兄弟痛下杀手,恐怕是为母亲争夺这个权力。这样听下来就合情合理了。
🤔感觉像解谜一样因吹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