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北大宿舍X上野老师的对话,连夜跟朋友聊了一下,真的挺伤心的。其实我不在意这个对话只围绕婚姻和男性,这种困境其实是很多刚刚觉醒和接触女性主义的朋友都会反复思考的话题,聊聊也好。伤心的是把受到高等教育的优势变成浓浓的骄傲,完全把自己和没有特权和资源的万千普通女性,比如“来自农村的婆婆“ 划分界限;把女性主义者划分三六九等,“有瑕疵的”“完美的”;所有话题从个人出发,也止于个人,一点都没有延伸到群体和社会。实在是根深蒂固的厌女,实在是有太长的路要走。
我自己也在这条路上摸索,虽然在性别意识相对友好的城市生活,但日常还会纠结一些小事,担心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玷污了女性主义的美名。从不肯称呼自己feminist,到在实践中探索自己对两性关系,职场问题,社会结构的看法,到不断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到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至今时常还在纠结一些小事,比如为什么我不能接受和男人AA制,担心他人不理解我这个想法做法;比如设想如果我是一个超级大美女享受性别红利,我还会像现在这样觉醒吗,如果不会,我现在是不是假女权;比如我在工作上会不会没察觉地对女性上司的期望值更高一些; 比如我去male strip club发现male stripper没有荡男羞辱的不解甚至一点愤怒?...
思考和进步是好事,不是吗。希望女性主义者也对自己和他人稍微少一点点苛刻。同时也希望更多激进女权,获得更多优势的女性,可以多一点同理心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