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唱歌。
到后面唱不动了就开始放一些印象深刻的歌,喝酒听着。
最近在看诡秘之主,讲到人或神活着,是因为有记忆锚点。
我到后面就开始放一些“锚点”性质的歌。
昨天跟基友喝酒,他刚从德国博士交换回来,清澈而无忧无虑。而我昨天晚上已经连续三天因为工作焦虑睡眠不足了。
要说明这是一种好的焦虑,是一种自发性的责任心而非hierarchy带来的内耗。每天过多项目过多信息输入输出,就会自然而然带来情绪过山车和大脑过载。
我想到我当时从美国读研回来,也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人。转折点发生在回国后的华泰实习,我的sa小老板在我入职第一天因为没带电脑回家跟我十分坦诚地灌输“投行没有上下班,投行必须随身携带自己的电脑”两条贯穿我后续职业生涯始终的铁律。
有一些歌是我在美国时候听的,我就在想,我到底是谁。
工作的信息和压力多了,一个人去KTV放空有点像,喝酒喝多了,转天“透一透”。
我最近的主题是,发觉许多外部因素的不可避免不可逆转,比如家人的身体,比如项目上的不可抗力和各方博弈、情绪。我时常也会跟
@Cecile_搞事情版_V.1.0 谈心的时候也会感叹这点。我跟基友喝酒的时候也会感叹这点。我觉得我除了身体,心境已经摸到了中年的边。许多中年人才会有的心理问题初具端倪。
我昨天和我基友说,人就是一个缓慢受锤对过程,但我跟真正心理意义的中年人不同的是,我开始感受到被锤,但对此保持愤怒。
不买房车不生孩子会让我多愤怒几年。
并不怀念过去,因为知道现在才是常态,才是更上台阶的强大。
我之前跟
@Cecile_搞事情版_V.1.0 说我如果玩密室玩鬼屋,有鬼吓我,我会大骂他“艹你妈”,严重的甚至还会还手打回去。这就是我面对一切的态度。我的心里十分充实,面对生活像个羽毛球健将,随时准备移动全身,接到对面每个球并且让对面尽量难受。
现在放歌放到“梦回唐朝”了。我歇的差不多了,要上去唱了。忆昔开元全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