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08-30 向港交所递交 IPO 申请的丰巢,在十月份依旧备受关注。最让人炸眼的依旧是那高达 8 亿的快件滞纳金收入(超过 18 小时后每 12 小时收取 0.5 元,最高 3 元封顶)。其次就是让丰巢扭亏为盈的其中一项业务,平台逆向散件(电商退货),硬生生地将商家的血泪化作了自己起死回生的救命药。
(另一导致扭亏为盈的因素是变更了会计准则,将快递柜的折旧时间从 5 年变为了 10 年。丰巢在财报中也并无避讳,甚至详尽地给出了这一变动造成的影响:2024 年头五个月与同期的 2023 年的头五个月相比,其折旧成本从 2.17 亿减少了 63% 至 0.80 亿。)
根据 IPO 申请递交的财报来看,顺丰当前的业务主要分为三类:
📌 快递末端配送服务:快递员(350 万人)配送。
- 快递滞留费,截止 IPO 申请总收入 8 亿。
📌 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消费者寄件(个人散单,3.67 亿人)及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
- 退换货:来自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的收入从 2021 年的 0.85 亿元,增长到了 2023 年的 8.93 亿元,两年增长了 10 倍。
- 在 2021-2023 的包裹数量为 1.34 亿、1.41 亿、2.3 亿件。
📌 增值服务及其他:包裹存储、广告投放、洗护/到家服务。
因为退换货对业务贡献的突出表现,硬生生地将所在类别「消费者智能交付」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 2021 年的 5.9% 拉升至 36.3%。而它自己在「消费者智能交付」类别中的收入占比,也由 57% 拉升至 95%。可以说,丰巢快递柜的寄送服务基本上就是为退换货服务设定的,消费者的主动寄件业务微乎其微。
如此来看,累积的 8 亿滞纳金并非丰巢的核心收入,但由于积少成多且给人一种童年时“每个人给我一元钱”的幻觉,这个 8 亿滞纳金显得特别刺眼。以及,滞纳金本身关乎丰巢另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未经用户同意是否允许将快递放到快递柜中。
这一争论早在 2020 年时就引起过一波巨大争议,丰巢也做出了部分妥协将最小滞纳时间由 12 小时变更为 18 小时。这一问题的最新进展是今年国家出台且在 2024-03 施行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23年第22号)》,其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或许也是因为这一法规的出台,小红书的各大神评论也贡献了免交 3 元滞纳金的办法,如:让快递小哥重新投递(这会收取快递小哥 0.4 元左右的费用,但他考虑到自己的总体指标往往会默默忍受),或者直接在微信上点击「对此订单有疑问」投诉,理由就写「未经本人同意将快递放入快递柜」,三天内就能退回费用。
从丰巢面临的这一法规约束不难推测,也只有默许这样的局部申诉退款,追求一个宏观上的收益或惩戒。事实上,将快递放置到快递柜确实面临着近乎矛盾的调和诉求:
📌 从收件人侧看,未经我允许(甚至更严格地说同收件人未形成合同关系)自然不该有自动放置,更何谈滞纳金一说。
📌 从快递员侧,在实际的快递公司算法指标考核下,几乎不可能有时间与精力去配送最后一公里。哪怕是违背收件人的意愿、承担收件人要求的重新投递费用,也只能忍气吞声,从而实现整体上的收益更优。
这种利益上的根本矛盾,不可能因为出台了法规文件而得到根本性的解除,只能在模糊的大数定律中保持不变:遇到认死理的就算了,只要大部分人没这么多精力去纠缠。
更何况丰巢与快递公司的角度去看,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效率提升对全局收入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更是不可能轻易废除。只能在模糊和具体情境的相互妥协与撕扯中,混沌向前。
可以避免吗?这取决于你自己在模糊与混沌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