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TerenceXie
242关注1k被关注4夸夸
公众号「GeekArtT」主理人
📮信息买手
置顶
TerenceXie
3年前
时光飞逝,当大段大段的时间在记忆中不明所以地消失时,日常的流水账就变得意义非凡。

或许记录生活流水账最舒服的姿势,就是像一个神经病一样将脑海中的意识流一个接一个地记录下来,前言不搭后语(所谓「意识流」不就是这么的毫无逻辑、前后断层么🌚,史上著名的意识流小说都能为其证明)。

不必关心这一条讲述的什么,当然也不必关心它的前一条和后一条会讲述什么,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一连串的思考之后就是一连串的生活琐事,中间还要穿插一些吐槽、抱怨、恶趣味,who knows? And who cares?

记录流水账的过程,就是在往树洞里拼命扔东西的过程,真爽!
00
TerenceXie
20天前
创造价值就是创造人们需要的东西,其难点在于有能力判断什么是人们需要的,以及能区别出仅是自己需要的或臆想出人们需要的。
而另一个隐藏的拦路虎,则是有能力判断出这些价值必须以什么表现形式才能被人们吸收。即便你找到了正确的价值,却只能以少数人理解的方式去表现,你也会失败。无法被吸收的价值,就是没有价值。
抖音和拼多多可以有无数被批判的理由,但它们将「信息分发的改革、生产消费分发的改革、供给侧的改革」这些原本抽象的理念/道理,都以人们可以吸收的形式打造出来了,那它们就是时代级别的大价值提供者。
00
TerenceXie
1月前
一说起概率思维,人们会自动代入为:只要我计算过概率,自己就拥有了概率思维。但这其实远不是一回事,会计算概率题目,甚至是专业的数学家研究过概率,都不意味着具备了概率思维。

因为概率思维的掌握,不是体现在概率的计算上,而是体现在:面对一件件普通的生活琐事时,面对关乎自身利益的决策时,自己是会陷入到局部具体损失的纠结中,还是能超脱出来安心于整体概率期望为正的自动计算中。
00
TerenceXie
1月前
当于东来被贴心的服务、高昂的员工薪资架在道德至高地、享受着世人赞许的目光和无限的期盼时,人们很容易眩晕于「善意」的简单归因:似乎零售、商业只要坚守了道德准则,便能在圣人的祝福下以商才士魂的气魄,席卷整个市场得到满堂喝彩。但发出同样的善意、坚守同样高薪低价策略的其它无数公司,却在世界的其它各个角落折戟成沙。人们似乎忘记了,零售业是商业中的地狱行业,那里随时充斥着相互搏杀的绞肉机,就连痴迷于传统行业的巴菲特也对零售行业敬而远之。更遑论查理芒格死前的耻辱押注:在阿里巴巴一路下跌连续加仓后终于止损退出,留下一句:我忘记了这还是 tmd 一家零售公司啊!

虽然胖东来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仓储式会员店,但如果谈到优质的服务、放心到闭着眼睛就能自动购买的低价,仓储式会员店是绕不开的主题。仓储式会员店的全球明星,肯定是背靠「沃尔玛」这棵大树的「山姆会员店」与芒格鼓吹了一辈子的「好市多开市客/Costco」。如果以当前大众对胖东来模式的吹捧和深入骨髓的外王内圣去看,实力拔擢的「山姆会员店」早就该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现实却是,「山姆会员店」早在 1996 年就落户了深圳,到 2011 年也仅开出了 6 家门店,期间甚至还在昆明、长春被迫将会员店改为沃尔玛。

时也,命也。

道德与圣人的标准是拿来统御的,真到了要做事时,还是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好用。任你的行为多么符合圣人的道德要求,如果大家钱袋子的数目不够,有些商业模式就是跑不起来。

零售业之所以是绞肉机,就是因为它没有护城河,用户再好的忠诚度都经不起「低价」的考验,一溜烟就会跑掉。于是所有的从业者都必须在“低毛利”和“更低毛利”的前提下,不断地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售卖效率,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利润的拉升。如果非要在忠诚度上苛求一下,或许就只能是贴心的服务(这同样需要扩大规模、增加销售效率来摊平成本)和会员费对低成本的补贴(就像 Costco 很多年的收入大头都是会员费而不是商品本身的价差)。

仓储式销售模式的鼻祖 Sol Price(Costco 的创始人 Jim Sinegal 曾在其麾下工作)早在创立 FedMart 时就将他在律师生涯树立的很多理念引入到了零售业:持续履行对顾客的契约责任,保持低价,同时给员工提供优质的待遇福利去服务客户。他的价值排序是:顾客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看看马云在阿里巴巴时提出的口号?)。

有意思的是,Sol Price 当初在 FedMart 引入会员费(2 美元)并非是因为有先见之明地实现更高的忠诚度、补贴低价成本,而是为了规避美国当年的 Fair Trade Law(规定生产厂家拥有设置零售底价的权利,防止大商场低价倾销)。一旦售卖对象是「会员」而不是「普通消费者」后,FedMart 的销售便不在 Fair Trade Law 的管辖范围了。真正让 Sol Price 严肃对待会员费这件事,要等到他被 Hugo Mann(以 60% 股权控股了 FedMart)踢出总裁位置。Sol 拉着自己的儿子和外甥创立了 Price Club,以 25 美元的会员费来实现商品售价的进一步降低。

但,零售行业就是绞肉机。

Price Club 如此高明的商业模式,非但没有为它买到未来长期利润的安全保险,反而启发了无数的同行来同它进行激烈的搏杀。例如,更加专注于「家庭硬件」这个细分销售领域的 Home Depot Price Club 的启发下于 1979 年被创立。另外,因规避 Fair Trade Law 而独有的会员店优势,也因为 Fair Trade Law 被逐步废止而导致 Price Club 承接更大的压力。

当然,直接将 Price Club 推入坟墓的无疑是本文开头的两大超级巨星:山姆会员店和 Costco,它们在 1983 年的几乎同一时间开业。比起互联网行业的顶级创意先发优势来实现的网络效应护城河,零售行业的创业需要更为重要的因素:执行力。Costco 在卓越的执行力实现飞速增长后,于 1993 年将 Price Club 并购为 Price Costco,并在 1997 年更名为 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

但即便是 Costco 这样的顶级零售业玩家,虽然将销售效率拉到了天花板,但其所转利润同其它行业比较真的是乏善可陈。Costco 2021 年以 1660 亿美元的收入和 40 亿美元的净利润在《财富》中排名第 27 位,而谷歌(Alphabet)则以 1820 亿美元的收入和 400 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名第 21 位。在零售业,真的是赚辛苦钱啊!

再来回看于东来当前花团锦簇背后的实质商业筹码。

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背后是多年来逐步构建出的强大供应链和自己的销售体系。既有从 2001 年就在河南本地构建出来的「四方联采」模式,又有自己成为本地明星龙头后获得的商业地产优势。如同麦当劳依靠租金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获得核心利润,胖东来在超市的爆炸流量引入下,能够在其它如金店、茶叶店、数码产品等高毛利商业地产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摊平整体成本。

如此也能理解,为什么胖东来暂时没有做河南以外的急剧扩张。优质服务和低廉价格都是依靠长期累积出的精密商业结构来分摊的。更何况,所谓的员工高薪(8000+),真到了外地可能也就不起眼了,且还没有其它的高毛利品类来平摊成本。

这样的打法虽然不够激进,却相当理智。即便是巨头沃尔玛,曾经的发家之路也是犹如我党一般,步步为营,精细地选择作战地点,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逐步向外扩张,而非一刀切地高举高打。沃尔玛在扩张新店时可谓是用心良苦,一面调研新地区的零售竞争程度,一面调整已有根据地的售价:在沃尔玛拥有绝对垄断权的地区,就采取更高毛利的售价去获取高利润;而在新的作战地则充分降价到竞争对手之下,力求一城一池地稳步扩张。

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对于一家公司的扩张极其重要。或者说,找到了可复制模式的公司,才有资格做高举高打的规模性扩张。海底捞的张勇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及:海底捞很长一段时间之所以拒绝上市,就是因为他觉得还没有找到一种让他安心的可复制的模式。强行注入资金去突飞猛进,只会让海底捞分崩离析。

以如此视角去看,也就能理解胖东来的积极帮扶策略。江西嘉百乐、湖南步步高、永辉超市,其帮扶的商业实体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能验证胖东来的可复制模式是否真的存在。在没有找到真正的可复制模式前按兵不动,无疑是克制且理性的。更何况,虽然于东来的帮扶是完全免费,但改店后销售的胖东来产品总要给钱吧?如此,帮扶一个店,就多了一套渠道经销商。或许,在这种通过“帮扶”来实现渠道商扩张的方式,没准儿就是胖东来较为恰当的可复制模式。

另外,在当前聚光灯的照射下,胖东来本身就是一个直播售卖主播。一款好产品,与其贴上「驰名商标」几个字,不如贴上「胖东来售卖」来得火爆、更值得信赖。

东哥的胖东来,无疑给中国的零售业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但身处零售绞肉机行业,胖东来本身的道路还很漫长。毕竟长者曾教育过我们: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10
TerenceXie
1月前
与其劝导,不如收割
00
TerenceXie
2月前
只要真的获得了重要的市场指标,自然能理解很多你原本不理解的商业问题。先拼命地让自己达到到那个指标,而不是在一旁空想那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00
TerenceXie
2月前
同样的收益,如果它来自创造了你真心认可的价值,你会快乐很多。
00
TerenceXie
2月前
看得太重,往往不是因为你用情太深,而是见识太少,以为手上的东西是绝无仅有的好。一旦你愿意放下这种对 local best 的执念,愿意随时在广袤的天地和丰富的市场去挖掘新的资产和机会,你就能把手中之物看得淡些。

不要让自己陷入到不得不用情至深的死地,不要偷懒地满足于手上的 local best,要随时勤快地找寻更多的好东西好方案。见识过更多、有了备份和替代的选项,就能对事物看得更淡。
00
TerenceXie
3月前
解放思想这件事在哪个时候都不算晚。不要以为只有改革开放的时候需要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你的每一个当下都需要反复询问自己:是否当前的「应该」束缚住了自己的思想,抑制了自己的生产力和影响力?

人,最容易被成为文化中的好人所束缚,为每一处生活细节添加「应该」,形成马戏团锁住大象的纤细铁链。
00
TerenceXie
3月前
面对摄人心魄的恐惧,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是考虑如何规避,而是思考如何能从中榨取更多的利益。利用贪婪去管理恐惧,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
00
TerenceXie
3月前
2024-08-30 向港交所递交 IPO 申请的丰巢,在十月份依旧备受关注。最让人炸眼的依旧是那高达 8 亿的快件滞纳金收入(超过 18 小时后每 12 小时收取 0.5 元,最高 3 元封顶)。其次就是让丰巢扭亏为盈的其中一项业务,平台逆向散件(电商退货),硬生生地将商家的血泪化作了自己起死回生的救命药。

(另一导致扭亏为盈的因素是变更了会计准则,将快递柜的折旧时间从 5 年变为了 10 年。丰巢在财报中也并无避讳,甚至详尽地给出了这一变动造成的影响:2024 年头五个月与同期的 2023 年的头五个月相比,其折旧成本从 2.17 亿减少了 63% 0.80 亿。)

根据 IPO 申请递交的财报来看,顺丰当前的业务主要分为三类:

📌 快递末端配送服务:快递员(350 万人)配送。

- 快递滞留费,截止 IPO 申请总收入 8 亿。

📌 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消费者寄件(个人散单,3.67 亿人)及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

- 退换货:来自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的收入从 2021 年的 0.85 亿元,增长到了 2023 年的 8.93 亿元,两年增长了 10 倍。

- 2021-2023 的包裹数量为 1.34 亿、1.41 亿、2.3 亿件。

📌 增值服务及其他:包裹存储、广告投放、洗护/到家服务。

因为退换货对业务贡献的突出表现,硬生生地将所在类别「消费者智能交付」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 2021 年的 5.9% 拉升至 36.3%。而它自己在「消费者智能交付」类别中的收入占比,也由 57% 拉升至 95%。可以说,丰巢快递柜的寄送服务基本上就是为退换货服务设定的,消费者的主动寄件业务微乎其微。

如此来看,累积的 8 亿滞纳金并非丰巢的核心收入,但由于积少成多且给人一种童年时“每个人给我一元钱”的幻觉,这个 8 亿滞纳金显得特别刺眼。以及,滞纳金本身关乎丰巢另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未经用户同意是否允许将快递放到快递柜中。

这一争论早在 2020 年时就引起过一波巨大争议,丰巢也做出了部分妥协将最小滞纳时间由 12 小时变更为 18 小时。这一问题的最新进展是今年国家出台且在 2024-03 施行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23年第22号)》,其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或许也是因为这一法规的出台,小红书的各大神评论也贡献了免交 3 元滞纳金的办法,如:让快递小哥重新投递(这会收取快递小哥 0.4 元左右的费用,但他考虑到自己的总体指标往往会默默忍受),或者直接在微信上点击「对此订单有疑问」投诉,理由就写「未经本人同意将快递放入快递柜」,三天内就能退回费用。

从丰巢面临的这一法规约束不难推测,也只有默许这样的局部申诉退款,追求一个宏观上的收益或惩戒。事实上,将快递放置到快递柜确实面临着近乎矛盾的调和诉求:

📌 从收件人侧看,未经我允许(甚至更严格地说同收件人未形成合同关系)自然不该有自动放置,更何谈滞纳金一说。

📌 从快递员侧,在实际的快递公司算法指标考核下,几乎不可能有时间与精力去配送最后一公里。哪怕是违背收件人的意愿、承担收件人要求的重新投递费用,也只能忍气吞声,从而实现整体上的收益更优。

这种利益上的根本矛盾,不可能因为出台了法规文件而得到根本性的解除,只能在模糊的大数定律中保持不变:遇到认死理的就算了,只要大部分人没这么多精力去纠缠。

更何况丰巢与快递公司的角度去看,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效率提升对全局收入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更是不可能轻易废除。只能在模糊和具体情境的相互妥协与撕扯中,混沌向前。

可以避免吗?这取决于你自己在模糊与混沌中的选择。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