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走的人》
年前(三月了,用年前这个词稍微有点过分)突然很密集地接收了几条鹤岗的消息:赖导关于鹤岗的视频、几篇说那里房价很低的帖子、播客《除你武器》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加上越发意识到工作难找而动了一丝丝隐居的心思,就买来这本书打算看看。
在听播客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里边不是什么开心的故事或者经验贴,但又稍微想象得严肃了一些;作者李颖迪长期从事非虚构写作,所以我会下意识套上中学那会儿读柴静的感受,还向室友嗔怪这本书的封面做得像是不那么起眼的言情小说,和题材完全不搭嘛。看完以后则打消了想要改书封这个念头(隔壁刚上完书籍装帧课,我有些跃跃欲试),正如这本书出乎我意料的温柔叙述,用干净、简单的小插画传达治愈的氛围也挺好的——对于书里的人们来说,生活已经足够苦涩了。
"我那时想,无论到哪,生活始终是生活,无法绕开。无论多想躲起来,人毕竟是人,人还是需要人。"
我其实有点讨厌所谓的好词好句,因为很多漂亮句子在书里和书外读起来并不是一回事,甚至给我的震动是相反的。所以我发现我每次摘抄下的片段通常从遣词造句上算不得多么惊艳,但会让我回忆起读到那里时响起的一声惊雷。
读到书里出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打消了隐居、像他们一样逃离的念头。虽然我好像慢慢习惯了一个人跑东跑西,但我的生活并不井井有条,我还是很需要和朋友们聊天的,我喜欢聊天,而且我总是间歇性的活在过去。不敢保证他人如何,我还需要人。
这本书不是什么社科调查,数据量也没那么多,可以算作一些故事、一些人物志、一些局部的事实,所以这本书是轻盈的,好像离我很近,好像我也短暂成为了他们的朋友或是观众。
鉴于我老是在没有课的早上睡到十一二点(还是乐观情况),而鹤岗三点就会天黑,那会有些可怕。
不过,敬那些逃走的朋友们,谁又敢说按部就班的生活是正确的呢,你们的开拓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