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悬崖边上的猫
433关注15被关注0夸夸
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开心最重要。
悬崖边上的猫
2天前
最喜欢的即刻er 是「漂流2017」老师;
尤其喜欢看他记录日常的文字,有时没在动态栏中刷到,还会搜索他昵称、进他主页看看有没有更新。

他的文字就像「生活中的显微镜」,会记录我们经常忽略的生活细节,但读到时会感同身受、会心一笑;更喜欢他偶尔的绝妙比喻,就像这条:“好像看见了我闺女,就是这么猛的萌丫头。”

我曾尝试着用Deepseek分析和学习他的文风,但DP给的建议:

下次写「累」,别直接抒情,试试写:「后脖颈像被钉了铁板,手指头敲键盘时总慢半拍,像是隔着毛玻璃在打字」;
下次写泡面可以这样改:「脱水蔬菜在开水里舒展成裙摆,调料包浮油在碗沿画出金边,这熟悉的味道比任何GPS都更能定位乡愁」;
下次写经济拮据时,别写「穷」,试着写:「在超市对比了30种洗衣粉的每克单价后,我忽然掌握了微观经济学博士答辩的底气。」

都太矫揉造作了,远不如漂老师的文字读着熨帖舒服。如果不是热爱生活、如果不是真的观察到生活的细节,我想,是写不出他那种文字的。让我想起了汪曾祺的散文。

带着一大家子人在异国他乡打拼,虽然风景很好,但日常也会遇到很多难处吧。可漂老师的文字总会洋溢着幽默乐观的气息。

其次喜欢的是各位美女即刻er,各有各的美,又很真实。每日打开即刻刷到,赏心悦目。

希望美的能一直美下去,希望漂老师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00
悬崖边上的猫
4天前
好久没有读到这么动人的文字了,记录下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安石的心似乎飞回了唐朝,来到安史之乱中那个寂寞的音乐厅。时空在这里交错了。在杜甫的眼中,破败的大厅寂寂无人,自己孤独地演奏完,向空旷的观众席鞠躬谢幕。然而在同一个音乐厅,在重叠的平行时空里,人们欢呼如潮,王安石等一众后辈包含热泪起立,满怀崇敬,向“诗圣”致以经久不歇的最热烈掌声。”——王晓磊 《唐诗光明顶》

读书时把古代著名诗人们的称号倒背如流,也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点,根本不明白背后的含义。今天读完这一篇章,才理解杜甫会为什么会被尊称为「诗圣」。

小时候,读横渠四句,深感震撼,希望将来也会成为一位很有用的人;到现在,年岁渐长,大多数时候只想过好自己。但这颗心依然会被触动,又去腾讯公益增加了一个月捐。
00
悬崖边上的猫
4天前
Emmm,感觉学了又像没学,对听说帮助不大。
40
悬崖边上的猫
5天前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句诗,一度让我以为,是安史之乱击碎了举世无敌的盛唐。今天读《唐诗光明顶》才知道,唐帝国的崩塌早已开始。

光天宝年间就已有多次军事惨败:

一、石堡城之战(749年)
起因:唐玄宗为争夺青海战略要地,命哥舒翰强攻吐蕃占据的石堡城以彰显国威。
时间:749年
地点:青海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
参战方:唐军(哥舒翰) vs. 吐蕃
规模:唐军6.3万,吐蕃守军数百人
结果:唐军以数万人伤亡代价攻占空城,仅俘吐蕃400人
影响:杜甫斥为“开边黩武”典型,削弱西北边防。

二、怛罗斯之战(751年)
起因: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因贪图石国财富,以“无藩臣礼”为由攻灭石国,劫掠屠城。石国王子逃亡后联合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反击。
时间:751年
地点:中亚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附近)
参战方:唐朝安西军(含葛逻禄、拔汗那仆从军) vs. 阿拉伯帝国及石国联军
规模:唐军约2-3万人,阿拉伯联军约10余万
结果:唐军因葛逻禄部叛变惨败,仅数千人逃回安西
伤亡:唐军阵亡约1.5万人
影响:唐朝停止西扩,中亚逐渐伊斯兰化,造纸术等技术西传。

三、第一次征南诏之战(751年)
起因: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南诏王阁罗凤妻女、勒索财物,并诬告其谋反,引发南诏攻杀张虔陀并占领姚州。
时间:751年
地点:云南太和城(今大理)
参战方:唐军(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 vs. 南诏、吐蕃联军
规模:唐军8万,南诏联合吐蕃兵力不详
结果:唐军因轻敌冒进、地形不熟惨败,鲜于仲通仅以身免
伤亡:唐军死亡6万余人
后续:南诏归附吐蕃,杨国忠掩盖败绩继续征兵。

四、征契丹之战(751年)
起因:安禄山为立功巩固权位,冒然征讨契丹,但战术失误且轻视契丹战力。
时间:751年
地点:东北土护真水(今内蒙古老哈河一带)
参战方:唐军(安禄山) vs. 契丹、奚族联军
规模:唐军6万,契丹兵力不详
结果:唐军因暴雨导致装备失灵、奚族叛变而全军覆没
伤亡:唐军6万人覆灭
影响:东北防线崩溃,安禄山权势未受追责。

五、第二次征南诏之战(754年)
起因:杨国忠为挽回第一次战败颜面,强征河南、河北士兵再度伐南诏。
时间:754年
地点:云南邓川(今大理北部)
参战方:唐军(李宓) vs. 南诏、吐蕃联军
规模:唐军7万(含临时征募兵)
结果:唐军因瘴疫、粮尽溃败,李宓战死
伤亡:唐军死亡约7万(含病死、战损)
后续:南诏立“德化碑”表明叛唐无奈,唐廷仍拒和解。

六、安史之乱(755-763年)
起因:藩镇节度使权力膨胀(安禄山兼三镇节度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杨国忠与安禄山争权,矛盾不可调和。
时间:755年
地点:范阳(今北京)至中原多地
参战方:唐朝中央军 vs. 安禄山、史思明叛军
规模:叛军约20万,唐军前后投入超60万
结果:唐朝惨胜,但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伤亡:官兵死亡数十万,平民伤亡数百万,北方经济崩溃。
00
悬崖边上的猫
7天前
在上海,无人机真是个美丽废物。

兴致勃勃驱车去飞行安全地图上最近的地点试飞刚买的大疆Flip,到了以后,起飞前报备,又被告知是管控区;

败兴而归。估计如果不是外出游玩,后续就待在家里某个角落里吃灰。
00
悬崖边上的猫
10天前
每次因为情绪上头炒股亏损时,马上就停止操作,提取一点现金开始买买买模式。让自己知道股票账户数字的现实购买力,冷静一下。

上次是买了新款的MacBook Air和Apple Watch Ultra2,这次是买了大疆无人机、AirPods Pro2和春装。周末外出踏青,多看美景,少看研报。
00
悬崖边上的猫
20天前
本来我不想卷的,有天早上醒来,忽然看见有人超了我2000多分,这怎么能忍?卷起来,本周首次突破11000分。
00
悬崖边上的猫
22天前
开元二十四年,唐朝进入了全面的繁荣时期,所谓“天下大治,河清海晏”。

这一年,二十四岁的杜甫来到了山东泰山,望着巍峨的山峦,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时候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壮怀激烈。一想到他之后的颠沛流离,乃至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就不得不感慨人生际遇难测。
00
悬崖边上的猫
1月前
现在的小学生,都被布置了啥课外调研作业?!

我刚在商场洗手间正嘘嘘着,边上一个小朋友:
“叔叔,采访一下。你看过《哪吒2》吗?”
“看过”
“你觉得好看吗?”
“挺好看的”
“那你看的是imax还是普通屏幕?”
“普通屏幕,imax场次太少,难抢”
“你觉得效果咋样”
“挺好的”
……

小朋友真是调研鬼才,欺负我不能立马走开是吧?
00
悬崖边上的猫
2月前
今年没去成威海,也没去成西湖,却还是在老家看到了雪。虽然看到了雪,还是有些遗憾没去成杭州,没能去看……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