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购入阅读器后,配合微信读书的会员,看了《庆祝什么也不干的一天:智利生活手机》、《人生借阅室》、《底牌》、《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帷幕》、《清单女孩》、《不好看的书》和《读书的人》。读了很多不会买的书,也读了很多来不及买的书。似乎有种图书馆的作用。(顺便吐槽一下家附近的图书馆真是有些拉跨。)
其中,最喜欢《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在《读书的人》里也提到了这本书。这是一本更贴近社会学视角的观察,描述了现象以及背后的一些原因,不是学术类的作品。关于养老的部分,让我想了很多。关于存钱、关于社会资源,以及关于身体健康。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我内心的偶尔出来的恐惧,我不知道到了老年的时候,我会有什么想法。我的恐惧真的是因为担心老无所依么?或许我更担心的无法自主行动以及无法自主决策吧。我害怕受困其中。
《读书的人》是魏小河的书评。对我来说,遇到喜欢的书评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相比于告诉我这本书好的原因,我能接受这本书给到的感受。成为读者之后,一直避免描述某本书“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不太喜欢梁永安的《日常》,字里行间里有教育的意味。《读书的人》没有让我感觉到这种教育的意味,读起来更轻松一些。
读完的纸质书:《燕食记》,连续吃了两顿粤菜。虽然和书里描述的味道肯定不一样。现在读到长长的人生,会有一种慰藉:知道人生很长,或许总是不如意,总是物非人非,或许总有遗憾,但生活还是会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