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优势教练柳大
465关注109被关注0夸夸
🏅盖洛普认证教练|职场生涯规划师|985本
🎄8年职场履历|深入解读4000份优势报告|累计600例个案咨询
优势教练柳大
1天前
🚀 你到底该选心理咨询,还是优势教练?一张图看懂!

最近,我和很多朋友聊到心理咨询 vs. 优势教练,发现大家常常选错方向,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为了让大家一秒看懂,我做了一张心理成长坐标轴👇

📌 看图解析
👉 如果你深陷情绪困扰,容易焦虑、低落、迷茫,建议先去心理咨询,帮助你稳定情绪、接纳自己。
👉 如果你状态还行,但不知道如何突破现状,想要更高效、更顺畅地达成目标,优势教练更适合你!
👉 如果你既焦虑又拼命努力,感觉一直在内耗但没结果,你需要先调整心态,再借助优势教练找到更聪明的努力方式!
👉 如果你心理稳定且执行力强,但想找到更高效的方法发挥潜力,那优势教练是你的最佳选择!

💡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对比?
很多人找心理咨询,其实只是想让自己“舒服”一点,但如果你想让人生发生现实的改变,心理咨询可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需要的是策略、方向和优势运用——这正是优势教练的核心!

🔍 你现在在哪个象限?欢迎留言聊聊!
10
优势教练柳大
2天前
【教练说】优势教练到底有多少种?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刚开始做优势教练时,我也在思考,到底教练能做什么?后来接触得越多,越发现这个领域的细分程度远超我的想象。

有的教练专注商业,比如销售、个人IP定位、商业模式优化;有的教练专注职场,比如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职业转型、高管领导力、团队协作;有的教练专注疗愈,比如催眠、情绪调节、内耗疏导、人生方向探索。还有教练专注家庭,帮助改善亲子关系、夫妻沟通,甚至支持ADHD家庭;也有教练专注成长,比如潜力挖掘、人生设计、副业变现。

而我自己的优势教练之路,一开始是从自我探索出发,后来帮助职场人解决发展焦虑,慢慢地,又开始支持创业者找到自己的商业优势。一路走来,我发现,优势教练最重要的,不是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帮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所以,优势教练到底有多少种?其实是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甚至如果你根据盖洛普优势34才干来划分,还会有几万种风格不同的教练。如果你也在寻找自己的优势,或者在某个领域卡住了,不妨聊聊,看看能不能帮你找到新的突破点。
00
优势教练柳大
4天前
职业规划不是找“真命天职”,而是别掉坑里

昨天做优势咨询,聊了一场职业规划。本来以为又是焦虑型客户,结果不是——这位客户一点都不焦虑,他只是不想选错,不想总是从头再来,这点倒挺有意思的。

其实很多人聊职业规划,都会掉进一个坑:想找一份完美的工作,能满足所有需求——既有高薪,又有成长空间,又能自由发挥创意,还不累不卷不加班,最好公司文化还得像乌托邦。兄弟姐妹们,清醒一点,这个工作是不存在的!即使有,等你需求变了,它也不香了。

所以,每次做职业规划,我都会先帮客户拆掉这个幻想。职业规划的重点不是找到“唯一正确”的路,而是看清楚你的最主要诉求,是经验,是薪资,是平台背书,是面子好看,是时间平衡,是职场关系融洽。

如果你想的是“我这一选,就得一辈子不后悔”,那你只是在难为自己。毕竟现代意义上的“工作”,即受雇于公司、拿固定薪资、按时上下班的模式,那其实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就是200多年前才开始出现的。

其实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职场变革,从996往更人性化的方向走,就比如谁都会羡慕的充满松弛感的欧洲工作。

而且职场从来就不是人生的全部,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把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一份工作上,然后天天纠结“是不是选错了”“是不是该跳槽了”。

你会开始真正掌控自己的节奏,生活的节奏,爱情的节奏,事业的节奏,健康的节奏,财务的节奏,成长的节奏,休闲的节奏,友情的节奏,而不是被职场的游戏规则牵着鼻子走。

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点迷茫,或者不想在职场上踩坑踩到心态炸裂,欢迎来找我聊聊。我不保证给你“标准答案”,但保证让你少走弯路,走得更自洽。
00
优势教练柳大
4天前
MBTI的16种人格,原来可以这样分!

作为一名优势教练,我在咨询中经常使用盖洛普优势和MBTI,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自己。很多客户一开始对MBTI的16种人格感到困惑,觉得太复杂,但其实MBTI可以拆分成4个大类,这让我在判断客户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互动风格时更加精准。

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对方没有性格测评报告,我也会通过一些对话、提问,快速判断出客户可能属于哪一类。不同类型的人格,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差别很大,了解这些背后的规律,能帮助我更快切入客户的真正需求。

1. 分析型(Analysts):理性思考派(NT组合)

分析型人格注重逻辑和推理,擅长战略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
INTJ(建筑师):擅长制定长期计划,逻辑性强。
INTP(逻辑学家):爱思考,喜欢探索新概念。
ENTJ(指挥官):果断有力,擅长领导和推动。
ENTP(辩论家):思维敏捷,喜欢挑战现状。

上周辅导的INTJ创业者让我印象深刻:他带着3份商业计划书来找我,却在执行阶段屡屡受挫。这类客户像精密导航系统,擅长构建战略蓝图,但容易陷入"过度规划陷阱"。

咨询思路:
在咨询中,我会帮助“分析型”客户理清思路,提供结构化的方法,让他们在制定战略和做出决策时更清晰高效。

2. 外交型(Diplomats):共情引领派(NF组合)

外交型人格注重价值感和人际关系,富有同理心,擅长引导和激励他人。
INFJ(提倡者):理想主义者,关注意义感。
INFP(调停者):温柔有创造力,注重内在感受。
ENFJ(主人公):擅长团结和激励团队。
ENFP(竞选者):充满热情,喜欢探索新可能。

记得有位ENFJ高管,团队业绩顶尖却陷入严重内耗。这类客户如同心灵调频器,能精准捕捉他人情绪,但常因过度共情透支自己。

咨询思路:
我在与“外交型”客户沟通时,更注重理解他们的感受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找到与自身理念契合的方向。

3. 守护型(Sentinels):执行守护派(SJ组合)

守护型人格注重秩序和责任,擅长管理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ISTJ(物流师):讲原则,注重细节和执行力。
ISFJ(守卫者):温暖且有责任心,愿意支持他人。
ESTJ(总经理):务实高效,擅长组织和推动。
ESFJ(执政官):擅长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

辅导过的ESTJ财务总监曾因流程改造受阻陷入焦虑。这类客户如同精密钟表,擅长建立系统却容易陷入路径依赖。

咨询思路:
对于“守护型”客户,我会帮助他们优化执行路径,调整管理方式,提升效率。



4. 探险型(Explorers):自由冒险派(SP组合)

探险型人格注重体验和行动,敢于冒险和尝试,喜欢即时反馈。
ISTP(鉴赏家):独立冷静,喜欢动手解决问题。
ISFP(探险家):感性且有创造力,追求自由表达。
ESTP(企业家):果断灵活,擅长快速做决策。
ESFP(表演者):活力四射,擅长社交和即兴表达。

最近辅导的ESFP市场总监是个典型案例:创意爆棚却总被质疑"不够稳重"。这类客户就像即兴演奏家,需要的是把灵感火花转化为可持续燃料。

咨询思路:
我会引导“探险型”客户在保持灵活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更清晰的长期规划。

每个人的天赋都是待解码的基因序列。与其在16型人格中自我设限,不如用动态视角看待优势进化,毕竟性格测评只是我们增进了解自己的工具。

我宁愿清醒的活,甚至因此去体验了20几种性格测评,也不要人云亦云地说性格测评都是骗人的。毕竟,人格类型不是命运剧本,而是辅助我们成长的导航地图。
00
优势教练柳大
5天前
MBTI 是一种常用的性格测评工具,但在帮助我了解客户的沟通模式、决策习惯和日常行为倾向时,确实非常有效。MBTI 的核心在于 4 个维度,每个维度代表两种相对的行为倾向。

1. 能量来源:内向(I) vs 外向(E)

在咨询中,我经常遇到内向型的客户在职场或社交中感到疲惫,因为他们的“社交电池”耗尽了。而外向型的客户,则可能在长期独处中感到被孤立。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节奏,找到合适的平衡。

2. 获取信息方式:实感(S) vs 直觉(N)

有些客户在做决策时,倾向于依赖“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来判断(S型),而另一些客户更依赖“我感觉这件事的趋势不对”(N型)。理解这种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能让我在引导他们做决策时,更贴近他们的思维模式。

3. 决策方式:思维(T) vs 情感(F)

T 型客户在面对选择时,更关注“对不对”,而 F 型客户更关注“合不合适”“会不会伤害别人”。在帮助客户做职业规划或关系修复时,我会根据他们的决策倾向,帮助他们平衡理性与感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4. 生活方式:判断(J) vs 感知(P)

J 型客户在不确定性中容易焦虑,而 P 型客户在严格的计划中容易感到束缚。了解这一点,我可以帮助 J 型客户在计划中预留弹性空间,也可以帮助 P 型客户建立更有效的时间管理框架。

为什么 MBTI 有用?
在我的咨询中,MBTI 让我能快速了解客户的思维模式、沟通风格和行为逻辑。结合盖洛普优势,我可以更精准地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沟通方式和成长路径。

MBTI 不是用来给人“贴标签”的,而是帮助你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
要让自己真正成长,要有“万物皆备于我”的底气。

如果你了解了自己的 MBTI 类型,不妨思考一下:
你的沟通风格是否和你的 MBTI 类型一致?
你在做决策时,倾向于理性分析还是感性共情?
你更喜欢按部就班,还是随性而为?

理解自己,是成长的第一步。
00
优势教练柳大
7天前
风口会过时,个人优势才是立身之本。

如果你还没看到优势的价值,来,跟着我做一遍👇

回溯你被朋友夸过3次以上的特质
不管是“会挑奶茶”、“做PPT特别快”、“人缘好”……
——这就是你的潜在优势。

找到为此付费的最小场景
“会挑奶茶” 做奶茶测评 茶饮品牌合作
“做PPT快” 职场PPT优化 商务咨询
“人缘好” 社群运营 社群带货

用内容构建认知杠杆
一篇爆款笔记 > 100次商务洽谈
一个10万播放量的短视频 > 线下跑10场路演

如何通过优势实现逆袭?

答案是:你不需要成为行业顶流,但你需要成为某个细分赛道的“靠谱存在”。
00
优势教练柳大
8天前
我真觉得做优势教练是个“作弊”的事情

你说,很多人可能跟自己的闺蜜、伴侣,甚至在自己独处的深度思考中,都没办法触碰到的那些“自己”,在跟优势教练的对话中,可能就会被精准地点到。那种感觉就像是平地一声雷,瞬间被惊醒,恍然大明白!

其实我当初也是因为这种感觉才“入坑”优势教练的。最开始我还在想:这到底是某种心理技巧,还是一种巴纳姆效应? 但做优势教练了这么久,跟这么多人一起探索,我越来越确认——这种感觉不是技巧,而是共鸣,是被看见,是在那个瞬间,你突然意识到:“啊,原来这就是我。”

更神奇的是,在一洲优势大院,优势教练之间还会互相做督导,彼此深入了解和探索,竟然发现这种理解与共振,反而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想一想,跟你同床共枕十几年的人,可能都不了解你某个性格的深层逻辑,但可能某天,某个陌生的优势教练,突然就跟你在那个点上达成了深刻的共识和共鸣——这种感觉是不是有点玄?是不是有点妙不可言?
00
优势教练柳大
9天前
最霸道收费站
霸道带着柔情:留下·收费站
00
优势教练柳大
10天前
为什么你怎么描述自己,别人就会怎么看你?

👀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总是能轻松给人留下“专业、靠谱、有魅力”的印象?而有些人明明也很厉害,但总是被低估,甚至被误解?

这其实和你是怎么描述自己的有很大关系!

🎯 1. 你说什么,别人就怎么看你

你用什么样的语言、态度、视角来描述自己,实际上是在给别人建立“认知框架”。
如果你强调自己的挑战和不足,别人自然会在这个框架里看待你,觉得你可能在这些方面不够强。
如果你强调自己的成长、能力和突破,别人就会在这个框架里寻找你身上的闪光点。
👉 你说自己“很擅长解决复杂问题”,别人就会在你讲话或做事时,寻找你“聪明、会分析”的表现。
👉 你说“我其实有点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别人就可能在互动中,潜意识地觉得你“有点社恐”。

比如:
有个朋友说:“我其实对数字挺敏感的。”
后来在一次聚会里,大家聊天提到做预算,第一时间就有人说:“诶,你来算算!”

所以,你怎么介绍自己,别人就怎么“定义”你。



💡 2. 别人会“镜像”你的情绪和态度
别人会在你表达的情绪、语气和内容里,“镜像”出对你的态度。
你自信地描述自己,别人就会在心理上“跟随”你的自信,认为你是个有底气的人。
如果你表达自我怀疑或犹豫,别人也可能在潜意识里对你产生不确定感。

真实场景:
有次我做优势解读,一个女生说:“我感觉自己在职场好像没什么特别的能力。”
但当我引导她聊到她在团队里做了哪些事时,她突然说:“其实团队每次项目能推进,都是我在协调和跟进……”
这时她眼里亮了,别人看她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 3. 你给自己贴什么标签,别人就会按标签来“对号入座”
当你给自己贴标签,他人也会默认这个标签,并在互动中寻找与你标签匹配的行为。
👉 你说“我是个有影响力的人”,别人就可能在你表达观点时更愿意听你说。
👉 你说“我有点怕在陌生场合讲话”,别人可能就会在活动中更少主动找你聊天。

举个例子:
有个朋友说:“我其实特别擅长做PPT。”
后来每次团队有需要做方案时,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她,甚至连领导都主动交代她负责这块。



🚀 所以,怎么让别人看到你真正的价值?

👉 聚焦优势——多强调你做得好的部分。
👉 传递信心——自信地表达你的能力和特点。
👉 塑造标签——给自己贴上“专业、靠谱、值得信赖”的标签。

你怎么说自己,别人就怎么理解你!
所以,别再说“我好像不太行”,换成“我很擅长XXX”,你会发现世界真的会不一样! 😎🔥
01
优势教练柳大
10天前
今天,作为美力的签约优势导师,完成了《优势基因觉醒:自我认知助力商业影响力打造》3小时课程分享,真的感受到美力主理人社群满满的“她力量”!

优势基因如何变成商业修行的结果?关键在于:
👉 基于你的优势基因,找到你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性
👉 这正是美德主理人商业体系里的“精”——只有先了解自己的优势,才能知道如何滋养自己,才能有能量去拉动自己
👉 在小步快跑和不断的正反馈中,才能逐步摸索出独属于自己的成功路径

优势,是最好的商业底层能力。了解自己,才能驾驭自己!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