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云中江树
395关注3k被关注2夸夸
AI编程| 结构化提示词 | AI智能体;
微信公众号: 云中江树
微信1796060717
置顶
云中江树
2年前
🔥ChatGPT 中文指南🔥震撼发布

一周内 GitHub 狂揽 500+ ⭐,帮助中文用户了解和使用 ChatGPT,收集了丰富的 ChatGPT 工具、应用与示例。项目持续更新,欢迎关注,欢迎 Star⭐~

GitHub - yzfly/awesome-chatgpt-zh: ChatGPT 中文指南,指令指南,精选资源清单,更好的使用 chatGPT 让你的生产力 up up up!

45331
云中江树
18:12
就像 AI编程需要原生的cursor一样,AI需要 AI专用的浏览器。

这是最近玩了一遍manus,智谱的AutoGLM沉思,mcp操作浏览器之后的感受。

AI 和各种网络平台的连接是个大问题。

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必应之类的API联网。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是问题是很多数据平台并不对外提供API,并且已经开始了反AI措施。所以这些联网API拿到的数据基本都是自媒体文章,各种深度的平台的数据很少。

更进一步的,类似manus,mcp服务,browser use这种让AI来操作浏览器来打破api获取的数据有限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和以前的操作浏览器做爬虫的问题一样,数据不好拿,也会被谷歌真人验证,访问频繁,登录验证等环节拦截。而且manus拿不到数据然后自己造数据的欺骗行为还比较频繁。

然后,更通用的方式是智谱的 autoglm 这种用GUI 直接做图片识别的方式,能规避掉很多传统验证手段,难点是是识别的准确率和精准度,同理也会被网站的登录验证等环节拦住。

也许我们需要一种专为AI流畅访问各个平台,获取数据的AI浏览器。

在各个平台没有放开AI访问以前,由人一次登录上各个平台和网站,只要不掉线就不重复验证,并且直接从浏览器内流畅获取各种数据,而不是在现在给人做的浏览器里做各种改装。

就像当年做自动驾驶一样,发现油车再怎么改装都很难适应自动驾驶需求,需要造车,造为自动驾驶而生的新一代电车!
10
云中江树
09:47
MCP太好玩了,写了个能运行Python代码的mcp server,直接操作整个系统hh,已经在让AI帮我整理文件,自动化rpa抓取数据!
新项目求多多 star !

github.com
07
云中江树
3天前
中国银行的网银助手是真难用! 用一次忍不住骂一次,又卡又慢,故障还多!
00
云中江树
5天前
发布会结束,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地。终于给了自己、给各位粉丝、各位作者、出版社和支持我们的朋友一个交代。

在做事、做成事方面,这次经历让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1. 先完成,再完美

"先做一个'垃圾'出来"——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正是秉持这样的信念,我推动了本书的顺利出版。追求更好的内容,而不是最好的内容。因为"最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标准,它会让你陷入完美主义的泥潭,最终一事无成。

先把事情做出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远比纸上谈兵、追求一开始就完美要有效得多。

2. 尽力而为,笑对挫折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而为,尽人事,听天命。

有时候,你即使什么都没有做错,但就是运气不好,这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坦然面对,在现有条件下做事,尽力而为。

这波被DeepSeek流量挤压,对销量确实有影响。但我们有内容质量作为压舱石,最终的结果也不错。这恰恰说明:质量永远是最好的营销。

3. 关键环节亲力亲为

经验告诉我:所有可能会出问题的地方,最终一定会出问题。因此,关键环节必须亲力亲为。

事情太多太杂,每个环节都要自己亲自把控。多沟通,多交流,多检查,多确认。不能假设别人一定会按你想象的方式行事,主动跟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4. 把手弄脏,视一切为己任

分工心态是危险的。比如出书,如果觉得某件事情就是他人的责任,情况可能会越来越糟。很多时候不是不存在资源,而是你没有找到并利用好这些资源。

你不自己亲力亲为,行动起来,事情只会变得更糟。一旦你把所有事情都当做自己的责任,心态上就会有根本转变——每个人都是来帮你的,你就不会盯着问题指责,而是带着感激和感恩之心与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心里埋下了一个出版书籍的小小愿望。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人生就是这样,一路走来,时而迷茫,时而坚定。在这条路上,我们并不是要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在不断尝试和前行中,拾起属于自己的那些美丽贝壳。

做好一件小事:我的首部AI著作出版复盘与思考

00
云中江树
6天前

甲木Zuiyn: 人生第一次出书,直到“直播间首发”“线下发布会成功举办”“看到读者们的正反馈”诸事结束,关于「智能体书籍出版」这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地。 一本书的出版涉及到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出现的小问题都可能导致「书死腹中」,从江树刚哥小七姐一开始的提示词部分筹备撰写,再到之后的智能体篇扩写,很多在会议室讨论的场景,在咖啡厅写稿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从第一版的80多万字不断精简优化提炼,直到一版一版改到第八版40多万字,最终形成初稿,再经过三审三校,排版,设计优化,各方面资源协调,凡此种种,最终呈现给大家现在书籍里的内容。 此书能够呈现给大家,离不开各位作者的心血付出,毕竟大家都不想做一本“快销书”,而且切切实实想把自己在AI领域的探索分享给大家,所以反复打磨;同样离不开各位出版社老师的鼎力支持,尤其感谢杨福川杨总的支持以及对我们的包容;最应该感谢的当然是屏幕前的你们,无数的粉丝朋友和读者朋友们,你们的支持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与诉求,是我们持续写作的动力,感谢大家🌹 当然这本书有诸多不足之处,AI时代变化万千,不断的有新产品迭代,不断有新技术的发展突破,推陈出新。而书籍的内容在定稿印刷出来那一刻内容无法改变,所以会有新内容没有更新。(当然,我们也会在书籍配套资源中进行实时内容补充更新)另外,拿到书之后仔细读了一遍,发现有的地方写的太啰嗦繁琐,有的地方还可以举更形象的例子,种种可以优化之处,等有机会再版时候一定改正,同时很多读者朋友们给出的意见也一定会采纳~欢迎大家多多反馈🌹 不管是提示词、智能体还是任何AI技术、AI产品,技术的意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的需求和价值上,记住,我们人类一定是主体,同时期待AI技术朝着更有温度、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愿,AI时代,我们能够一路同行,一路有"AI"相伴~ 共赴,美好!

00
云中江树
9天前
有趣的是,国外顶级的 AI 大模型 GPT4,Claude3, Gemini2, Grok3 都是闭源,中国的顶级 AI 大模型 DeepSeek、Qwen 都在做开源的事
161
云中江树
11天前
deepseek的这波更新代码审美提升超级多!
性能直追Claude,初步体验大约差不多Claude3.5水平,比3.7略差

就在刚刚!DeepSeek 悄咪咪重磅更新!

21
云中江树
12天前
作者签名版已安排,今晚7点直播间首发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