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 AI编程需要原生的cursor一样,AI需要 AI专用的浏览器。
这是最近玩了一遍manus,智谱的AutoGLM沉思,mcp操作浏览器之后的感受。
AI 和各种网络平台的连接是个大问题。
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必应之类的API联网。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是问题是很多数据平台并不对外提供API,并且已经开始了反AI措施。所以这些联网API拿到的数据基本都是自媒体文章,各种深度的平台的数据很少。
更进一步的,类似manus,mcp服务,browser use这种让AI来操作浏览器来打破api获取的数据有限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和以前的操作浏览器做爬虫的问题一样,数据不好拿,也会被谷歌真人验证,访问频繁,登录验证等环节拦截。而且manus拿不到数据然后自己造数据的欺骗行为还比较频繁。
然后,更通用的方式是智谱的 autoglm 这种用GUI 直接做图片识别的方式,能规避掉很多传统验证手段,难点是是识别的准确率和精准度,同理也会被网站的登录验证等环节拦住。
也许我们需要一种专为AI流畅访问各个平台,获取数据的AI浏览器。
在各个平台没有放开AI访问以前,由人一次登录上各个平台和网站,只要不掉线就不重复验证,并且直接从浏览器内流畅获取各种数据,而不是在现在给人做的浏览器里做各种改装。
就像当年做自动驾驶一样,发现油车再怎么改装都很难适应自动驾驶需求,需要造车,造为自动驾驶而生的新一代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