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u.c
69关注0被关注0夸夸
Mu.c
9月前
最近发现自己刷朋友圈这个动作,
既不能让我获得快乐,
又不能让我获取有效信息

好像今年的朋友圈,
分享自己美好生活感悟的少了,
搞营销的多了
抬头看月低头捡钱
怎样都好
但和我无关

不玩儿dy
但居然被视频号养出来看垃圾视频的习惯
多巴胺被调动
喂养贪婪的小怪兽
将无聊喂大
喂成了我的无意义匮乏一天
刷朋友圈居然变成了我的一个无意义耗时消遣活动
我的时间居然被我划作了这么不值钱

这样太没劲了
我可以在发现自己大多数时候沉溺于自我表达而缺乏聆听他人声音,缺乏第三者视角和观点之后
选择多听并减少我的自嗨式表达
因为现阶段我需要去看到更多元的视角和可能性
但这不代表我可以允许自己选择以后的痛苦
选择开始被小方盒操控
我需要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秩序感

所以
我的时间很值钱
我用它来做要么我喜欢
要么我的身体喜欢
要么我感觉很受滋养的事情
我的当下很重要
我与世界的连接很重要
此时此刻的场景以及与其的连接很重要

码字进入心流很开心
只是写
只是想写所以写
我喜欢这种感觉
睡个好觉!
00
Mu.c
10月前
在小小的果园里种呀种呀种

哥飞: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小果园,今天请为你的果园种下第一棵小树苗吧! 2023年的10月9日,哥飞写了《养网站防老:网站可以做成一生的事业》,之后更新了几十篇“养网站防老”系列教程文章。 今天是3月12日,刚好是植树节,所以哥飞想再写下这个话题。 并且还要升级一下概念,不仅仅是“养网站防老”,你也可以是做其它任何能够有积累的事情。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小果园,这个果园里可以种各种果树。 你出一本书,是种下一棵小树苗; 你出一套在线教程,是种下一棵小树苗; 你发布一个App,是种下一棵小树苗; 你做好个人IP,是种下一棵小树苗; 你做一个小红书账号,是种下一棵小树苗; 你做一个网站,也是种下一棵小树苗; 你做一个浏览器插件,还是种下一棵小树苗; …… 这些小树苗有些能够成长起来,有些可能不幸枯萎。 但都没关系,只要你不断的种下小树苗。 能够成长起来的果树就会越来越多。 慢慢的,你就有了一片小果园。 一年四季都有果树在开花、结果。 你能够每个月都有果子可以采摘。 哪天,你不想工作了,也不会立即断了收入。 因为你之前种下的果树已经开花结果,可以养你了。 所以我们要去做那些有积累的事情,不一定全职去做,但是一定要去做。 每天上班之外的时间,周末的时间,都可以拿来种小树苗。 鲁迅说,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写作了。 你也可以把别人刷抖音的时间拿来种下一棵小树苗。 上班的时间,你其实也是在维护一片大果园。 只不过,这片果园的主人不是你。 你只是被请来除草施肥捉虫的员工。 你无法享受到大果园产出的水果。 你拿到的是除草施肥捉虫的辛苦费。 所以我们需要在上班之外,种下一些小树苗。 等待着这些小树苗成长,慢慢你就有一片自己的小果园了。 所以,今天,请为你的小果园种下第一棵小树苗吧! 🌿🌱🌿☀️🌲🌱🌲🌿🌳

00
Mu.c
10月前
要么好看,要么有钱,要么有趣。

认真做事,低调做人,该来的都会来。
00
Mu.c
10月前

杨昌: “关系不分亲疏远近,只分充电关系和耗电关系。” 这一句洞察,对我这种刚从讨好型泥沼中爬出来的人来讲,实在太有共鸣了。 1、 最近的一两年,当我重新审视之前的同乡、同校、同学和同事跟我沟通的方式时,发现单向索取者,不在少数。 学会自我关怀后,我不再埋怨自己曾经的讨好,但也不想纵容对方的索取。 因此,如果是单次索取,我就备注上taker标签;如果是多次索取,也就直接拉黑删除。 2、 不过,这些被打上标签和删除的,多是再没有什么交集,但突然一天发来消息,打听我朋友圈里分享过的种种,或者索取其他。 当交集变少,我也没有更多的判断依据,只能凭借感觉去做判断。 但如果交集很多,我也会发现,哪怕对方是最擅长索取的人,只要存在共赢的空间,还是有合作的可能性的。 只不过,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会逐步建立起清晰的边界。对方一旦手伸过界,我就立即“拍”回去。 3、 与此同时,在网上分享得越多,加过来的陌生网友也越多。这其中,既有志同道合的同好,也有单向索取的伸手党。 因为有过前面的经验,我对后者都很警惕。比方说,如果加完看不到对方朋友圈,那么我也不会让他看到我的朋友圈。 请教的问题坚决不回,进群的申请概不通过;如果让我知道对方的其他平台账号,也一概拉黑。 感谢这一套小连招,让我不再被 taker 们所困扰,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有来有往的同好,留给有深度关系的亲友。

00
Mu.c
10月前

ChatV: ⭕ 人生之书与问题之书 --- 📘 人生之书 01. 把你目前各处的笔记汇集到一个地方。 02. 列一张问题清单,尽量多列问题。 03. 然后从中挑出 100 个问题,分为 10 类。 04. 把汇集的笔记分类放到 100 个问题下面。 05. 每个问题下面笔记的字数,限定为 1 万字,超过则删,不足则补。 06. 想象你要写一本书,由 100 个问题和每个问题下的 1 万字组成,共 100 万字。给这本书起一个书名。 07. 这本书由你亲自编选或写作,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过好这一生。 08. 每天可以阅读,可以思考,可以摘录,可以记闪念,可以总结经验。这些都要汇集到一个地方--就是上面说的那本书。 09. 汇集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则:字数限定为 100 万字,往里面加 1000 字则先需要减 1000 字。这样就逼着你不断取舍,逼着你去掉废话,逼着你去掉对你没有价值的文字,逼着你不断浓缩,逼着你提取结构。 10. 耐心做这件事,不要妄想毕其功于一役。 11. 如此做一月,对知识管理恍然大悟;做一年,人生各方面井井有条;做三年,心静如水,行稳致远;做十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12. 这个做法听起来简单,却妙不可言。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 问题之书 13. 除了《人生之书》,还可以写一本《问题之书》。前者的问题来自自上而下地罗列,需要有一定基础,后者的问题来自自下而上地积累,更便于操作。 14. 我们每天都会在各处说些话,写些字。如何把这些零零碎碎的内容,转化为值得记录、可以复用的知识呢?可以写一本《问题之书》。 15. 怎么积累问题?就是把自己说的、写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一个问题的回答,想想对应的问题是什么。比如,我在回复即刻评论时写了一段话,忽然意识到,这段话可以作为一个问题的回答,对应的问题是:我推荐书的标准是什么? 16. 然后把这个问题与回答,都放到《问题之书》里,这样每天都可以积累几个问题与回答,一年可以积累上千个问题与回答。 17. 到了年底,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几个小问题抽象出一个大问题,几个大问题再抽象出一个更大的问题,这样一个大纲就出来了。 18. 最终出来的大纲和《人生之书》的大纲类似,只不过这样是自下而上积累的,更容易操作。有了一个大纲,或者说有一个问题分类,以后再积累问题,就可以挂到对应的枝干上了。 19. 这本《问题之书》就是你的知识库的汇总,不是简单堆积,而是结构化梳理。以后遇到问题,没有思路,就去这个问答库里面看看,毕竟这些问答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你的嘴、你的手、你的工作、你的生活、你的需求、你的现实。这个自下而上积累的个性化问答库,比父母、老师、朋友、领导、知乎更懂你。 20. 《人生之书》与《问题之书》,其实就是一本书,都是你的知识库浓缩。区别在于,一个自上而下,一个自下而上。可以先写《问题之书》,积累一年,然后整理问题,再转为《人生之书》的思路继续写。 --- 👉 更多精华帖: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e5dbfe4ca8842da70a1059/

00
Mu.c
10月前
#春天的颜色

🌸春天快乐

​三月多云的天空下
电车放慢了速度

我让瞬间的宿命论
换上樱花的香馨
在可爱的电车沿线
除了春天禁止入内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