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涵薇一号
21关注226被关注0夸夸
Base新加坡&美国,AI探讨可加微信: Am102316
置顶
涵薇一号
2年前
今天说说职场上的人脉

如果没搞清楚人脉的定义,那到底要建立和经营什么?
你认识的人就是人脉
有用处的人就是人脉
只要认识就算是人脉吗?常去的早餐店老板算人脉吗?
有用处?怎样算是有用处?过去有用还是现在有用或是未来有用?要怎么知道未来会不会有用?

所以人脉到底是什么意思?以下是我自己对人脉定义:

想到某件事会想到你的人
以及各式各样你想到某件事会想到的人

这两种人都算是“有效人脉”

例如想到活动 / 营销 / 课程 / 情感 / 摄影 等等
想到健身会想到 xx、
想到私域会想到 xx,

而很多人想到 ___ ___ 会想到你?
诸如此类。

这两种人多、涵盖的领域多,有两个好处:

其一是有很多人会因为某件事而找上你,其二是你很清楚什么事要找什么人。

从这样的定义回去检视前面提到的,只是认识当然不能算是人脉,至少你要知道他在干嘛或他知道你在干嘛。能有用处或能相互利用,也就是彼此得知道彼此可以在什么地方能派上用场,才有这样的可能性。

思考三个问题也许就能找到自己的特点:
1,你觉得你的朋友们,想到你的时候会最常想到哪几个关键字词?
2,通常别人有所求的来找你的时候,是因为他们想到了什么事情而想到可以找你?
3,你想到 ____、____、____ 的时候,脑中出现的前三个名字是谁?
(例如 创业 保险 买车 买房 看病 桌游 咖啡 黑胶 猫奴 下厨 写作 画图 )

这大概就是我的定义中人脉运作的方式,人们用某些标签在他人的脑中留下一个印象,而后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个标签被触动,人们想起对方,又刚好知道要怎么联络的上对方,于是产生连结。

于是除了标签要被记住之外,还有一个重点:要让人找的到。

要怎么建立人脉?
两种人的数量都得增加!

让更多人知道你在干嘛而且会想到你、以及认识更多你知道在干嘛而且会想到他的人。
最后加上相互找的到彼此,这样就是在建立你的人脉网。

要怎么经营人脉?
简单说就是有系统有目的地增加这个人脉网覆盖的领域范围、以及增强这个人脉网的连结强度。前者指的是要认识更多元领域的人,后者指的是要加强这些标签的印象和尽量增加更正面的联想。
24
涵薇一号
26天前
涵薇一号
2月前
Llama 3.1出来了,提供8B,70B和405B版本。
根据测试结果表明,Llama 3.1 405B是GPT-4o级别的模型。
可惜,不支持中文。

官方公告:llama.meta.com

论文地址:ai.meta.com
33
涵薇一号
3月前
一些心得:

Agent 落地三大通用场景:客服、营销、数据分析。

LLM 三大应用方案:RAG、text2sql、适配 SOP Agent。

落地的难点:低 Recall rate、成本高、定制化要求高、防御性的成本优化为主要需求。

生成式 AI 对『白领』冲击,但接下来会因为多模态的发展开始对『蓝领』开始进行替代。

AI search + RAG 在企业内部应用有非常大的获利潜力。

只要创办人是中国人或是 70% 团队成员中国人都会被米国大企业 pass

Generative AI 创业者 profile:懂业务 + Generative AI + 工程研发 + 垂直市场了解

不要做『提升 LLM 能力』相关的创业题材。

专注企业生产力提升与替代人力的垂直产业应用场景

应该投入『替代蓝领』的创业题材(ex. IoT + AI + Agent)

2B 导入时 :企业问诊&认知建立&需求探索的顾问式合作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步。

当前 AI 需求两大人才:
- 前期帮 B 端建立认知直到能够起项目的顾问式人才。
- 技术人才。

AI 几乎必死无疑,必须建立在现有资讯架构与生态上。
210
涵薇一号
4月前
讲一个关于AI中文助手的新发现:

如果是想查阅中文文献,资料,或者问答之类的,可以尝试使用得到app里面的:得到学习助手

它的回复会很精准,不同于目前的主流大模型,原因是得到助手抓取的内容都是库里的中文书,以及各种老师的学习内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做过AI训练的都知道,数据才是最宝贵的东西,目前主流的大模型是无法爬到得到里面的老师所发布的内容,主流的模型更多的是爬一些搜索引擎排名靠前的内容。

因此,得到在中文领域有很大的优势(不仅有中文书,又有各种学习资源)这就是核心。

模型的竞争除去算力的因素外,更取决于所引用的数据。
01
涵薇一号
4月前
微软发布了目前全世界最小的模型 - Phi-3

属于开源的小型语言模型,不像以往的大模型,相比之下,更适合执行简单任务,并且可以在不需要连接云端的情况下,在手机端使用,提高隐私权和降低延迟。

其中包括了三种不同的参数,每个模型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Phi-3 mini (3.8亿参数)
Phi-3 small (7亿参数)
Phi-3 Medium (14亿参数)

因为够小,因此速度这块也值得期待,最常见的就是语音助手,文本总结这些应用能够直接受益。

论文链接:arxiv.org
18
涵薇一号
5月前
国内月之暗面的招聘海报做的真好看
这个设计应该拿奖吧哈哈😆

看好Moonshot AI,加油加油!!
01
涵薇一号
5月前
多模态模型的独角兽公司:Reka

最突出的是模型架构,比如采用7B edge 和 21B flash这种密集的模型,参数较少,但经过优化后可以提高使用率,模块化encoder-decoder设计去支持多模态输入。

更多信息: www.reka.ai
00
涵薇一号
5月前
前两天的时候,我发了一个即刻说Meta 发布了Llama 3,今天在刷ins的时候,发现它们已经嵌入了AI的搜索。

因此想讨论下关于这个搜索的话题,不一定对,只是基于我自己的观察。

大家都知道搜索引擎一直都是谷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meta主要的营收都是来自于社群,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冲突,但是目前来看,生成式AI的出现,很有可能会打破这个局面。

如果有仔细研究Llama 3发布的报告中,可以看出一点是使用它,可以在meta的社群中直接搜索用户想知道的信息,大白话来讲就是在facebook,ins,WhatsApp中可以直接使用搜索功能,这不就是在挑战谷歌的铁饭碗吗?

因此我粗浅的认为,谷歌真正的对手并不是openAI,不是微软,而是meta。

作为双方的用户,如果真正在体验产品上,可以体会到这两者的区别,首先是谷歌的搜索,当我们在谷歌搜索信息的时候,谷歌的想法是帮助用户尽快地找到用户想要的信息,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广告流水。而meta的这种嵌入式AI搜索功能,很下意识的是会把用户尽可能停在他们社群的页面,不需要再去别的地方进行搜索,毕竟现在的APP都知道,用户的注意力才是最宝贵的东西,这种方式也是可以带来广告流水,和谷歌的路线完全不同。

两者都是有庞大护城河的企业,也必然会产生竞争,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32
涵薇一号
5月前
LLama 3发布!

作为完全开源的模型,意味着极大地降低了研究和应用门槛。
00
涵薇一号
5月前
苹果发布了专门用于UI界面的MLLLM Ferret-UI

简单的说就是让AI读取并理解手机UI,具备指向,定位和推理的能力。

大概以后会出现呼叫Siri,让它直接处理目前页面上的问题,并直接操作应用界面。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