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地瓜上有过几次误入他人内心世界的经历:那是一些非常deep touch、震撼,但又很难用语言具象描述的感觉。
怎么说,如果人是一本书,现实生活中的相遇往往只能从故事的一半开始读,再逐渐在日后的交往中拼凑前面的情节。
而在这里的某个瞬间,算法带着ta悄然降落到你的今日feeds流。而后,魔法发生。你就能直接走进一个人最隐秘的内心世界,在深夜默默翻阅这本书,回望他们的来路,看ta一路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再看看ta会走向何方。
「将ta当成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度去认识,而后又参与这座城池的重建。」
起初,我仅在门口路过张望点点赞,到渐渐熟识后小心翼翼地knock knock 留下只言片语的评论。太美妙了。
突然知道为什么很难再遇到可以打动我的虚构文学/非虚构纪实作品:提炼成作品对抽象和结构能力要求之高,面向公众出版的周期之长且限制之多——而所有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在xhs等平台向无数陌生人连载自己的内心世界,像是对着一个湖面对话,既能很好地承载心事,不叨扰任何人,亦有收获湖面泛起涟漪的回音的可能。
「鲜活的瑕疵远比闪亮的成就动人,未走出泸沽湖的阿妈们比游历四方的他更生动,原发的生命体验确比二手经验更靠近人的心跳。」
不要被形式迷惑,总会有无限接近真的时刻。
至于相遇之后呢,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