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High寧
486关注3k被关注6夸夸
🔗 Linkloud, ex 高瓴, Duke&CityU
✏️公众号:我思锅我在
🎙小宇宙:OnBoard!
🛰 wx:galenleo
置顶
High寧
1月前
🚀年度超万字回顾(作业)来了!在美国回来就开始写,但正好赶上去日本前发现日本竟然能参加好几场软件和 AI 的活动,而上市公司又迎来财报期,索性等了等,没想到既在东京见到了 Jason Lemkin,还在昨晚见证了 Salesforce、ServiceNow 还有前两天的Palantir 创下历史新高,ServiceTitan 提交 S-1,股价是表象,是他们代表着在今年所有人都开始怀疑“AI 发展不及预期”的时候,真正在发展的公司都在“超预期”,而我也正希望从不同角度把我所听所见所思用思辨的方式还原出来。

✈️我想今年没有多少人(团队)有机会在湾区和日本,上下半年各待过超过一个月,我们花这么多时间满满当当就是希望跟创业者和真正做事的人多待一会,多跟看见机会和积极实践的人讨论,多看看在日本已经把 AI 卖进那些 early adopter 或者没卖成功的是什么原因,看看在美国不同阶段不同场景的创业者和大厂的researcher 是如何用 AI 改造自己也在改造客户,agent、copilot、service 这些我们 coined 的词,可能在他们那里根本没有那么特殊,可能去年就在发生了。

🎙️所以标题我在起笔前就想出来了:鞭策,真的看到所有人都有一种被“驱动”的推背感也好使命感也好,而文章结尾也在一开始就想好了,AI 对所有 power user,power adopter 来说都是时代的一次叠 buff。

🦾我现在都记得去年进入 Midjourney discord 还只有100 万用户都不到的时候,我震惊到“无语”的十分钟,这些图“不是照片”吗? 我相信十二月(OpenAI 据说要连续放大招 10 天?)和后面很多天,我们都会忘记昨天的进展,展望 AI 无处不在的未来。

2024 万字回顾:SaaS 不会被 AI 颠覆,而是加速鞭策

01
High寧
3天前
差点以为剪出来了!还以为有 AI 助力这么强了吗😲

为什么跟 Koji每次录完都是赶飞机,跟灿总聊的很开心,海外机会依旧很多,或者说这个世界那么大,应该出去走走看看甚至做一做!

体验了一把专业录音室录制,下一次是不是该用重庆话了👀🤓

杨远骋Koji: 今天录了「十字路口」农历新年前的最后压轴一期,我们打算聊一聊 AI 创投领域人人都关心的问题:「出海」。 2024 年,越来越多 AI 创业者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出现了一大批超过 1000 万美金年收入的出海公司和产品。比如 Plaud、Monica、Opus Clip、HeyGen、Notta、Hix 等数十家。 出海势不可挡,我最近见到的 AI 创业者,不夸张的说,10 位里面有 5 位都告诉我他们选择了出海做全球市场,剩下 5 位虽然还在做国内,但也都蠢蠢欲动,在积极思考、储备资源、以及积攒出海的勇气。 所以本周的「十字路口」,我们聊一聊 AI 领域的创业者们为什么要出海?他们看到了哪些我们没看到的机会和可能性?那些已经迅速从 0 到 1 ,实现了超过 1000 万美金年收入的 AI 公司,做对了哪些事情?我们要如何学习、模仿、复制他们的成功经验呢? 本周我们邀请到**线性资本董事总经理郑灿** @郑灿Can ,线性在 2024 年投资了 11 个 AI 项目,活跃投资,一年下来郑灿估计聊了至少上百个 AI 创业团队,在一线感知着水温。 另一位嘉宾是 **Linkloud 联合创始人高宁** @High寧 。他这两年陪伴了超过百位出海企业家前往美国和日本,对创业者的思维变化和市场趋势有着独特洞察。大概半年前,高宁在「十字路口」和我们聊过一期《那些你不知道的AI 产品,正在海外闷声赚大钱》,介绍了近 20 个优秀的出海 AI 产品,今天我们也会和高宁一起继续分享,在最近半年又出现了哪些在海外闷声赚大钱的新产品。

10
High寧
5天前
今年最尽兴松弛的聊天从爱马哥开始,并且收获了软基新食堂😋 @余一.Dev

#每年得一个企鹅礼物
11
High寧
6天前
We are going to do more with less,
socialism will be on a big rise.

#allin2025prediction
00
High寧
11天前
秋风真的是我见过把“idea”,PMF和运营推广做的最优秀的朋友之一,而且核心成员只有他一人(和很多 AI 小助手吧🤣),SEO 也是自学成才,更不用说出海过程中很多基建相关的“坑”,还保持时刻输出,built-in-public!

期待新年更进一步,真“乘风破浪”🥳

秋风_irwin: 2024是不一样的一年,一切都很幸运,总结了一下近2年的创业故事,感谢一路上的朋友,2025大家都暴富增长。

00
High寧
13天前
一起出海,一起加油!

Kostja: 📝年终杂谈:即刻是自留地,发点和朋友圈不一样的感悟 我是22年8月1日入职上家公司的;这之前的五年,在德国读研和工作;再之前的五年,在俄罗斯读本科;且都是linguistics相关,曾一度以为当老师将是我的职业归宿 上家公司做CV和图像处理,虽然和今天的生成式AI在各方面大相径庭,但我好歹也算是“AI从业者”了;那年8月份Midjourney,Novel AI已初显端倪,紧接着的SD开源算法,直到11月底ChatGPT发布,让全球焦点都聚集到生成式AI上 在此期间,本就流量巨大的网站借着市场规模扩大更是水涨船高,一度都接近Leonardo AI了;对很多从业者来说只是看到AI相关网站流量暴涨,于我则是亲身参与整个过程 我入职的时候是运营,先做了一部分内容营销的工作;Mentor是SEOer,所以很早就接触了这个领域(虽然3个月后她就走了,之后纯靠自学);又因为Startup的工作属性和公司对岗位的高自由度,在之后也陆续做过红人营销,社媒(Twitter,Ins,FB,Linkedin),社群(Discord,Reddit),EDM/Newsletter,外链,Affiliate/Referral,Customer Support,甚至还有线下活动和PR种种;可以说除了SEM,我都hands on了一遍 23年年底除了职业内的工作,开始有意识地social,接触更多AI和增长从业者;也开始做自己的IP,像即刻(因为做了一个月的小红书没有任何起色);又因为内容和朋友推荐结识到更多从业者 24年在朋友邀请下参加过几次线上线下的增长分享活动(I人落泪);也在飞书笔记开始系统性地记录方法论,实操经验和know-how;到了下半年陆续有些朋友付费找我做咨询,且效果不错,让我觉得这件事也大有可为,于是在10月前正式离职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不喜欢坐班);创业这件事特别感谢@High寧 @JKtheSeeker @生姜iris @Judy高高 亏了一直以来不错的口碑和AI/SaaS Globalization的蓝海市场,目前业务量和营收增长很快,前段时间发的招聘帖也是基于此;顺便也给明年定了两个小目标: 1. 增长业务:规模化+标准化,从交付服务变成交付结果 2. 产品业务:靠bootstrapping自己做一款(AI)产品 下面是对全球化/(出海)和增长的杂谈(不赞同请轻喷): 1. AI应用同质化高,尤其是模态类产品(文/图/视频/3D等生成和编辑)和某些行业垂直应用(陪伴/招聘/营销/生产力工具),一度有四五家产品非常类似的团队同时找我,目标都是同一块流量市场;且一有热点就蜂拥而入,像是AI Hardware,Agents,AI Coding等 2. 反过来说,不着眼于这些热门场景的产品正在悄悄闷声发大财,生成式AI拥有把所有工具和服务重塑一遍的力量,选品很重要 3. 当然上面的幸福/烦恼对90%的公司都不重要,在那之前他们就出局了,压根没有上牌桌和对手同台竞技的机会;在出海方面,很多公司的增长能力甚至不如独立开发者 4. 这是结果不是原因,由很多因素导致;比如国内增长很多都依靠创始人技术背景,PR和投放;再比如其他增长渠道上,国内由于快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导致流量入口被抖音,小红书,B站这些App占据,而在全球尺度网页端和搜索引擎才是主流 5. 更重要的一点,对增长岗位的忽视,打开Boss看看不同岗位的薪资会更直观,算法>工程>产品>销售>运营;既然没有匹配的重视度,那自然别指望有什么亮眼的增长;如果坚信技术和产品力能无视“酒香也怕巷子深”,用户和市场自然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 6. 增长是最简单的事 - 把你的产品放到用户面前,遇到瓶颈就迭代产品或pivot,让它匹配更大的市场和用户群体;对齐供给和需求,用户需要什么做什么,而不是我有什么再去找可能的用户 很喜欢雷军的一段话,稍改一下:让AI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服务于每一个人;不要让AI变成从业者的乌托邦 大家2025见🎉

00
High寧
13天前
2024 Year of AI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