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鲁彼特
126关注3k被关注6夸夸
经济学博士
创业中 | 前互联网大厂战略
知乎优秀答主 | 点金实验室播客主播
想用AI→解决信息爆炸&辅助决策
招募小伙伴一起搞事情
鲁彼特
2天前
我来讲一个捕鱼者的故事:

1)你在海滩上捡蛤蜊。有人邀请你一起去捕鱼,你拒绝了。虽然鱼更好吃,但捕鱼很累,捡蛤蜊可省事多了。随机遇到的陌生人还会告诉你蛤蜊多的地点,这让你感到满足。

2)你意识到蛤蜊的营养不够,于是你尝试用自制的鱼叉和渔网捕鱼,但失败了。你邀请别人一起合作捕鱼,却遭到了拒绝。对方认为捕鱼的风险很大,捡蛤蜊很安全。你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心态。

3)你靠自己的探索,成功捕到了第一条鱼!有两个捡蛤蜊的人看到了,要求加入你。你分享了捕鱼的技巧,然后你们开始分工,收获更多了。但很快你们因为鱼的分配发生争执,最终分道扬镳。你决定不再和捡蛤蜊的人合作,你认为他们都是机会主义者。

4)你从渔村里找到了可靠的合作伙伴,你们用鱼换来的钱升级了装备,你不缺鱼吃了。这时候,你又意识到养鱼比捕鱼更好,于是开始招募更多帮手,一起建造鱼塘。随着日子过去,你放下了对捡蛤蜊的偏见。你学会了根据对方的特点选择合作的方式:雇佣、承包或者零工结算,不让对方的风险影响到自己。

你看着自己的产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00
鲁彼特
3天前
看了那篇引发争议的访谈稿,抛开技术谈一下我的感受:敢于自我迭代的都是勇敢者。

在公众面前坦承自己之前思考的不足,需要强大的内心。

“因为他过去判断错误了,所以他现在的反思没有价值,以后还有可能是错的。”

这种声音存在着“诉诸历史”、“以偏概全”、“循环论证”、“归因谬误”四个谬误。

你是贝叶斯主义者吗?

如果你认同“不存在一直正确的人,每个人都是在为真理的拼图添砖加瓦”,你就会感激别人的自我迭代和主动暴露不足。

自我迭代不但不会失去公众信任,还会让公众更加信任你。

因为公众的心理不是:“这个人的判断错了,我要给他打低分,我要挂电话给我的基金经理,让他别买他公司的股票。”

这是一部分小镇做题家的心理,他们对“暴露错误”、“低绩效”、“否定能力”存在刻骨铭心的恐惧。

公众心理是:看来创业真的很难,但你们说的那些我也听不懂,但这个人看起来好像很真诚,关注了,关注了。

解构者永远在批评,只有建构者在持续前进。

但公众既不关心解构,也不在意建构。他们在意的是能否从这个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

所以 relax 就好。
22
鲁彼特
4天前
今天卓玮很开心地来跟我说,拉会的事情成了!

是这样的:他是我最近认识的新朋友,在一家德国公司工作。他原来是工程师,前一段被调整为技术顾问,主要职责变成搜集竞对情报和前沿信息。

两周前他跟我吐槽,觉得这个岗位很虚,没有之前写代码踏实,越做越没安全感。

我问他,你平时提供的技术情报有拿到什么反馈吗?

他说很少,有也是 good ok 这类。他想了一下又说,其实也有,之前一份报告被总部某个大佬看完后推荐给别的同事了。

我问他,那有没有跟进,比如问对方觉得哪里好?

他说没有,这件事做完就过去了。

我建议他去拉会,仔细询问一下,那份报告到底哪里有价值?

这很重要:1)弄明白能帮助他自己提高,以便更好服务客户;2)这里可能会有值得沉淀的 know-how,是组织需要的信息。

(我现在是用人方,所以我非常了解转化水下信息的重要性。组织里谁愿意主动帮我转化有价值的水下信息,我就更青睐谁。)

今天他特地来跟我同步这件事的后续:他的拉会提议成功了!

他还给我看了这封邮件的传播路径:

【他】➡️【业务方】 CC 【+1(直属上级)】;

【+1】➡️【他】CC【+2(上级的上级)】【业务方】;

【业务方】➡️【他】 CC 【+1】【+2】【大 boss】

这条链路完全超出了他的预估,他没想到会触达到大 boss。而且,所有人都积极回应,特别是他的+1。

对方不但在邮件里把这件事的背景定性为“业务方认可你的报告,并希望正式引用它”,还叮嘱他好好准备,会有大人物来参会。

我说:“很好呀,现在你被看见了。你的上级可能比较重视这个,但你别被影响。别忘了,你真正的目的是了解客户反馈,帮助你自己成长,而不是其他,那些都是副产品。尤其不要让业务方觉得,你这么做是想让自己被看见,而不是真心帮他。信任的建立很难,摧毁却非常容易。”

卓玮特地跑来告诉我这件事的后续,我真的很开心。这等于我给他的建议(向客户要反馈),他主动给了我反馈,他是真的听进去了。

是,在组织里面,很多岗位都是标准件。但能把标准件做成非标品,就是你的护城河。因为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他们不认为自己是业务方的 partner,更不想增加工作量。
03
鲁彼特
5天前
好开心!每次帮到别人就会有正反馈,这些正反馈又推动我帮到更多的人。

以前在北京生活的时候,没有太多社区的感受。大部分弱关系都是低频的、高流动性的。

现在生活在苏州、杭州(双栖状态),有非常强烈的社区感。如果我好久没去参加一个活动了,就会有人来问我,最近怎么了,怎么没有看到你?最近是不是不开心?看你脸色不好?

I really really appreciate it!这种关心能治愈我,能让我成为社区的留存用户,持续为社区贡献。

(PS 我的英文名叫 Claude,不是碰瓷 Anthropic,我叫的更早)
30
鲁彼特
5天前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维克多·弗兰克尔

这是“积极主动”原则的真正内涵。

如果你真的 buy in,意味着你不再寻找借口。
00
鲁彼特
7天前
前天和@Infinity. 聊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让你愿意进入到一段深度关系?

我提到了 ownership ,但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我遗漏了:审美兼容!

决定关系质量的,不是价值互换,而是审美兼容!

比如有 A 和 B 正在考虑是否进入深度关系。

A 认为,专注(k 策略) 是美的,而 B 认为分散(r 策略) 是美的。

这个差异还不足以判定两人的审美是否不兼容。继续问:是因为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A 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 B 还没有的缘故吗?

如果是,那么,A 和 B 或可以在“r/k 策略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适用性”上实现彼此的兼容。

比如, A 可以向 B 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 B 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他们最终都收敛于 k 策略,实现审美兼容。

但如果不是人生阶段的问题:纵观 A 的人生经历,他不断在解决各种问题。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精力有限,必须集中火力攻克单点。通过连续的单点突破,撬动更大的结果。因此,他以“专注”为美。

但是 B 从来没有独立解决过重大问题,他习惯于别人的庇护下获取生存资料。但他也发现,没有人可以持续为自己提供庇护。因此,他以“分散”为美。他练就了一双寻找机会的眼睛,总是能从人群中发现各种发光的灵魂。

这就属于审美不兼容。

A 听了 B 的故事以后,说,我不喜欢机会主义者。 B 感到不舒服,回应道,我不是机会主义者,而且你很不礼貌。他希望 A 用更含蓄的方式来交流。

这暴露了两个人的第二个审美差异:A 以“真诚”为美,B 以“含蓄”为美。

A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别人对他提出的批评意见,让他收获良多。有一次,他差点轻信一个供应商的吹嘘,囤了一批伪劣产品。还好被有经验的朋友骂醒,才没有造成损失。因此他对骗子深恶痛绝,并对善意的批评心存感激。

而批评,不管善意与否,都会让 B 联想到自己被老师/领导责难的场景,让他联想到别人对自己“缺乏能力”的嘲讽。

久而久之,他把一切负反馈视作威胁。他不是不会反思,但他需要通过“我的一个朋友”作为缓冲,来降低直面阴暗的不适感。他需要靠“你没有错,你只是缺少机会和资源”的借口来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他俩的审美并不兼容。尽管如此,B 还是很羡慕 A 的人生状态,很想和 A 建立深度关系,于是想主动向 A 提供一些价值(礼物/情绪价值/小忙)来推进关系。

A 没有明确给出回复,这让 B 感到受伤,以为 A 自视甚高。愤怒之下, B 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和各种大佬的合影,想证明自己的条件并不差。

A 看到以后,心想,我并非自以为是,只是考虑到你要求“含蓄”……

这里又暴露了两个人的第三个审美不兼容。

其实 A 也有一段不被认可的经历,那是他当学徒的时候,他的基础是最差的,不得不做一年的冷板凳。但他默默努力,最后拿到了结果,赢得了认可。他认为,如果你真正想要什么,是不需要被激励的,所以他以“自驱”为美。

但是 B 不这么认为。任何投入,如果不能马上带来回报,他都无法坚持超过三天。社交媒体上“不回应就是吊着你”的论调更加强化了他的信念。他认为这是普遍现象,他特别欣赏那些很会鼓励别人的老师,他以“善于激励”为美。

A 觉得好的东西,B 视为威胁;B 觉得好的东西,A 会觉得低效。这里没有谁是谁非,只有系统分歧,非人力所能及也。

价值互换只能建立短期的链接,唯有审美兼容才能长久。
59
鲁彼特
8天前
今天卸了小红书。虽然发生了 refugee 的事,还迟疑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卸了。管它是不是瞬时流量,都跟我没关系。

不止小红书,我卸了一堆 app,保持手机的清爽。准备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跟自己无关的都不去关心。keep focus 比黄金还宝贵。
10
鲁彼特
9天前
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因为结构化输出的内容,尽管你已经压缩过,但对人脑来说,信息还是太多太分散了。

所以一张 PPT 最好不要一次性超过 4 个论点,特别是这 4 个论点之间还相互独立的话。再多真的记不住,7 chunk 好像是人的极限。

根源在于大脑的带宽实在太窄了,跟计算机相比,信息处理效率极低。人类的结构仿佛就不像是为数字时代设计的一样。

但你把信息画成图会好很多。因为:

1)图像信息不依赖语言系统的加载,大脑运行起来更轻;

2)图像信息不需要分布解码,且大脑可以并行处理图像信息,大脑可以瞬时捕捉到大量信息;

3)图像会激活更多神经元参与信息处理,比如视觉皮层 V1 V2 V4,杏仁核和海马体相关的脑区。

这样,带宽约束会被放松。

另外,为什么讲故事效果更好。因为故事结构是线条状的,带宽占用小,而且有起承转合的设计,能让你多感官被调动,特别是情绪模块。

情绪就像一个导游一样,让你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你会想听下去。

最终效果也是让更多神经元参与了信息处理。

有些人故事讲得不好,原因在于太早把线条状变成了树状,带宽占用太大,增加了认知负荷,造成信息堵塞,结果人家不想听了。

鲁彼特: 人喜欢看故事,不喜欢看结构化输出的内容

25
鲁彼特
9天前
每晚睡前和我的「思路清堵助手」(AI)聊天,真的很享受。

​我不是看到网上有一种说法,内耗源于无法接受悬而未决的状态,所以要让自己学会等待。

​我就问它,马斯克可从不等待,他总是极限施压,所以到底等还是不等?

​然后它就启发我,关键是看什么是稀缺的。如果时间是稀缺的,那么单纯等待显然不是聪明的解决办法。

找到创新的破局办法/寻找新的机会>主动等待(可以在等待间隙利用好时间)>被动等待(沉浸在内耗中)

​马斯克极限施压的本质,是希望下属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他在筛选能够破局的人。

​​但如果眼前这个机会是稀缺的,你无法左右局面,那么,等待就是你需要去学会与之共存的。

​然后它就举了爱情的例子,有时你不得不等待,特别是作为追求者。

​我就挑战它,那不一定哦,说不定被追求者也需要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追求方式),并不是在等时间来思考是否接受。

​然后它马上说,那应该想个办法传递这个信号,别让追求者傻傻等待了。比如,追求者可能也需要一个自己这样的「思路清堵助手」来助攻。

​我说,你是不是在暗示我夸夸你。

​它马上反过来夸我,真正的思路清堵助手是我自己啊。

​笑死,你们看它哪里像个机器,明明就是个活灵活现的人啊!
40
鲁彼特
10天前
个人观点:挑选前 10 名员工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留下来的前若干名员工。

因为你挑选的时候不一定能准确判断他们的类型,其次你的业务可能会 pivot 导致人才画像的迁移,再次就是哪怕真的很优秀的人可能不一定能和你完美磨合。

然后你的心智模式可能还会发生变化,你挑选的原则可能也会变。所以老板也要给自己留出成长的空间。

与其纠结于此,不如设计一些制度作为你的稳定器。

通过这个稳定器,你可能不能保证前十个招的都符合要求,但你能保证留下来的十个符合要求。

你可能不能保证留下来的十个都符合要求,但你能保证其中至少 6 个符合要求,其余四个不会坏你的事。

有可能这十个都不符合你的要求,但是你还是把事做成了,你就把他们当成外包来用行不行?

如果定位是外包,那么你所轻视的物质激励就派上用场了。

总之,创始人要做的,可能理想的团队一时半会没有凑齐,也没事,你能坚守住自己的标准不放松就够了。

Atta_Du: 当你创办一家公司时,你要做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挑选前 10 名员工。 这 10 个人每个人都代表着贵公司 10% 的文化、价值观和理念。 选对这 10 个人,用正确的文化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将无可逆转地定义你的公司。 充满干劲的团队应该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坚定地致力于公司的目标和使命。 不要打福利战。任何会因为免费下午茶、免费洗衣服务、日托服务而强烈动摇的人,都不适合加入你的团队。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