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
@Infinity. 聊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让你愿意进入到一段深度关系?
我提到了 ownership ,但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我遗漏了:审美兼容!
决定关系质量的,不是价值互换,而是审美兼容!
比如有 A 和 B 正在考虑是否进入深度关系。
A 认为,专注(k 策略) 是美的,而 B 认为分散(r 策略) 是美的。
这个差异还不足以判定两人的审美是否不兼容。继续问:是因为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A 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 B 还没有的缘故吗?
如果是,那么,A 和 B 或可以在“r/k 策略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适用性”上实现彼此的兼容。
比如, A 可以向 B 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 B 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他们最终都收敛于 k 策略,实现审美兼容。
但如果不是人生阶段的问题:纵观 A 的人生经历,他不断在解决各种问题。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精力有限,必须集中火力攻克单点。通过连续的单点突破,撬动更大的结果。因此,他以“专注”为美。
但是 B 从来没有独立解决过重大问题,他习惯于别人的庇护下获取生存资料。但他也发现,没有人可以持续为自己提供庇护。因此,他以“分散”为美。他练就了一双寻找机会的眼睛,总是能从人群中发现各种发光的灵魂。
这就属于审美不兼容。
A 听了 B 的故事以后,说,我不喜欢机会主义者。 B 感到不舒服,回应道,我不是机会主义者,而且你很不礼貌。他希望 A 用更含蓄的方式来交流。
这暴露了两个人的第二个审美差异:A 以“真诚”为美,B 以“含蓄”为美。
A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别人对他提出的批评意见,让他收获良多。有一次,他差点轻信一个供应商的吹嘘,囤了一批伪劣产品。还好被有经验的朋友骂醒,才没有造成损失。因此他对骗子深恶痛绝,并对善意的批评心存感激。
而批评,不管善意与否,都会让 B 联想到自己被老师/领导责难的场景,让他联想到别人对自己“缺乏能力”的嘲讽。
久而久之,他把一切负反馈视作威胁。他不是不会反思,但他需要通过“我的一个朋友”作为缓冲,来降低直面阴暗的不适感。他需要靠“你没有错,你只是缺少机会和资源”的借口来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他俩的审美并不兼容。尽管如此,B 还是很羡慕 A 的人生状态,很想和 A 建立深度关系,于是想主动向 A 提供一些价值(礼物/情绪价值/小忙)来推进关系。
A 没有明确给出回复,这让 B 感到受伤,以为 A 自视甚高。愤怒之下, B 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和各种大佬的合影,想证明自己的条件并不差。
A 看到以后,心想,我并非自以为是,只是考虑到你要求“含蓄”……
这里又暴露了两个人的第三个审美不兼容。
其实 A 也有一段不被认可的经历,那是他当学徒的时候,他的基础是最差的,不得不做一年的冷板凳。但他默默努力,最后拿到了结果,赢得了认可。他认为,如果你真正想要什么,是不需要被激励的,所以他以“自驱”为美。
但是 B 不这么认为。任何投入,如果不能马上带来回报,他都无法坚持超过三天。社交媒体上“不回应就是吊着你”的论调更加强化了他的信念。他认为这是普遍现象,他特别欣赏那些很会鼓励别人的老师,他以“善于激励”为美。
A 觉得好的东西,B 视为威胁;B 觉得好的东西,A 会觉得低效。这里没有谁是谁非,只有系统分歧,非人力所能及也。
价值互换只能建立短期的链接,唯有审美兼容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