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小小的我》,喜欢四字弟弟电影里的一句话:做,就是结果。
我一向对这种探讨生命的题材感兴趣,这其实与我的脚本有一定关系,相同的关键词:对世界本质的悲欢认知、对生命的对抗、在挣扎和投降之间徘徊,我希望我是我,但又没那么喜欢我。
恰好最近两天连续有心理咨询,好像有些信息交织在一起,看似无关又有关,就像万千江流汇于大海,都是人生脚本在导演。
1 自恋
总觉得能凭借自身行为把控外部世界,乃至左右别人的感受,可别人的感受和其成长经历、各种投射相关,并非全因我而起。
2 自恋的背后是恐惧
再进一步,我不光自恋,还觉得让别人产生不舒服的感受是件危险事,仿佛给自己预埋了颗炸弹,未来随时可能爆炸,感觉没保护好自己,给自己“埋了雷”。这似乎也关联着自恋,但更深层来讲,它并非自恋,我觉得自恋算是自信,而我这种状况源于恐惧,源于认定这世界不安全,默认人与人天然对立、充满危险与攻击性,别人对我都有威胁。
3 反思是应对恐惧的手段
既然世界危险,那借助于自己的优势——大脑就尤其必要。既然是优势且能带来价值,就抓住持续放大。
因此,不管是自己 工作 生活 关系,都要讲究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掰开了揉碎了的看清楚。
正如我玩冰雪大滑梯,我睁着眼看,好累 好怕。但我为什么要持续反思,因为这是我一直以来有效的且用的最熟练最安全的方式。
4 在事情层面,为什么只反思不想改变?
老师觉得我不停地反思、向内洞察,仅停留在大脑层面,较少付诸行动、带来改变。为什么呢?
① 恐惧未发生,忙着收集武器
其实知道问题了,也知道方向了,为什么不去做呢?也许,是还不够痛还不够怕,所以就偷偷懒,懂了就好了,毕竟还有更多要去懂的事情在等我。
② 恐惧发生时,和恐惧对战:
要么我输,要么你输。除了打仗之外,不知道除了应对恐惧之外,“我想要什么“。
也许,我说也许,我一直以来的行为模式是:
去做事,按照既定规则。
去反抗,如果事与愿违。
中间态比较少,也就是说,我较少有中间态,这个中间态,似乎应该叫做“我想要做什么”。如果当然环境还过的下去,就沿用以往的来,如果过不下去了,那就抱怨 委屈 然后就是反抗。如果反抗不成功,就继续提高适应能力,如果反抗成功了,就是又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
5 在关系层面,为什么只反思不想改变?
① 没有恐惧时,讨好/反思
输家脚本,因为害怕冲突和危险。主动低姿态,与人为善,不配得感,低入尘埃。
营造出一种“我已足够卑微,低到尘埃里”的状态,潜台词是我这么破碎和委屈忍让了,你们就别再来欺负我了。
本质上还是跟第二层认知有关,认定别人会欺负自己,只是应对方式不是回击,而是自我贬低,用“我确实不好,你们别再来贬损我”的姿态。
② 有恐惧时,反击他人/回避/自我攻击
不会跟别人相处/建立关系,都是事情层面的。用回避来逃避潜在的风险。
加上八岁以前都是自己一个人,也不会合作/竞争。
6 只会“事”不会“关系”,抓着事不想放
突然想到小时候的自己,脑袋聪明但打架不行,弱小又委屈,如今长大了,没了学习好的光环,依旧弱小,就更难受了,拼命想找回小时候的“法宝”,一下子就回到小时候的那种感觉里了。
所以,我如果要改,怎么改?
1 认识自我
- 觉察自恋心理:意识到自己存在想要凭借自身行为把控外部世界和他人感受的想法,提醒自己别人的感受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
- 正视恐惧根源:明白自己对让别人产生不舒服感受的恐惧,源于认为世界不安全、人与人天然对立的认知,努力改变这种不合理信念。
2 调整思维方式
- 平衡反思与行动:反思虽重要,但不能仅停留在大脑层面,要将反思的结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可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避免因“还不够痛还不够怕”而偷懒。
- 明确自身需求:在面对问题时,不要只专注于与恐惧对战,而要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培养在“做事”与“反抗”之间找到中间态的能力,即明确“我想要做什么”。
3 改善关系处理
- 摒弃讨好与回避:在关系中,没有恐惧时,不再采取讨好、自我贬低的方式;有恐惧时,也不要一味回避或反击。尝试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 学习合作与竞争:由于过往经历导致不擅长合作与竞争,可通过参与团队活动等方式,逐步学习与他人合作和竞争,提高在关系中的应对能力。
4 接纳自我与成长
- 接受当下自己:认识到长大后失去学习好的光环是正常的,不要因感觉自己弱小而难受,接纳自己的现状,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寻找新的优势:不再执着于找回小时候的“法宝”,而是重新发现和培养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