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11关注2k被关注10夸夸
🍐独立执业咨询师|科普&摄影向
🍐字节跳动生服CKA & 美团华南大区管理|中科院心理所|《心理与职场》主理人
🍐不接家庭亲子咨询
置顶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11月前
你好,这是一条自我介绍😉

我是一只在互联网搬砖多年的天蝎座,现在是独立执业咨询师

静可以阅读写专栏,动可以健身打拳击。现已骑行5国(越南,柬埔寨,泰国,冰岛,日本),目前计划第6国骑行中

这里主要是我的思考和阅读笔记,以心理学研究和职场应用为主(间歇会有我的一些摄影和自恋自拍😌

为了方便你了解我的内容风格,以下是即友点赞过百的内容,欢迎查阅:

·你一定要去搞懂,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常识
m.okjike.com

·画过20W玩游戏,浅谈大厂为啥出不了黑神话
m.okjike.com

·女人的【颜值溢价】30岁后才是最高的
m.okjike.com

·关于逃不开的【断崖式衰老】你该知道个好消息
m.okjike.com

·作为抖音员工,为什么我建议你卸载抖音
m.okjike.com

·如果有天你要去做件大事,可以看看这篇
m.okjike.com

·为什么恋爱的女生会“变傻”
m.okjike.com

·辛苦赚的钱,怎么花才能让自己更幸福
m.okjike.com

·Manner店员向顾客身上泼咖啡粉这件事
m.okjike.com

·觉得上班很累,并不是你的性格有问题
m.okjike.com

·宦官是怎么控制皇帝的:
m.okjike.com

·2023年刚开年面试的一个女生,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反差”两个字:
m.okjike.com

·你一定要知道,人最珍贵的资源并不是钱:
m.okjike.com

·听著名经济学家直播,讲到一个学习窍门:
m.okjike.com

·男人为什么长大后,常会陷入中年危机:
m.okjike.com

·我发现,你和精英人士的区别只有2小时:
m.okjike.com

·讲个小秘密:想薪水更高在公司你得这么说话:
m.okjike.com

·采访了177位富人后,发现的思维共性:
m.okjike.com

·男生真的就那么花心吗:
m.okjike.com

·我们的人生,不用处处讲效率
m.okjike.com
912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16:34
最近在博物馆看了哪些宝贝?

1,元代玻璃莲花托盏
2,北齐升天图(壁画)
3,西汉玉组佩(项链)
4,新石器时代人头型陶器瓶(齐刘海)
5,唐代泥塑菩萨像
6,北凉彩塑菩萨像(壁画)
7,西汉玉天马组佩
8,吐蕃四王金杯
9,东汉马踏飞燕
10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1天前
逃离大城市的年轻人,为什么又逃回来了?

国庆前看了新周刊的一篇文章《逃到鹤岗的年轻人,逃回了北京》,然后假期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啥年轻人在当下面对去或留的问题不得不这么“辗转反侧”,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解法呢?

文章中采访了几位去到鹤岗的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年轻人,以及后来他们又“逃回”北京的原因。首先我认为所谓的“逃离”也是分真想逃和表演式假逃的。比如去鹤岗的人和“逃离北上广,裸辞去大理”的数字游民不一样

“在大理,总有流动的酒吧派对、社区分享、聊天随时展开,又随时结束。”去到大理的数字游民们,与其说是逃离现代繁忙生活,不如说更多是在进行一种【生活表演】

首先是这样的人去到大理或者巴厘岛之类的地方, 并不是为了抽离出大城市的协作生活,而是选择了另一种协作方式

其次,数字游民这种“时髦”的身份不仅更适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看看ta们发的内容和粉丝画像就知道),数字游民的身份更是大多数年轻人短时间内无法具备的,是与台下观众有距离的聚光灯下的舞台表演

所以这里我们重点看看真的想要从大城市逃离的普通年轻人是怎样的状态。与依靠日结工资生存的三和大神不同,通常逃向非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们虽算不上经济富裕,但基本都有一定积蓄,其中还有不少人收入可观

新周刊的文章里的主人公之一李颖迪就是。从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李颖迪顺利进入一家业内顶尖的时尚杂志社,期许着写出“这个时代最好的一批稿子”。未曾想工作不到一年,公司发生人事震荡,整个编辑部四分五裂,学生时期尊敬的“职业标杆”跌落神坛,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形同陌路

“当我们对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外部世界感到无能为力,你就不想干了,你就想逃了。”于是她来到了鹤岗,亲身实践一场逃离实验的同时,也结识了一些和她一样的“逃离者”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她就放弃了。牵住她的是来自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爱。她也一度以为人生可以不需要朋友,不需要亲密关系,不需要来自家庭的支撑。但在鹤岗的那个冬天,几十个独自熬过的黑夜令她分外想念北京的朋友们。她对好友说,感觉整个人像在水里,不断下坠,只要出门,身上就冷得发疼,走在鹤岗空旷的街头,眼前只有雪,一个人都没有

回到北京后,逃离的念头也时常在她的脑海中徘徊。比如她好几次提起一个从大厂离职就没再长期工作的朋友,最近这个朋友在北欧打工旅行,修船、刷墙、造房子、在牧场捡羊粪便...

但她也学着不再用浪漫化的眼光看待“逃离”。面对辞职回长沙躺平、逐渐失联的朋友,她会劝说对方再试一试,再回来尽力找份工作,再“忍受”一段时间试试看。她说鹤岗的日子让她明白,隔绝自我的生活不一定会通向自由,也可能是难以承受的全然失控…

面对年轻人的困惑和在其中的挣扎,我不得不想起历史上一段相当著名的一段逃离: 司马光

当年司马光境遇不顺,被迫“逃离”回了老家了15年。但让世人没想到的是,15年后《资治通鉴》横空出世,原来逃离的那15年,他依然在做事(注意不是工作)

我很难想象即便是司马光,如果他那15年真的是纯退休而不是退而著书,整个人会颓废成啥样,还会不会在老年又被重新被重用,复出时和苏轼重逢于朝堂

所以,无论在不可控的大时代面前是进是退,我认为人生命中的核心命题,是一定要有一种方式去对抗停滞感。上班工作只是对抗停滞感其中一种方式,它也可以是写作、锻炼、钻研一门技术,甚至是纯粹地投入一项爱好

比如现在写的这篇文章,就是我的写作爱好的体现,已经坚持了四五年。写作,绘画,唱歌等,本质上都是人向外界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只是媒介不同而已

再说说钻研一门技术,包括语言。曾看过一段高晓松跟某平台大v谷大白话的简单对话。谷大白话是英文世界的内容翻译搬运者。高松说让他比较意外的是,谷大白话并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仅仅凭借对英语的热爱就达到了那种本地语言的程度,让他一度以为谷大白话的英语水平是在国外生活练出来的。现在谷大白话也完全凭借这门技术能够养活自己,而且活的很好。这次方面再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比如手工耿。“所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而我最推荐的门槛也最低的方式,就是一定要坚持锻炼,一周能够坚持120分钟就行了,你就能够很好的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精气神,还能看到你的身体线条一天天变得更好。附图就是我坚持了三年锻炼,而且是基本上不去健身房的情况下的结果(不是说我锻炼的多好,而是我认为对自己的肉身“改造”收益,是不亚于财富自由的一项投资),每当自己在其他无法把控的方面遭遇阻力或困难时,去健身房走一趟,你就会感觉到自己对抗停滞感的小小胜利(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爆款文章《为啥运动对被生活背刺的年轻人这么重要》欢迎你查看)

所谓的“逃离”,一旦有了目标,那就不能再被称之为“逃离”,而是星夜兼程地赶向下一个目的地
54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1天前
“好的故事就像人生,只是少了,所有无聊的部分。”
01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2天前
兰州吃面日记
60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2天前
AI会让网民越来越两极化

以快要被AI颠覆的播客为例

最近有个AI工具notebook lm,是一个可以上传任意内容,然后把他变成播客的AI

但这还不是他厉害的地方,他真正的价值是会有AI主持人,用这个播客的内容,实时回答你的问题

用朋友的话讲就是,“我不否认抖音这种脑残短视频仍然会强势,但是这种AI分析后互动的方式,有利于真正可以一次性讲清楚一个问题的长视频和长内容。”

“AI会两极化的读者,脑残的会越来越脑残,会学习的会学的越来越快。”

这个趋势我是非常同意的

比如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也不少,有两个特点:首先我是一个写作者,喜欢思考写作,但性格又比较i,不是那么喜欢每天跟人互动去录播课

其实我是一个听众,在碎片时间例如走路、等车、坐车、锻炼时,都喜欢听相对有信息量的内容

那么以后像我这样写的文章内容就可以直接上传变成播客(没有说我写的多好的意思),而且有同样画像的读者应该还不少

也许AI真的能一定程度扭转网络世界内容越来越低质的趋势
02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2天前
换个风格,拍点吃的
20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2天前
“我想我会一直孤单,一直孤单一辈子。”
40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3天前
我们为什么那么爱出门旅行?

说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最近看到的一本书《游客的凝视》,这是一本讲旅游的书,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了旅游这个热门现象

里面讲到,“旅游作为实现假期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逃离工作,或者说,是要逃离那种按时上下班、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

书中还有一个更深刻的洞见,比如说中国游客去巴黎旅游,往往想要避开其他来自中国的游客,为啥呢?因为现代旅行文化兴起的本质原因,就是给我们生产了一批批头脑中【想象的符号】

举个例子,在滤镜和修图大行其道的今天,网上的风景照片往往很不可信,而且在网络平台上例如小红薯,各种最火的帖子基本都会提供一些指导,让后来者们能够照着再拍(复制)一遍

但奇怪的是,我们明知现实和网络上的图像有差距,即便去到现场很多人会“大呼踩雷”,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倾向接受这些图像,甚至对加过滤镜的照片更有亲近感。因为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主动选择了去接受这种幻想

我们旅行去到远方所看的,与其说是自然风光,不如说是各种广告和媒体上常见的那种理想化了的情景(例如镰仓的海边,夕阳下的奔跑,古城的沧桑历史…)。即便有时候发现实景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但最终盘踞在我们脑中的依旧是那些完美再现的画面,也就是我们头脑中【想象的符号】,我们是在通过旅行寻找想象中的乌托邦

接下来也说说我的答案:旅行是我们完成“蜕变”这个拼图的一部分,重点是【一部分】

我之前针对旅行到底有什么意义写过一篇文章《原来我以前都误解了旅行的意义》

曾听一位驴友讲,他很喜欢在旅行时问别人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遇到同胞基本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但有一次他在国外问一个欧洲小伙,小伙对这个问题很讶异,说就是想玩就出来了,没什么目的

是啊,感觉我们从小的教育都是在教我们做一件事一定要有明确的意义或目标,我们一生都像背着沉重的包袱,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回想起我第一次一个人远途旅行就是去西藏,当时临近毕业,满心都是迷茫,不知未来何去何从于是想要去西藏,去那时候的我认为无比神圣的地方“洗涤心灵”,想要通过一次旅行,让自己找到目标,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结果呢,沿着川藏线一路花了15天搭车到了西藏。在一路上认识了一些朋友、也见到了漫天的星空和雪山、还在大昭寺前晒过了太阳、甚至在日喀则见到了活佛,还在杨卓雍错圣湖装了一瓶水千里迢迢带回家

但是,回归原本生活后,那些没解决的问题依旧在那,出发时带着的沉重的目的,让自己像苦行僧一样旅行,根本没有让这次旅行更纯粹更快乐

当想要通过一次旅行就让自己彻底改变,就像期待彩票中奖一样,是想抄生活的近道。我后来甚至尝试过更极端的方式去解决人生迷茫的问题

当时工作一年后,我的人生迷茫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喜欢当前的工作,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去哪生活,想成为怎样的人

于是我买了一辆单车、一把吉他、一堆旅行装备,甚至学习了修车补胎,想要用弹唱赚钱的方式出国骑行去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去远方寻找“答案”,后来就用了半年时间,骑行了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四国

在凌晨一点的越南雨林中骑过车、在东南亚暴雨的山路上一天爆过十几次胎、在无人的海边一个人扎营迎接过日出,在泰北小镇遇到过志趣相投旅友、甚至见证过这帮好友中跨国恋情的诞生…

但回归之时,你发现问题依旧还是在那,还是要面对回国后去哪个城市生活工作的选择,你要面对从事哪个行业的选择,你要跨过从远方回归现实的心理隔阂…

所以旅行究竟带给了人什么呢?

现在我的答案是,旅行这件事无法在让我们在完成“蜕变”这件事上单独发挥作用。它和工作、健康的饮食起居、好的友情爱情、好的学习和自我探索一样,是一整块拼图的一部分

于是,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旅行都提不起兴趣了

在没有重新出发旅行的日子里,我进入互联网行业经历了高强度的工作和出差;病毒肆虐的时期在家健身学习看电影;开始练习拳击和剑道;学习新的语言;养成每日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于是你看到了这篇文字)…

后来,很久很久之后的后来,我再次出发旅行,还是骑行,但不再带有任何所谓旅行的目的和意义呢,我就想出去玩

这一路只带了三两件衣服和一个背包,用一辆几百块买的二手折叠单车,想着路上车坏了就随时换其他交通工具,对旅行方式也不带任何“执念”,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结果,却一路600多公里顺顺利利地从京都骑到了东京

这趟旅程我一直都很放松,没有带着要修复和寻找什么的目的,因为在旅行出发前,我已经在国内的山川湖海、在东南亚的森林、在写字楼的深夜、在每一次捶打沙袋、在阅读惊叹、写作思考、在和朋友的交谈中变成了现在的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完成了那块拼图

这次旅行,只想玩,只是在海边听着喜欢的歌漫无目的的晃荡,就很开心
57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4天前
如果悬空寺是崖壁之外的奇迹,那马蹄寺就是在石崖之内造绝景
30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5天前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