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温丸子
2k关注3k被关注8夸夸
走走停停,写写画画🌎
最近的Title是快乐又暴躁的家庭主妇
时而痴迷复杂,时而痴迷简单
置顶
温丸子
2月前
这条眼瞅着不达标了,25年Q1继续😅
(实际巅峰时期目标达成了一半吧,然后开始kuku旅游估计又胖回去了🤯)

温丸子: Q4减15斤!不减掉不撤置顶!

20
温丸子
19:24
东岸中国人真的很少,外来移民也少,东西岸Vibe差别太大了,也很难说哪个是真正的美国,可能都不是,也可能都是🤔
20
温丸子
18:14
因为发了个小红书说跟日本同学聊天的时候得知他们超市里的鸡蛋都能生吃,评论区来了600多网友骂我,有的说我不如去印度说恒河水,有的说让我少看意林文章,有的说我备孕最好多吃点满脑子寄生虫最好…
又是大开眼界的一天🙂
143
温丸子
10:35
现在当我见到一个人能拥有跳脱TA身份标签该有的政治立场之外的观点时,我会很佩服这个人,且愿意洗耳恭听,很好奇TA怎么能主动打破这个观点茧房的。
00
温丸子
08:30
美国真是个国家历史叙事能力很强的国家,今天在DC的National Mall and Memorial Parks附近看了一天历史人文遗址,我一个外国人我都很愿意守护美国所宣称的那种普世价值。路过最高法的时候看到大理石石柱横梁上写着“Equal Justice Under Law”,看到马丁路德金Memorial那些振奋人心的话语,看到二战纪念碑写着“Here we mark the price of freedom”,不相信有人不会觉得血脉温热。
这值得警惕,同样值得人珍视。
41
温丸子
2天前
这两天有朋友来跟我聊女性不上班呆在家之后的社会成就感问题,我的观点是:
1. 首先育儿所需要的心力和付出被大大低估了。
养育 3 岁以下的孩子需要极大的心力和认知投入,但长期以来,这种付出被社会低估,甚至被视为“没价值”。3 岁前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大脑 80% 的神经连接在这段时间建立,缺乏高质量陪伴会影响情绪管理、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缺少安全依附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焦虑、回避型依恋甚至心理问题。有人觉得在家带娃“啥也没干”,但如果请专业育儿师、心理咨询师、家政、保姆来提供同等质量的陪伴,成本可能高达几十万/年,就这还没算筛选合适的育儿师夫妻双方要付出的心力以及需要提供居住、活动空间带来的额外成本。

2. 你以为你之前那工作能给你啥社会价值啊,其实都是幻觉好不好。
没有任何人在任何岗位是不可替代的,你以为是工作需要你,其实是你需要工作来维持生计、让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而已。事实上,大部分岗位都可被替代,离职 3 个月公司就能找到人补上。工作给你的身份认同,不过是商业体系让你“觉得自己重要”罢了。真正的价值感,来自创造,而不是被雇佣。

3. 工作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和人生意义完全有其他手段可以提供,比如自媒体,比如建立自己的互助社群。
全职主妇完全不等于没有社交活动,恰恰相反,相比于命运塞给你的同事,你脱离了职业身份才拥有交友选择的自由。很多人在不上班后,反而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赚钱方式,比如写作、插画、咨询等。人生的价值感从来不只有一种方式,选择做什么比“有没有在上班”更重要。
42
温丸子
2天前
在酒店电视发现一个频道,一晚上穿插着放《欲望都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这种快乐几乎等于小时候电视台暑期档连放《还珠格格》《少年包青天》,整整看了一晚上😍
10
温丸子
2天前
完全为华盛顿DC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气息折服的一天,整整在博物馆艺术馆里暴走了六七个小时。有些城市真的哪怕就只相处了一天,你就觉得你把生命里的一段岁月交给它是完全值得的。
00
温丸子
2天前
下一代的小朋友一出生就能看到这么多人类灿烂的科学研究成果,还有无数的创新科技等着他们去探索,实在是太幸福了。想象不到当年小时候我如果更早知道这个世界有这么多可能性,我大概真的愿意一直搞科研的。羡慕下一代小朋友!
51
温丸子
3天前
很认真花了一下午做了一个快10分钟的视频讲为什么我们要放弃国内的工作来美国读Berkeley的MBA,以及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评论区有个嘴很臭的男生直接说“肯定不值啊,你又不是去读哈佛斯坦福MIT”,点开主页看了一眼个人简介除了写了个清华啥也没有(这条没有黑清华的意思)。
我回了一个:“每个人的人生不是只有刷名校Title这一个目标的,而且就上个清华而已没必要狂成这样”。

面对这种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喷子我就是嘴很臭的😡
31
温丸子
3天前
ChatGPT做定制化旅游攻略真是太无敌了,一些贼小众的定制化需求都能满足。
我觉得AI时代对J人是不太友好的,因为能力模型和AI太像了,但我们这种想一出是一出的P人简直太幸福了,因为那些天马行空人类承接不住的需求都能实现啦🎇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