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又又又木木木
95
关注
724
被关注
2
夸夸
海淀部落艺术家
又又又木木木
6天前
龙年到蛇年的最后一条和第一条提花围巾
每次都会被问怎么织这么长的袖子啊!
10
4
0
又又又木木木
11天前
一种蛮好看的字体和神秘的数字
3
0
0
又又又木木木
20天前
通过收听new jeans来吸取一些年轻力量❤️
3
0
0
又又又木木木
22天前
comfort food和temperature可能都是在七岁以前形成的,北京家里的暖气不是很热(22℃左右),北方人来都觉得太冷而从福建来的我就感觉很舒服。
食物也是一样,这些差异在和北方朋友一起去南方时体现得很鲜明,即便她们向往南方菜,但只有尝鲜的兴奋感,而我虽然也喜欢吃北方菜,但如果要肠胃完全熨帖,就还得是小时候吃的那些汤与鲜味。同样的还有口音。
冯老板啊: 从小在北京和烟台长大,集中供暖,房子烧的滚烫,烫到暖气不能碰,烫到晚上要开窗才能睡。 后来长大了,第一次用自供暖,也是自己的第一个房子。依然是把暖气呼呼的烧,烧到只能穿短袖在屋里晃,还会告诉自己,比小时候凉快多了,小时候在家无论冬夏,都是一件跨栏儿背心儿。 再后来换了个大一些的房子,突然意识到,烧不起了,太贵了,于是学会把暖气调低,学会穿珊瑚绒家居服,原来也没有那么难受、将就。 前阵子,在贵阳,屋里只有14℃,我要开空调,家属不让,说要省电。俩人点一个电暖气,窝在卧室里,出去就是天寒地冻。次日跟贵阳的好友吃饭,跟朋友抱怨家属不让开空调,问她你在家空调开几度,朋友说「不开啊,开了多热啊」,我惊掉大牙,朋友说,「习惯了」。 哪有那么多不行,只是你不行罢了。哪有那么多不可能,只是过去不可能罢了。
3
10
0
又又又木木木
1月前
老闽vibe:山顶喝茶,一月走花路
4
2
0
又又又木木木
1月前
老茶枪在潮汕的每一个街头巷尾蹭茶喝,在日子的所有缝隙里都要有功夫茶
11
2
0
又又又木木木
1月前
它实在太像孙悟空了
12
2
0
又又又木木木
2月前
冬天就是提花天!
12
0
0
又又又木木木
2月前
我这炉火纯青的随机应变的陈列技术❤️🩹
8
9
0
又又又木木木
2月前
有始有终。感觉我的每个朋友也是魂器,每个朋友都承担了陪伴一部分的角色,也在同时构成了我。
9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