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维修摩托车.bit
179关注804被关注0夸夸
intp,梦游社App负责人,小书虫,前鹅厂项目经理,程序猿,东莞电子厂小哥,铁路工人,网吧网管,数学课代表
梦游社,#从0到1新生行动
置顶
维修摩托车.bit
3年前
前几天,有位即友识破了我的真身,指出我的昵称是否来自《禅与维修摩托车的艺术》,我赶紧头捣蒜的承认,确实如此。因为该书是我去年所读书目的年度最佳,该书把个人读过的其他好些书的认识连接到了一起,帮我连续想清楚了很多事务,甚至可以说,让个人从思想层面上焕然一新。

举个关于“保持内心的宁静”的小例子。在深圳的欢乐谷游乐场中,有过山车,旋转飞机等快速翻腾眩晕类刺激项目。记得几年前玩这些项目时,很清楚的记得,随着速度增加,心跳持续加速,不仅能听到自己心脏砰砰的强力跳动声音,还能清晰的感到心脏位置上升,直到跳到嗓子喉咙里;最激烈的时候,感到心脏会跳到嘴里呼之欲出,一不小心会一口把小心脏吐出来,真是刺激的让人后怕,以至于不敢再玩。

如今,神奇的很。在维修摩托车中,波西格说,修车,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由此,我就把一切连接起来了。佛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叔本华说,世界只是我的表象;海德格尔说,拒绝沉沦回归本真;王阳明说,良知与善恶,自在每人心中,莫向外求。古今中外的这些在洞穴里醒来后走到山洞外的智者,通通提到了各自看到的璀璨星空,道出的是非常相似的世界真相。问题是,他们道破玄机后给出的各种“解药”,都过于玄奥深邃,偶等凡人,没有足够脑力体力财力去修行。

然而,波西格,神奇的道出了质朴无华的方法:培养和保持内心的平静。保持内心的平静,古典和浪漫,科学和艺术,理性和感性,所有的二分法世界,会被自然而然的超越而统一成一个整体系统。内心的平静,还会引导着柏拉图说的先验存在于九天之外的“良质”的自然显现,“良质”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产生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带来任何工作事务的心流或神秘体验。此时,旁观的人们,会在心流工作和生活的人们身上,看到内心的平静。

去年,再次去欢乐谷,再次玩上了过往不怎么敢再玩的过山车旋转飞机等。随着速度的提升,果然又逐渐感受到了心脏的砰砰声。然而很快,脑海里就浮起一个声音,世界是我的表象,保持内心的平静。再看眼前的高速与旋转,我感到自己成了眼前清晰又迷离的世界的一个局外人,眼睛睁开明亮,身心回复平常,完全感受不到心脏的加速与跳动了,平静清晰的看到地上旋转转过的等待的家人。一圈,两圈,三圈,转,或不转,无所谓。

真的很神奇,谢谢波西格,谢谢你教我维修摩托车。
355
维修摩托车.bit
14天前
老板们或很厉害的制作人偶像朋友,最近无形中在教授我,做一件事,投入资源,一定要拿到结果,高效拿到,结果,结果。。。
00
维修摩托车.bit
14天前
维修摩托车.bit
1月前
生活和工作中的绝大部分问题,定量具体、清晰明确后,就不过尔尔了,即便是老板CEO的难题,很大概率下,普通成员都能做出合理合适的决策,如果不能,继续进一步清晰明确、定量具体

问题来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在哪里了?如何定量具体清晰明确了?
10
维修摩托车.bit
3月前
读书类兴趣爱好,没有社交属性,我应该提升和积累有社交技能的体育爱好,而不是那些较低社交属性的体育爱好技能

我们要练习。提高一些集体运动项目的技能。对于单人玩耍的技能,比如说读书啊,跑步啊,这些技能不能和他人形成社交协作。
对于读书,你读了很多的书,知道很多道理,现实和网络上很少人愿意和你讨论这些东西,很难识别和认同,你看过很多很多的书,看过很多很多的书,又没什么其他用途,用途很有限。除非你是做一档读书类的节目。否则的话没有其他的用处。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向你请教关于读哪本书的感受和感想,没有人和你聊一本书。

但是你打篮球很厉害,打羽毛球很厉害,乒乓球很厉害,大家都会向你学习,大家就会喊你一起打,你可以兼容大家,照顾大家,领导大家,影响大家,而对于书籍却没用。
社交协作的体育项目和技能是可以实实在在的,教导别人,大家也很乐意接受。而对于读书,你讲书中的大道理谁愿意听,讲理论的东西,谁愿意听你,即便是讲故事,也很少人听你讲,除非自身有独特讲故事的专业技能,否则就很啰里啰嗦,巴拉巴拉。
22
维修摩托车.bit
3月前
聚焦是吃苦,探索业务需要吃苦,到底什么是吃苦?

吃苦是长时间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
为了长时间聚焦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所放弃的娱乐、社交、消费等正常生活,以及这个过程中所忍受的孤独和不被理解。本质是一种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坚持能力,以及深度思考。

囧,循环论证了,跑

Kosan.: 今天提出新问题: 1. 到底什么是聚焦? 2. 业务探索期的时候似乎不应该聚焦,而应该撒海网,到处捞一捞? 3. 前两个问题,是不是前人已经有很成熟的答案了?阅读或者请教牛人,就能有新方向?

00
维修摩托车.bit
4月前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半烈日一半阴凉,平行四方绿蓝天地里七彩斑斓,墙外参差多态的早起各式健身人群,墙内五彩斑斓的篮球爱好者,16岁的恰同学少年,71岁的神雕侠侣,竞相辉映,汗滴球场,到处充满了多巴胺和荷尔蒙的青春气息

我们都是今年刚满18岁
00
维修摩托车.bit
4月前
以自我调侃开始,已自我吹捧收场

因为一句话,想看一本书

《我是你爸爸》,全书的第十一章,第251分之139页,这句话,我总算是看着了

嘿,还别说,真是本书的文眼,不由着让我在凌晨五点的餐厅电风扇吊顶灯下的靠背座椅上跳起来,因为我是上帝视角,知道马林生刚刚巧妙讲述的这段机制幽默妙趣横生当场俘获三位中年女性芳心的独特段子故事背后的实际真相,因而瞬间拍案叫绝,内心着实是五体投地,深深佩服

静下心回过头再看看,细思极恐
王朔,是真的懂得普罗大众世道人心,西方知识精英学者们费劲科学技术研究精妙数理统计分析之道,苦心钻研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造出一些堂而皇之的清雅高端道貌岸然的专用名词术语行话概念,反而不如王朔借用小说主人公在详尽清晰的前因后果叠加丰富饱满的个性人设和精心布置营造的轻松自然戏谑和谐的精致客厅里一群男女老少推杯换盏喜笑开颜后不经意间总结出来的两句小短语来的更玲珑透彻不可错泊

叹为观止,王朔侃爷,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00
维修摩托车.bit
4月前
被触动到了,想起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升级打怪的学校教育,从1+1=2的数字运算到e=mc平方的质能方程,从儿时的小人漫画书到成人后的社交媒体,从家长的苦口婆心到工作后领导的恩威并施,全是从微小到宏大,从鲜活到空洞,从具体到抽象的训练,把大脑训练成了宏大空洞抽象的聚合神经网络,失去了对物理世界与社会社群生活的微小鲜活具体的敏锐感知,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里,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千篇一律的“大差不差”,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猫完: 审美,是最难获得的能力。 有审美,就自然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做选择、如何行事。知道什么时候开口,说什么话,什么地方停顿,用什么词语和语气。面对复杂的人和事,极少犹豫徘徊,每次选择都清晰明了。 要获得审美,专业训练自然有用,但只能获得专业领域的审美。比如音乐、绘画、文学、逻辑、数学和物理的审美。就是学习哲学,也局限于哲学范畴的审美。 要获得整个生活的审美,从宏大到微小,从抽象到具体的日常细节,就难得多。这种通用审美至少与一种品质相关,那就是诚实。这种诚实不是不说假话,而是对自己诚实。 一个对自己彻底诚实的人,从不面对选择,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和憧憬无关。就像一棵苹果树,憧憬结橘子,但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

00
维修摩托车.bit
4月前
晴空铁鹤叠云过,直上碧霄奔辽阔
亲,却忘了早餐了
00
维修摩托车.bit
5月前
很有启发,很有同感,同理心可以解释所有的这一切,正如世界是原子组成的,人的本质是动物+机器+算法,都可以解释这个世界

有个问题,虾米提到的,也是个人最近困惑的,有的人压根不看书,却能有同理心,
而有的人看了很多书,却还是没有同理心。
这同理心到底是什么,怎么样是算是看见孩子了,怎么样能理解孩子,同理心是换位思考吗,是设身处地吗,是感同身受吗,是心灵感应吗?

同理心又是怎么来的了,先天和后天,基因好天赋强敏感锐,后天汗栋充牛博览群书,学习理解领悟孩子每个年龄段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节奏和特点,积累运用足够多的理性科学知识,去感性的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小孩的感性语言和行为

一个成年人,与5个月15个月25个月的孩子,怎么就能有同理心了,好奇怪,好神奇

鸠摩小虾米: 之前口译这么多年,就很喜欢去观察各种领导的状态。 发现人跟人的状态还是很不一样的。 有的领导,自己非常优秀,业务能力超强,但是非常享受颐指气使。 注意,交代工作,和颐指气使是两件事。 前者叫给下属布置任务,而后者单纯就是在享受权利本身。 比如说,有的人真的非常热衷于让下属互相敬酒,灌酒。 迷恋于让对方酒精摄入的人,就是单纯在迷恋操控弱势一方的快感。 遗憾的是,这样的人非常多非常多。 没有任何同理心而言。 而且,人一旦到了领导岗位,就容易在这样操控别人的快感中迷失自我。 同理心越少,当了领导之后,就越灾难。 你去用心观察,你会发现这样的人非常多。 跟他们的学历、业务能力、上进心、勤奋、努力、聪明等等等等,都无关。 纯粹的同理心问题。 对弱者的绝对控制,能否产生快感,这就是判断领导是否灾难的关键准则。 然而职场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上领导的。一小部分而已。 绝大部人在职场上都在庸庸碌碌混个日子,领个工资罢了。甚至很多人,压根就没有职场可言。 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很简单的途径,当上绝对领导。 那就是成为父母。 成为父母,让每个人,都能当上绝对领导。 它不需要你努力,不需要你研究业务,不需要你趋炎附势,不需要你合理安排工作。 不需要你任何成为领导过程中的努力。 所有人,有个正常运作的生殖器官,他们就能当了。 于是,少了同理心的人,当了父母,灾难就开始了。 你会发现,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完成听命于你的。 他们的生活环境简单,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你决定了几点吃饭,几点睡觉。你决定了他们平时吃什么,你决定了乖孩子的定义。 你决定了他们24小时的生活。 孩子其实也反抗,孩子的反抗就哭。哭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因为孩子如何不会哭,他们就会面临死亡。 在人类幼崽会沟通表达之前,哭就是他们反抗,与你沟通的唯一方式。 这种反击依然很弱。 没有同理心的灾难家长,只会说一句:“这个孩子不乖,ta太会哭了。“ 他们把「哭」这种沟通方式,作为判断孩子乖不乖的准则。 看不见啊,实在是看不见啊。 有的人,养孩子完全不看书。 有的人,就完全照着书养孩子。 前者好还是后者好? 我一开始,从觉得育儿书,总归要看的吧。哪能不看书养孩子呢,你的认知哪里够呢。 后来发现,看书压根不是重点,一切的书都不是重点。 同理心才是重点,你能不能看见你的孩子,这才叫重点。 有的人压根不看书,但是,没有把自己当成拥有绝对控制权的领导。 孩子就是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个体。 随便举个例子,他们大喊大叫,是因为他们的开心值达到了顶峰,孩子实在控制不住这种极度的开心,就会变成尖叫。 你要做的,不是控制他们不要尖叫,而且同理他们无法控制住自己开心的状态,然后理解这种开心,并且告诉他们,我们要区分场合。尖叫在不同场合下,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所以你看育儿书,教你各种实操方法。 怎么实操,怎么给婴儿洗澡,怎么给婴儿喂养,怎么给婴儿做操。 大了点,会教你如何给孩子戒掉手机,如何养成好习惯,如何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这些行为类书籍,我现在一律不看。 值得看的,是发育特点的书。 孩子5个月,身体大脑怎么发育,15个月,身体大脑怎么发育,25个月,身体和大脑又在发生什么。 然后你会发现,一切行为,都有迹可循,都是合理的。 他们不再是那个「爱哭爱闹的坏孩子」,他们只是能正确发育着。 不管你在读育儿书,还是没有读育儿书。 好的育儿书,说来说去,都在说同一件事: ​拥有同理心,看见他们,理解他们。 同理心,才是看见他们的起源。 但是缺乏了同理心,缺乏了对弱者的同理,一切都白搭。 就剩下了家长的绝对控制。 唯独拥有同理心,我们的角色,才能成为和孩子一起长大的人,而非在控制另一个人中,享受绝对权力的灾难家长。 说来简单,但是你会发现,当你对另一个人拥有绝对控制力的时候,你自己也会迷失。 很多人,这辈子哪有这种体验啊。 所以孩子们在他们心中会走极端。孩子服从的时候,会极端满足,觉得孩子真乖,自己真厉害。孩子不服从的时候,也会走极端,会暴跳如雷,会因为失控而暴怒。 你控制着他们的一切,他们小心翼翼察言观色,判断甚至操控着着家长的喜怒哀乐。 你要看不见孩子,看再多书也白扯。 你要能看见,不看书你也能看见他们。 任何好的育儿书,总结无非就三个字: 同理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