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书过程中让我感到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image,即“画面感”
这是一个有点抽象的单词,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一件事情给人的整体感知、一个机构组织的公众形象等等。
《详谈:左晖》 一书中,左晖反复提到画面感,他在如何管理公司这方面时刻有着自己的标准,也就是对于每一件事情,到底要做成什么样、怎么做、优缺点,他烂熟于心。就像脑海中有一幅理想的画作,一种成功本该有的样子,这就是“画面感”。
还有一本书也让我从抽象的文字中看到具体的“画面感”:余秀华在《月光落在左手上》 这本诗集中反复使用一个词———“白”,各种具像化和抽象意味的白,有冰冷的、惨然的、如雪般浮华的“白”。它像白雪,狰狞的白骨,寒冷的白霜,仿佛一下就能看到耀眼的白色,鼻子被冻得猛地一凉,那一刻好像冷也是有味道的。引用一些原文诗句如下: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而月光越来越白,像要说话”
“月光在这深冬,一样白着”
“我要这被我厌恶的白堆在我身上!在这无垠的荒原里”
“如何在如此的浩荡里,找到一粒白”
“这虚张声势的白”
“你三碗烈酒,把肉身里的白压住”
“她白色的失眠越来越厚”
“传来的消息是白色的”
“白成一场浩劫,芬芳成一种灾难”
“白,不是一种色彩,而是一种姿态”
。。。。。。
对于左晖提到的“画面感”,我觉得也可以换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审美”。这里说的审美不是针对于外貌和时尚的审美,而是更加广义更加抽象的多领域的审美,是所在领域的主流审美取向。比如古典音乐领域的莫扎特和巴赫、田径领域的博尔特,代表了ta们所在领域的参考标准。在能够做到抽象高度上的把控之前,这种画面感依靠经手大量的案例,然后形成自己对所在领域的审美,即做成一件事情的大致框架和想法。关于审美的思考,就基于对“什么是好的”这个问题的思考。
在面对任何一个新的领域中的时候,我给自己的任务是首先建立审美,去了解他们的规则。到底在这个领域中什么是好的作品、好的规则、好的成果。当对整体的审美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楚的认识之后,再把自己从别的领域的认知融合到其中去。就比如说,我建议本科毕业生可以先去工作,等你对你所处的行业有一定的审美之后,再去读研究生,这样你会对这个行业有更加清楚的认知。建立领域审美观,「先观后学」。当然这种做法不绝对,每个考研人都有多方面的考量,而我说的只是积累审美这一个方面。
我们中的很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审美,都还停留在一个基础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去见识到更多的作品、更多不同人的生活,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审美是在你所在的圈层被大家所接受的。然后什么样的审美是国内主流的,大城市、小城市、乃至国际社会的主流审美取向是什么样的。
而且审美是需要时间、需要努力、需要天赋、需要精力去建构的。当你不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往往会抗拒和否认它,但实际上你还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审美。
这里说的审美是由一个主流社会大众共同建设的,共同营造的审美。它可能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标准,一个规则,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至于你要不要接受这个审美,或者这个审美到底符不符合你自己的审美,就像外在的规则约束和你自己的观念到底会不会产生排斥反应,这个也是需要去界定、去磨合的,需要去碰撞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