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闪电 Surrounding the Lightning Bolt
灵感来临时刻伴随着一场信息爆炸。我们如何避免迷恋这爆炸产生的闪电,如果没有则迟疑不前?有些艺术家像风暴追寻者一样生活,等待被灵感击中,寻求全身战栗刺激。
一种更有益的策略是,减少对那电光火石的一瞬的关注,而是去关注爆炸发生的环境。关注在此之前的空间,因为除非前置条件满足,否则爆炸不会发生;关注在此之后的空间,因为如果你不去捕捉和利用,闪电的电力会很快消散。当我们被神迹震惊时,对什么是可能的体验就得到了延展。在那一瞬间,我们开窍了,进入一种全新的现实。甚至当我们离开顿悟状态时,这种体验有时会留在我们内心,有时则随之烟消云散。
如果闪电会造成影响,那么这些信息会通过以太传给我们,跟随它的将是大量的实践工作。我们不能命令一道闪电降临,但我们可以控制它可能发生的环境。我们通过事前准备,以及保证事后履行对它的责任和义务,来完成对它的邀请。
如果闪电不会产生影响,我们的工作也就没有理由拖延。有些风暴追随者相信灵感催生创造,其实并不总是如此。没有灵感乍现的工作也是重要的工作,木匠,每天签到完成工作;雕塑师,揉捏黏土,清洗地板,然后关门回家;图像设计师坐在电脑前,挑选图片,选择字体,创建布局最后点击保存。
艺术家终究是工匠。有时我们的想法来自灵光乍现,大多时候我们花费精力去实验和建造。工作时,我们会注意到那些连接,它们会通过工作过程带来的好奇创造惊喜。某种意义上,这些小的「啊哈!」时刻也是灵光乍现,虽不强烈,也能照亮前行之路。
一道闪电也许只是临时现象,是宇宙潜能的短暂表达。不是所有的灵光一闪的想法都能变成伟大艺术作品,有时闪电来临我们却用不上。灵感出现的一瞬,我们兴奋地开始一段长期的探索,试图去发现它有实用价值的形式,然而可能陷入死胡同。
唯一能够搞清楚灵感是否有用的方式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没有勤奋,靠灵感无法产出重大的成果。有些项目,灵感的作用微乎其微,全靠付诸努力。有些项目,灵感很重要,但也要靠付出努力去让它显露潜能。
创造伟大作品并不总是需要大量努力,但如果没有付出努力,你也不会知道是这样。如果有灵感召唤,我们就去驾驭这闪电,直到它的能量耗尽。
也许无法长久驾驭这力量,但我们要感恩这种机会。无论灵感是否降临引路,我们都要保持出工出力。
————————————
用你拥有的
做你能做的
不需要更多
The Creative Act:A Way of Being
Rick Ru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