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争 Non-Competition
艺术只关乎于创作者自身。
艺术的目标是,成为「我是谁」的一种表达。
这就让创作中的竞争显得荒谬,你在创作的是能最能充分表达自己的作品,其他人则创作最能表达他们自己的作品,两者根本无法放在一起衡量。艺术只与其创作者有关,以及他们对文化带来的特殊贡献。
有些人会说,竞争激发伟大作品,超越他人成就带来的挑战,能让我们客服困难突破限制。大多情况下,竞争的能量会在内心暗涌。
想要胜过其他艺术家,或者做出优于他们的作品,这样的想法往往不能成就伟大作品。这种心态对我们的人生也没有好处,就像 Theodore Roosevelt 曾指出的,比较,是偷走快乐的贼。另外,我们为什么要带着把别人比下去的心态去创造呢?
当然,看到其它杰出作品,从而启发我们去提高自己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情况。看到我们所从事领域内的标准被拉高,能够鼓励我们去追求更高的标准。这种对自己的高要求与战胜别人的心态带来的能量全然不同。
当 Brian Wilson 第一次听到 The Beatles 的专辑 Rubber Soul 时,他被彻底震惊了。当时他想「如果我这辈子要做成一件事,那就是去做一张像它一样好的专辑」,他进一步解释「听到这张唱片,我很兴奋,于是开始写 God Only Knows」。
被他人的杰出作品振奋,然后让它激励你开始创作,这不是竞争,这是合作。
当 Paul McCartney 听到最终由 Beach Boys 发行的专辑 Pet Sounds 时,他同样被震惊到流泪,他说 God Only Knows 是他听过最好听的歌。Buoyed 回忆,The Beatles 曾经在创作专辑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时一遍又一遍的演奏 Pet Sounds 从中汲取灵感。 「没有 Pet Sounds 也就不会有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Beatles 的制作人 George Martin 曾经这样说, 「 Pepper 这张专辑曾经尝试与 Pet Sounds 比肩」
这种创作上的「礼尚往来」,不是基于商业的竞争,而是互相的敬仰,我们都会受益于这种朝向辉煌的螺旋式上升。
世上没有任何系统,能够比较哪件作品更能反映其创作者自身,而给出优劣排名。伟大作品是一种邀请,感召世界各地的创作者,为了更高或更深层次的创作而努力。
有另外一种形式的竞争,也许应该被看做无尽的收益:一个故事,贯穿创作者的一生,可以被持续地展开解读。这是一种自我竞争。
把自我竞争看成一种对进化的求索,目标不是打败我们其他的作品,而是为了推动创作,创造一种进步感。成长比优越重要。
我们的能力和品味可以得到发展,假以时日产出不同的作品,但是没人能评估,相较于别人,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这些作品是当时我们自身的快照,他们在被创造出来的那个时刻,都是我们最好的作品。
通过每一个项目,我们挑战自我去反射出,在特定的时间窗口活在我们内心的事物。
抱着自我竞争的精神,推动自己走得更远,去到未曾期待之地,即使触达卓越也不要停止,大胆超越。
The Creative Act:A Way of Being
Rick Ru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