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小久在樊笼里
3月前
这是一篇没什么难度但是相对比较真诚的使用体验分享😂

今天闲下来想总结并赞扬一下最近两个月用的白板软件:Mefo

因为每个人的使用情境不同,所以先简单说一下个人的情况:一个每天除了看书还是看书的文科生,最主要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听起来很简单对吧,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发现根本并非所谓“大道至简”四个字就能搪塞过去。

首先不同的书需要采取的阅读策略是彻头彻尾的不一样的,我大致分为三种:

1. “精读”书目,包括教材、逃不过去的部分专业大佬的著作、需要做读书笔记或课堂汇报的著作以及和自己论文选题高度相关的著作。

2.“粗读”书目,包括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内,但是又和自身兴趣不太相关的书目,这一类书目通常在 xhs 或知乎的“学长学姐”列出的“书单”上比比皆是。

3.“综述”,顾名思义,在广泛罗列的书目中只找寻和自身论文相关的字句,其所涉及到的重点就不是“精”与“粗”,而是“综”与“述”了。

使用Mefo两个多月后,我发现这不同类别的书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功能“简单”的软件轻松拿捏

1. 精读的书目,对待这种类型,没有其他方法,就只能“硬啃”,一页一页啃,一段一段啃,要尽量清楚地知晓大佬是如何从这个点深入阐发或者联系到另一个点的。于是乎,“白板”或“思维导图”就成了这一类文献最好的梳理方式。(见图 1与图 2 ,通过 Mefo 梳理逻辑关联,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区分重要性,利用框架组合章节)。

2.粗读的书目,这一类书读吗?当然读,每一本经典著作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或成为“必读”必然有其理由,但是切记不要精读,到最后发现,即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了,也半天憋不出什么有用的论文出来,反而磨掉了自己的专业热情。具体来说,这类书有两种处理方式,对于逻辑性比较强的理论文章,一定抑制住自己做笔记的情绪,强迫自己在把整个章节甚至整本书读完后,再写下有代表性的逻辑关联与核心观点;对于逻辑性不那么强的文章,卡片式的随读随记就行,最大化减少整理的压力。(见图 3 和图 4,通过 Mefo整理逻辑类与小观点类的书目)

3. 综述的书目。需要在大量的文献中提炼主题,划分逻辑程度,并且更关键的是能够找出“间隙”,那是我们的“光”(即论文选题)照进来的地方(笑)。要是先阅读大量的综述文献,通常是按照平行主题或线性时间发展阶段来划分, 甚至可以在此列出一个主题的“著作辑录”以备导师问询(笑)(见图 5 和图 6)

由此,本人的需求就可以满足了。很多人说文科人的工具需求比较弱,我看未必,是他们未发现痛点吧,不然市场上整理类、书目记录类的软件怎么会层出不穷呢 hhh

此外,Mefo 还有几个比较戳我的地方,最后再简单补充一下:

1. 视图合集的设计,像一个 homepage 一样,我可以直观看到每个月都读了哪些书(见图7)

2.非常非常方便又很简约的快捷键设置,option+➡️是往现有卡片右侧新建,command+esc 是退出卡片编辑,option+1-9 是给卡片上色。对于一个Mac 用户来说,不需要用触控板就是最好的无痛输入。(当然后期整理的时候还是需要的哈)

3.本地存储。虽然现在还没有移动端以及同步功能,但是非常赞同创作者所说的优先桌面端优化的策略哈哈。

4.最大的特点,上手简单,页面简约。这一点大家可以从我分享的图片中自行体验。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简单分享,好的软件用户自己会宣传哈哈哈。
922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笔记交流站

7427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