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oldtiger
1月前
《纳瓦尔宝典》读书笔记:紧张的人生和松弛的人生

写在前面的话:
我发现我自己现在过滤掉了很多词,比如“成功”、“财富自由”、“竞争”、“制胜”等等词汇。现在在我眼里,人生状态比什么都重要。
我不管你地位、头衔有多高多大,财富有多少,经历多牛逼,标签有多少,我从一个人的文字、语言、行为就可以判断出他处于什么状态,身上带有什么样的能量,他的昨天今天和未来大概是什么样子。

金惟纯说,有两种企业家,一种是把“商业手段用到极致”的成功者,一种是“以真心待人作为唯一原则”的成功者。这两种人都不乏案例。但是这两种人的人生状态是不一样的,前一种是紧张,不快乐,因为担忧的事情过多,怕竞争对手,怕员工背叛。他们的另一个特色是: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很难圆满,围绕他身边的人都很辛苦。
后者,无论是家庭、婚姻、人际关系,都很好。人生也活得松弛、自在、丰足、圆满。他身边的人也会很开心,互相信任,彼此关心。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你也可以对照中国的企业家看看。我印证过,的确如此。
这就像《纳瓦尔宝典》,你以为它是本讲财富的书,实际上他讲的是如何获得幸福的书,或者说他讲的是财富的底层逻辑。财富也是带有能量的、流动的,它喜欢去往真实的人,去往松弛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幸福与否跟财富多少无关,财富不过是你人生状态的外显之一而已,但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会被财富吸引。
话说的有点绕,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懂。随缘随喜。下面是我发在公众号的文章。

———————
《纳瓦尔宝典》是我经常翻阅的一本书。 国内有了中文版,但是我对中文版的译文质量并不满意。
翻译的三原则:信、达、雅。“信”指的是不偏离原文,准确,不遗漏不增减;达,指的是要通顺明白。最后才是”雅“。可惜的是,这本书的文笔虽然优美,算是达到了”雅“,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表达出准确的含义,”信“和”达“是不过关的。

比如其中有两句非常有意味的话:

Tension is who you think you should be. Relaxation is who you are.

中文版翻译成: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纳瓦尔认为这是一句佛教谚语,但是我没有找到出处。中文版翻译虽然简洁,但是离原文相差太远。因为中译文的关键词是“求”,是desire,欲望。其实这两句话没有一句涉及到“欲望”这个词。也没有提到“苦”和“乐”。

这两句话,如果直译的话,大概应该是:

”紧张是你认为应有的样子。放松是做真实的自己”。
或者也可以翻译成:”压力来自你对自己的期待。放松来自发现真实的自己。“

如果再简洁文雅一点的话,我觉得这样翻译更好:“紧张是如你所愿。放松是如我所是。”

这句话解释了人生的两种状态:紧张和放松。

紧张的人生是戴面具的人生。我们习惯了给自己一个身份,给自己一个标签,并且对这种习惯形成了深深的依赖。

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实际上很多时候是你的成长环境、你的父母或者这个社会灌输给你的观念,是别人希望你成为的那个人。比如在父母眼里,你应该好好学习,应该考上好大学,应该结婚,应该生孩子,应该进好公司工作,应该功成名就,如此一来,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我们觉得我们应该拥有某个头衔、身份,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取得某种地位,以此证明自己。

Naval 在后面说,”我认为,任何创造身份和贴标签的行为,都会捆住你,束缚你,让你远离真相。“

一旦你没有达到那些个“应该"的标准,没有获得你想要的身份或者标签,你就会失落、焦虑。你的人生就是紧张的人生。
书中那条直线表达的很清楚,这样的人生,就像紧绷的一条线,随时可能断。

紧张的人生会让我们迷失自己,看不到生活的真相,忘了真实的自己。

但是如果我们放下面具,开始展露真实的自己后,我们的人生可能就是另一种样子了。

没有那么多的”应该“,只有”本有的样子“。不需要满足他人的期待,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不再把他人的想法、世俗的观念看得那么重,不再自我怀疑,开始爱自己,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再懊悔过去,不再忧虑未来,只活在当下。

这样的人生,是放松的人生。
书中那条弯曲的线,就像面条一样松软。恰如一个活得松弛的人,舒展、自在,不拧巴。

好多东西,看似简单,却值得细细体会。
3395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读书会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