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王可达
1年前
我们常常见到“审美门槛”这种说法。有一种观点认为,欣赏经典艺术,需要努力学习、积累,跨过一道门槛,才能识别作品好坏。比如,欣赏古典音乐需要门槛;如果未经训练,就无法欣赏古典音乐,无法从中感受到美感,也就得不到乐趣。再如,欣赏当代艺术,除非了解它的时代背景、思想脉络,做一番学术史的训练,否则,就不能理解作品的好处。在我从事的领域——古代建筑,更是如此。很多人认为欣赏古建筑门槛很高,因为古建筑结构复杂,有很多术语,而且很难断代,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就不能看出古建筑的妙处。但是依我看,这种观点未必成立。

为了容易理解,我举书法为例来说明。书法圈的一些致力于普及书法艺术的博主、答主,常常会拿一些古朴、峻宕、支离、险绝的例子,比如《祭侄文稿》《韭花帖》,或者汉碑、魏碑,出土的简牍和写本,或者是从中吸取灵感的当代临创,然后说:普通人看到这些作品,一定欣赏不了,一定会觉得它们很丑、很怪异,不符合审美;言下之意是,普通人往往会喜欢二田的字体,或者江湖体,或者视频网站上对欧体、瘦金体、写经体的低水平临摹,或者媚俗的硬笔书法,而绝不可能未经训练就能理解书法经典。甚至还有一类钓鱼执法,发一幅看似优美、实际上很俗气或者恶心的字,和一幅取法摩崖、简牍等一般人不熟悉的高水平临创放在一起,让大家评论哪幅好看。自然很多人觉得那副表面漂亮的字更美。博主于是得到了一个立场,能据此批评网民的审美如何低下,我国的艺术教育如何缺失等等。

对于这一前提,我持怀疑态度。普通人真的欣赏不了汉魏碑帖,欣赏不了傅山、王铎、何绍基、邓石如吗?如果这么想,那就是对书法这门艺术本身的内在价值仍抱有怀疑。依我看,这些经典碑帖之美,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因为它们不只是具备那种谱系学的、经典序列意义上的美,而是本身就具有一种自足的美。或者说,不是因为这些碑帖被认为是经典,或者在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启发了后代大书法家的创作,所以这些碑帖是美的,而是说,这些碑帖本体之内就有美感存在,比如布局安排,字形结构,线条质感,整体的节奏感,笔墨的趣味,它们是不必依赖书论家的褒贬和经典化而存在的。

正因这些经典碑帖的美是不假外物而自足的,所以欣赏这些作品的美感也就不存在任何“审美门槛”可言,因为掌握和感受这些美的依据不在别处而恰在于生活之中、在于自然和社会之中。比如,我们能欣赏线条的质感,不是因为我们受了什么培训,跨过了什么门槛,而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了许多线条,直线、曲线,粗线、细线,弹性的、松弛的,光滑的、粗糙的,致密的、疏松的,在城市中、在自然中,我们每天都看见、触碰到无数的线条,并且从中体会到一种强烈的感触。我们每个人都早已具有这种生理的、身体的视觉经验,这些经验足以让我们理解一副书法作品中线条的好坏。

由此可以知道,我们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论籍贯、种族、性别,也无论教育程度,除了只有几岁大的小孩,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段时间,每天睁开眼睛,观察世界,积累了足够的视觉经验,就自然可以欣赏书法的好坏。一个文盲或者外国人,看一幅书法作品,可能看不懂写的是哪些字,内容是什么意思,但一定能欣赏书法水平的高下。如果我们同意一个人不经训练就可以欣赏人体之美、面容之美,能被美丽的异性或同性不自觉地吸引;能欣赏风景之美、植物之美、动物之美、矿物之美,就算不认识树木、飞鸟与宝石的名字,也会为它们的美丽而发出不由自主的惊叹——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说,只有受过训练、迈过审美门槛的人,才能体会颜真卿手稿的妙处。

读者可能会说: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六亿神州尽舜尧”,人人都能欣赏书法艺术之美,那你怎么解释现实是每一个网络平台上,都充满了庸俗、轻滑的江湖体、老干部体、印刷体呢?为什么有那么多除了应试毫无意义的所谓硬笔书法博主呢?为什么那些欺世盗名的“书法家”有这么多的粉丝,而真正的好作品反而被网民抨击为“丑书”“博眼球”或者“自娱自乐”呢?你怎么解释他们的拙劣眼光和恶俗品味呢?我的回答是:这恰恰是因为当今世界上“书法审美训练”太多了。本来人人都拥有一双纯洁无暇、能识别美丑的火眼金睛,可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迫接受了太多自上而下的审美规训,导致本来能分辨好坏的人,变得不能分辨了,甚至完全颠倒过来了。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一个孩子如果一直是个文盲,只知道在高原上放牧,成天面对牛羊、草地、山川、云雾,那么,当他成年以后,至少能有一双不被规训的审美之眼,他读一幅书法作品,就算一字不识,至少能分辨它的好坏、美丑。可是现实中我们社会已经基本消灭了文盲,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已经被迫接受了太多的人为的书法训练,从小时候识字、练字开始,不断有人教你怎么写是规范的、准确的,如果不这么写,就是丑陋的、错误的。课本里的楷书和宋体暗示着你这就是字的规范形态,任何其他写法和字体都是它的演变而已。中学语文课或者美术课上,还会接触到《兰亭集序》这样的“经典名作”,并且被告知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书法。就算课上不认真听,走在大街上,看路边的商店招牌,看广告牌上的文字,书报亭里的刊物,都是规范字、印刷体。总之,一个人被包围在书法标准的海洋中,他就渐渐接受了这种标准化的规训,即不是通过自己真诚的视觉感官、基于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来判断美丑,而是通过一套官方的、权威的、高于自己的标准来判断美丑,这套标准不是内生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外来的,是灌输的,是必须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的。在这种四面八方的强加之下,很多人都只有闭上那双天生的火眼金睛,接受那套后天规训出来的审美标准。殊不知,这种审美的教育,反而成了他与美之间最大的阻碍。由此也就能解释一个现实:书法博主所说的那些缺乏审美的网民,其实有一个普遍的审美标准,那就是以课本上的楷体印刷体为美,越是接近那种规范的印刷楷体,他们越能欣赏——因为这正是他们被灌输的、安全的、标准的美。

倘如说审美有门槛,言下之意是欣赏艺术之前,我们需要面对一个很高的槛,需要学习足够多、训练足够多,不断让自己长高,才最终有望翻越。然而,对于今天的艺术接受来说,大部份人所需要的不是学习,而是遗忘,不是训练,而是放纵。一个人如果想要感受到书法之美,他需要做的,不是学习任何关于书法何为好、何为美的标准和典范,而恰恰是忘掉那些标准,忘掉那些规范字、印刷品,忘掉课本上的兰亭序、九成宫、玄秘塔那些被定义为美和典范的字形,忘掉小学语文老师教给他的笔顺、字形、偏旁比例的知识;总之,不是增高自己,而是削弱自己,把眼睛上覆盖的厚厚一层滤镜全都削除掉,那样,书法之美就自然会毫无遮掩、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

以上所说的是书法的情况,我还要把它推广到各个经典艺术、高雅艺术或者纯粹艺术的门类。比如古典音乐也一样,我从不觉得欣赏一部交响曲有任何门槛可言,或者需要做什么前置的培训,因为我们人生数十年的听觉经验已经为我们欣赏作品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的音色、音域和音阶的丰富度比最善于写作和声和配器的作品还要丰富许多。所以,有什么门槛可言呢?至于欣赏诗歌,欣赏雕塑,欣赏戏剧,欣赏舞蹈,也是一样的。任何人都有能力欣赏任何艺术作品,只是很多人长期所受的教育和思维定势把他们的欣赏能力人为地覆盖了。

因此,我主张“审美门槛”是一个可疑而且危险的提法。它暗示着:人们和艺术品之间最初存在着一种高下关系,只有受到大量来自于外界的教育和训练以后,才能提升自己,跨过门槛,最终得以欣赏艺术作品。我的主张则是,在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的内部,已经充分具备了感受和欣赏所有艺术品的一切依据,不需要借助外来的训练,更不需要外人居高临下的指教。

人和艺术之间本来应该是亲密无间的,没有遮掩,没有隔绝。把艺术作品和人隔绝开来的不是审美门槛,而是内心的虚伪和胆怯。如果非要说,审美有什么门槛,那这门槛就是发掘自己被掩埋的直觉,找到并且面对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勇气和真诚。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