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不捞不搬
3年前
六月底的时候,在读书会的圈子下发了自己上半年的的书单,其中包括已读完的50本。

10多天过去,还能偶尔看到帖子被点赞评论的提示,诚惶诚恐。

今天有个评论是问我,他说180天,平均4天一本,真的能看好吗?

我想了想,碰巧现在是半年的时间点。读了半年的书,有一些收获,包括读到内容和对于阅读这件事本身。学习是需要归纳和总结的,把这个问题看做起点,总结下这半年的收获。

我有个小群,去年末,群内定了2021年阅读数,每人30本,具体书目不限制。因为中间包含的春节等其他的大小假期所以我的30本的在5.1劳动节前完成了,群内最快的早于我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计划。

目前群内的对今年的阅读数没有做计划了,能读到几本是几本。

平时也有和周边的朋友聊阅读,他们很羡慕我的阅读量,也羡慕我懂的多,大部分是的话是这样的『你看的好快啊,我看书效率很低』,『我翻几页就不想看了』··· ···

我觉得看书速度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否愿意看,更近一步说是,是否愿意放弃其他事情来做读书这件事。比如周末放弃出门逛街社交的机会,工作日下班放弃看剧打游戏来读书。

这件事的本质是『做减法』,吴军在《见识》一书中,在第二章分四个小文来阐述这件事,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

这本书恰好也在我的书单里,值得一读。

另外再说一点,持续的阅读是会有『加速度』的。第一次看到一段话描述了某个理论或者知识点,这个时候是陌生的,通过查资料等学习方式了解后,再阅读别的书籍描述到同样的或类似的东西,这里就可以快速的一眼扫过,甚至还可以发生在跨专业的场景中。

举例子说,我花了比较多的精力了解弗洛伊德,阿德勒心理学。当我看到文学理论,精神分析的部分,介绍不同的心理学流派,这里我就熟门熟路了,这一部分很快的就翻篇了。

接下来聊聊关于阅读,是求量还是求结果。

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是没有想过总数要达到哪个目标的,过程比结果重要。盲目追求数字过于功利,也会让阅读这件事略显无聊。

书单的表格中有一列是勾选的形式,叫『再次阅读』。

我有个习惯,对我有价值的书会遵循,先读薄再读厚再读薄的原则。

先读薄,意味着这一边以了解为主,不追求细节。

的再读厚,表示有了第一次概念性的认识之后,开始梳理书中的知识点,可以摘下对自己有价值的,方便下一步处理。

再读薄,这是最后一步,代表再次从细节中抽离从宏观的角度看全书。

我猜测今天提问的朋友问是否能看好的,是说能不能掌握书里的知识。我理解的是就算是一本书阅读周期拉长到十天半个月,后没有后续的整理总结归纳,该忘的一样忘,与四天读完一本书的结果没有区别。

上面的第二, 第三步。可以做多次,每次针对一个或多个期望深入了解的部分,不宜太多,容易乱。

我现在的做法,发现想读的书在先在微信读书读完,如觉得有必要,把纸书回来细读。期间会写一些笔记。最后会以思维导图方式输出。因为文字是平的,体现不了层次,做不到结构化。

开头说了,读书的收获有书内容和阅读这件事。输出为思维导图这件事是在看了《费曼学习法》之后开始尝试的,这也算是学以致用的一种场景。

最后再说说阅读书的题材选择。

书单上书目的非常杂。我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上,『懂的多一点生活多点乐趣。』

看的种类多,一方面代表了好奇心,希望了解世界是怎样运作的,这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这里又要提到吴军了,他的『通才教育』或『博雅的教育』的观点。

详细的这里就不扩展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

简单的说,懂的多,才有可能更好的抓住机会,与人合作。

关起门自己做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对人对国家都是如此。

以上从阅读的效率,结果和书目选择三个纬度谈了我的看法。

感谢你的看到这里,祝愉快。
83

来自圈子

圈子图片

读书会

100万+人已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