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和表弟表姐们聊完,深感世界的割裂。我在上海接受的很多信息,做的很多事情,学习的很多方法论在下沉市场是无效的。
更粗暴一点的说法是:
1. 你是要做品牌 VS 潜在水下闷声发大财?
2. 你是要做上市 VS 扩张到一定规模自给自足
3. 你是要做赚点钱就走 VS 想要把作为一份长久的事业甚至传承给后人
分享几个我最新知道的冷知识:
1. 内衣行业,线下门店最多的不是刚上市的某个品牌,而是一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品牌。但股权结构异常复杂,资本也未必会觉得它是一个好项目。
2. 有一个无尺码无钢圈的内衣品牌叫“有棵树”,根据代工厂那边的反馈,它的拿货量/销量不比ubras 蕉内差,但是天猫榜单上它毫无姓名
3.在ubras之前很多品牌都做过这个品类(包括我弟弟家),但都没有做出来。我姐姐在三年前也有尝试用内外的版型去推下沉市场,但中标率极低。在下沉市场,调整型or聚拢型依然是大势。
4. 今年代加工厂也是冰与火。一边是原材料上涨,品牌方大批量下单;另一边又是品牌方不愿意再支付定金。如果不接就没活干,接了单子就是大批量垫款。很多小厂子已经办不下去了,中型厂开始拉帮结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5. 现在中国大部分产品的创造力不在品牌方的手上,而是在代工厂手里。代工厂有什么,品牌方卖什么。很少有品牌方会自己创新or 下场做产品。
6. 大部分买手堵的不是审美,而是性价比。
听了很多不知道的名牌,没听说过的面料名称。一边涨见识,一边感慨自己的无知。
我说我被两个世界割裂了。我弟弟反问我:“你想想我?我在美国的呆了那么多年,学的还是political science。”
这是当晚最让我欣慰的瞬间。但下一秒他就让我重新陷入焦虑。
“因为工作让我少赚100万,一点都不夸张。”说完他给我显示了其券商app上的收益。